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教“轴对称图形”这个内容时,有的教师唱独角戏,自己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然后让学生观察,很快得出结论和概念,学生没有动手实践的机会,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创新性更是无从谈起。我现在教这个内容时,让每个学生拿出一张纸,按老师的要求动手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再打开,让学生观察、讨论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他们很快就能说出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让学生领悟像这样的图  相似文献   

2.
创意贴画     
本学期,大一班美术课由我上,这个班的孩子们喜欢画画,而且有的孩子还真画得不错,不过每次美术活动过后,总有绘画练习纸被扔到垃圾筐里,我看着被孩子们扔掉的画,真有点心疼。几天前我不经意地翻看幼儿的练习画,灵机一动,何不变废为宝用废画进行创作呢?于是我挑了几幅画剪下上面的各种图案,重新组合粘贴起来。美术课上,我拿出粘贴好的作品让幼儿看看这幅画是谁画的,大家都说“:这不是画的。“”那是怎么来的呢?”孩子们有的说剪的,有的说是拼的,还有一个孩子说:“这是粘贴画。”嗬,还真有明白人呢!“好看吗?”我问“,好看!这些都是从哪里剪来…  相似文献   

3.
有一次,我按计划在室外组织孩子们进行活动。忽然,发现小调皮师伟不见了。我到教室里一看,原来他正低着头聚精会神地摆弄着纸,我走上前去问他:“师伟,你在干什么呀?”他高兴地说:“我在做风筝呀!老师有浆糊吗?”我看着他那股认真劲儿很高兴,不仅提供了浆糊,还找来了一根长长的线给他拴风筝。风筝做好了,小朋友用敬佩和羡慕的目光望着他。孩子们热切地要求着:“老师,我们也要做风筝。”我想老师应理解孩子们的心,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要求和兴趣。当天下午,我拿着做风筝的各种材料来到教室和小朋友一起商量如何做风筝。他们都能积极想办法,画的画,折的折,剪的剪……人人都忙个不停。小伙伴之间还你帮我,我帮你,特别是师伟小朋友简直成了小老师。有的小朋友剪不好,他就帮着剪;有的浆糊  相似文献   

4.
徐茜 《早期教育》2005,(7):40-40
园报是我园向家长、社区宣传办园特色、展示教育教学等情况的媒介。但是我发现每次园报发放下去后,孩子们就把它塞进书包“睡觉”,或干脆把它当作废纸来折飞机、折纸鹤……有机会看园报的家长们很少。能不能让孩子、家长、幼儿园三通过这张园报互动起来,发挥园报应有的作用?于是,我在班上开展了“十分钟读园报”活动。  相似文献   

5.
“家长园地”是家园联系的一个重要渠道,为了使孩子们能在和谐一致的家园环境中健康成长,我们坚持出好每一期“家长园地”,让它真正发挥作用。我班“家长园地”的主要内容除了向家长介绍教育教学内容及要求家长配合的事项之外,还有: 展示孩子的成长情况与班集体面貌。目的是让家长从中了解自己孩子的进步及班内其他孩子的成长情  相似文献   

6.
教师与家长互相配合教育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教师与家长的联系,除了家访、离园时间的交流等方法外,我们充分利用了“家园联系园地”。起初,我们的“家园联系园地”大体上是剪、抄科学育儿的小知识,或贴写教育教学内容计划、通知、“家长须知”、孩子们的优秀作品等等。为了充分发挥“家园  相似文献   

7.
我们教室的后墙上光秃秃的,需要贴一幅画来美化。我想,应该让幼儿来参与这项美化环境的活动。我对孩子们说:“让我们把在街上看到的高楼、花园、果树、行人、汽车画下来,布置在墙上。”孩子们非常开心。然后我让每位孩子自报绘画的内容,根据各人的需要,发给大小不同画纸。孩子们画好后,我教他们用剪、撕、粘等方法,按近大远小,房大人小的道理把大家的画拼贴成一幅大壁画,后墙陡然生辉。画上有高耸入云的大厦、宽阔的道路、漂亮的街心花园、穿梭的车辆、往来的行人,我们给这幅壁画取名为“美丽的沙坪坝”。整个  相似文献   

8.
为了丰富幼儿的知识,我们开辟了一个“苗苗园地”。利用破的喝水杯,贴上幼儿的名字,在植树节那天,让全体幼儿动手挖土、种花、浇水,不一会儿,一盆盆的花就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孩子们说:“我一定要把花种活,让它开花。”晚上离园前,孩子们自豪地拉着爸爸妈妈的手来看自己种的花。“苗苗园地”的开辟,使幼儿对植物有了  相似文献   

9.
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刚入园的孩子们就能和老师一起做游戏了,这个进步真不小。为了使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和孩子、家长一起布置一系列墙饰,以帮助孩子缓解、消除分离焦虑,保持愉快的情绪。在新生入园前,我组织孩子和家长进行了一次“快乐半日”的活动。活动前,我先布置好一面“欢乐园地”的墙饰背景。这一天,孩子们都快乐地活动着,他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了图画、折纸以及印章画贴到“欢乐园地”里,一起在活动室玩幼儿园的玩具。看到孩子们  相似文献   

10.
鱼水乐     
要让小班孩子敢于通过绘画表达和表现自己的想法,就要让他们感到自己画的线条有意义。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我决定先引导他们画波形线。我用情境游戏的方式来引出这次绘画活动。我手里拿着一些事先剪好的小鱼,对孩子们说:“我是一条快乐的小鱼,我要找我快乐的家。哪里是我快乐的家呢?”孩子们都说水里、河里。我请孩子们在纸上给小鱼画些水,当做它们的家。有的孩子拿起了笔,有的孩子似乎还有顾虑。于是,我在孩子们中间扮做小鱼游来游去,并不停地启发他们。发现有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亲亲泥土”主题活动中,我带孩子们走进公园,一起寻找“泥土宝宝的好朋友”。孩子们一走进公园,就你一句我一句地说个不停,而且各人有各人的想法。于是,我萌发了一个念头:将孩子们的所见所思记录下来,放到“家长园地”里。于是,“童言稚语”这个小栏目就在我班诞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段时间 ,我班开展“漂亮的幼儿园”的主题活动 ,我和孩子们一起观察幼儿园的建筑设施 ,花草树木 ,并进行了“漂亮的幼儿园”的谈话活动。在让孩子们画“漂亮的幼儿园”时 ,我采取和以往不同的做法 :没有示范 ,也没有范画 ,只是给了孩子们纸和笔 ,就让孩子们自己画“漂亮的幼儿园”。我没有在室内走动 ,怕干扰了孩子们作画。孩子们画好以后 ,我就让孩子们说“画” ,这是我第一次让孩子们说他们自己的“画” ,他们非常踊跃 ,就连平时不爱举手的孩子都争着想说。郑清艺小朋友历来画画都不认真 ,今天的画还是老样子 ,画面乱七八糟 ,颜色也…  相似文献   

13.
在“蝴蝶”这个主题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丰富的区域环境,尤其在美工区,我提供了多种材料,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在利用多种形式、多种感官充分了解、认识、感受了五彩缤纷的蝴蝶后,我鼓励幼儿用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来表现对蝴蝶的认识。我问幼儿,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表现美丽的蝴蝶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我想用蜡笔画蝴蝶!”“我想用线描画蝴蝶!”“我想听音乐表演蝴蝶的舞姿!”“我想折、画、剪蝴蝶!”“我想画中国画蝴蝶!”“我给蝴蝶涂色穿上对称的花衣服!”“我用积木搭!”“我用蜡染画画出来!”“我插塑!”“我用橡皮泥捏!”“我折纸蝴蝶!”“…  相似文献   

14.
殷敏 《江苏教育》2007,(2):52-52
近几年来不论是听课,还是学习一些优秀的教学设计,频频听到的往往是:请同学亲自动手“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拿一拿、掂一掂、剪一剪、数一数、摆一摆……”等词,几乎每节课老师都创造一切条件、挖空心思地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似乎学生的手动起来了.课堂就真正开放了,学生就自主探索了,效果就不言而喻了。说实在的,这些做法,在有些课上确实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但也有不少事与愿违,给人以走过场的感觉,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操作的实效,我想结合平时的教学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放学了,教室内热闹非凡,家长们带着浓厚的兴趣,来回走动,浏览着教室四壁悬挂的充满稚气的绘画作品。孩子们则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爸爸看,这是我画的。”“妈妈,我自己画的。”……不难看出,孩子们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这  相似文献   

16.
唐燕 《教育文汇》2009,(9):22-23
红嘴巴的青蛙 一次折纸活动,折小青蛙。我发给孩子们每人一张白色正方形纸。为了让折好的小青蛙更形象生动,我要求孩子们将折好的青蛙用绿色油画棒涂起来。孩子们边折边涂,井然有序,一只只绿色青蛙很快“活”起来。突然间,我见到了一只与众不同的青蛙,大嘴巴变成了红色,这是班上爱捣乱的阿波罗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读到一篇文章,说华人的孩子在日本不但“不听话、没礼貌”,连学习成绩都在中下。又说这些孩子被父母送回读书后,“变得比在日本时有礼貌、懂事”了,可见中国的教育之好。我一向对日本人腹诽有加,但对这个民族的教育还是甚为赞赏的。不过,这倒提醒我思考一个问题,中国的父母们究竟要把孩子培植成什么样才算是功德圆满?报载这样一件事,在哈尔滨市少儿活动中心,老师让学生们大胆发挥想象,画出自己眼中的苹果。结果孩子们把苹果画成五颜六色的,连形状都是五花八门的。老师正要为孩子们丰富的想象而高兴时,家长们却愤怒了:这不是误…  相似文献   

18.
放假前,我给孩子们每人发了一张《假期守则图》,图中画了许多未着色的气球,让家长根据孩子们的表现给气球涂上不同的颜色。 假期结束,孩子们返园了,他们开心地谈着假期中的见闻。 “小朋友。你们《假期守则图》中的气球一定涂得很漂亮吧!”我有意地鼓动孩子们回忆寒假的生活。 “我有一只黑气球,那是我吃饭时将一碗肉扳翻,弄脏了身上的新衣服。”严玟佳因为有一只黑气球而非常难过。 “我有三只黑气球,一只是因为没有收拾玩具,另一只是客人来了我没礼貌,还有一只黑气  相似文献   

19.
动手能力可以激发大脑里一些特殊的、积极而富有创造性的区域。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呢?1.选择适宜的玩具选择一些能够不断变换,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的玩具。如:积木、拼图、可拆装汽车、积塑玩具等。2.让幼儿多画、多剪、多折、多粘贴家长要认真掌握各个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及时为幼儿提供材料和工具。从剪一些简单的直线,逐步过渡到剪曲线、弧线,沿轮廓剪。家长还可以利用闲暇时间教孩子折些简单的物品,如小猫、小狗、飞机等,陶冶孩子的性情,丰富和发展他们的记忆、想象力和创造力。3.将动手贯彻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有的家长…  相似文献   

20.
1。在具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和思维能力,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理解对称轴的含义。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对称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