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介绍了土地信托的概念、特征及其运行体系,探讨了我国是否能正常实施土地信托以及应该采取怎么样的配套措施。首先总结了我国现有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所存在的不足与弊端;然后借鉴信托制度起步较早的西方国家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再切实地根据我国农村特有现状,对信托制度的四大要素——信托人、受托人、受益人和信托财产进行分析,从而完整地阐述了在我国农村应建立合适的土地信托制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当下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着农地资源利用不充分和资金供给不足的双重困境,在新一轮土地改革背景下,安徽、江苏、贵州、河南、黑龙江、宁夏等地纷纷开始探索以信托机制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以北京水漳为代表的双合作社农地信托模式坚守了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同时尊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意愿,并且为农业经营融入社会资本。但是,作为农地流转融资机制创新,在实践中双合作社模式下的农地信托法律关系亟待明定,尤其是对于信托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身份厘定还存在诸多法律问题,不仅蕴含法律风险也极易引发社会风险,严重滞碍农地信托实践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系统梳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结合河北省政府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开展的实际,阐述了开展土地经营权信托流转的意义、现状及不足之处,提出金融支持河北省农村土地经营权信托流转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金辉 《中国科技纵横》2014,(14):289-289
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机高效利用就成为农村建设的重要路线。本文结合了双辽市对土地开发的经验,双辽市对本地特色的利用及对本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的有力监管,确定了在低碳环境下对土地进行开发,使得经济发展可持续化和规范化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林笑 《华夏星火》2015,285(2):48-51
目前处于探索阶段的土地信托,各方对盈利模式和盈利空间态度不一,但从监管层和业内态度来看,大范围推广尚需时日。提起信托,人们的第一反应都是高端的理财产品,然而,近年来国内土地流转信托的兴起,打破了人们对于信托制度的传统认识。据了解,土地信托流转是土地流转中的一项制度创新,是深化农村土地经营机制的必然需求,也是促进土地使用权规范有序流转的必由之路。事实上,信托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它的运用范围远不止于理财,正如美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土地的合理有效利用.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利用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弊端,应从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大力加强农村土地整理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从土地资源、整体视角、治理视角、参与主体4方面介绍了崇左市农村土地整治创新模式,提出了强化崇左市农村土地整治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王波  张琛 《科教文汇》2007,(12X):173-173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土地的合理有效利用。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利用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弊端,应从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大力加强农村土地整理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历史表明:农村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本,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自然供给无弹性,因此它对于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我国农业、农民和农村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土地配置方式(本课题所研究的农村土地配置方式是指农村土地的各项产权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分配与再分配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农村工业化步伐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涉及到农村土地管理的问题日益增多,目前已经成为了影响我国农村社会稳定的一大问题。加强农村土地管理,能够有效遏制乱占农村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防止乱占滥用土地尤其是耕地等现象的发生,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活保障,是农民最基本地生产资料。下面就加强农村土地管理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劳动价值论和资源价值论对土地价值认识的比较分析,构建了融合两种价值理论的"农地完全价格"模型。然后将"农地完全价格"模型应用到农地流转价格中,构建了不同类型农地流转价格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利用视角的土地资源分类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子生  杨诗琴  杨人懿  王佳  吴秋菊 《资源科学》2021,43(11):2173-2191
科学、合理、可行的土地资源分类是切实有效地开展土地资源调查、正确地制定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整治规划方案、以及科学地管理土地资源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在界定土地资源分类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对国外6套代表性的土地资源分类体系和国内已有的8套全国性土地分类系统进行了比较与评析,分析了中国现行土地资源分类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完善中国土地资源分类体系的建议。结果发现:中国现行土地资源分类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分类层次少,基本上只有2个层次,类型数不足,难以准确反映全国复杂多样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利用地域分异规律,实际应用成效受损;二是分类标准混乱,同一层次存在形式分类标准和功能分类标准并存的现象,科学性和逻辑严密性不足;三是有些地类的分类标准不明确,使部分地类没有了归属,造成无类可分,与用地分类设置“不重不漏”的原则相悖。为此,提出了完善中国土地资源分类体系的相关建议,一是未来的土地资源分类体系修订须要切实坚持地类划分的6条基本原则;二是可以借鉴英美等国较成熟的4个层次分类经验,并具体提出了四级制的中国土地资源分类系统基本框架;三是认为可以参考俄罗斯的经验,将全国土地分类标准体系上升为国家法律法规,全面提升全国土地资源分类体系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移动性,但它同时又是一种资产,进入要素市场实现有序流转是必然的趋势,也是实现资产价值的基本前提。本文主要从经济推动力、政策牵引力、规划导向力、市场调节力、思想观念活力、文教科技拉力、创新持续力等动力机制方面分析探讨了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紫琼 《大众科技》2013,(8):156-157
自我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开始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土地整治工作都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也有部分地区因为资金缺乏或因地块变动后的权属等各种问题得不到解决而进度较慢。据广西上林县国土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厅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广西区内很多地方的土地整治工作就因土地权属变动问题得不到解决而迟迟没有大的进展。文章针对这一问题从当地的土地权属现状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合理的方案来解决土地整理后的土地权属问题。  相似文献   

15.
自愿性原则是当前宅基地退出制度的重要实施基础,引导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对于实现耕地保护目标、推动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武汉城市圈483个实地调查样本为例,通过考察农户分化与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关系,以及宅基地价值认知、代际差异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探究农户分化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①农户分化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路径包括直接正向影响和通过宅基地价值认知产生的间接正向影响,直接效应占总效应48.54%,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51.46%;②代际差异对宅基地价值认知在农户分化与宅基地退出意愿间所扮演的中介作用起到了调节效应,新生代农户受到的宅基地价值认知中介作用更加强烈和显著,而老一代农户的宅基地价值认知中介作用被削弱并趋于不明显。因此,提升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应从提升农户非农就业水平与引导农户形成合理的宅基地价值认知两个方面着手,并对不同代际农户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以推进宅基地有偿退出。  相似文献   

16.
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中国耕地资源盈亏测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效顺  蒋冬梅  卞正富 《资源科学》2014,36(10):2057-2065
耕地保护一直是政府关注重点、学者研究热点和公共政策难点。本文基于粮食安全视角,在把握我国耕地资源变化轨迹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测度模型,对我国耕地资源盈亏状况进行测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耕地规模有所增加的原因,虽然全国层面粮食安全视角的耕地稀缺有所缓解,但沿海等发达地区耕地资源较为稀缺的现实难题没能扭转;22008-2020年我国耕地盈余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平原和东北地区,耕地稀缺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其中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发达区域稀缺程度相对最大;3单产水平不变情景下,2020年我国粮食安全视角的耕地稀缺量高达1 486.43万hm2,稀缺程度为12.35%,而单产提高情景下,2020年稀缺数量减为179.80万hm2。由此可见,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视角判断,未来耕地保护政策创新方向在严控数量减少的同时,重点应该关注耕地单产提升、区域补偿激励机制以及差别化考核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17.
潘小军 《软科学》2007,21(6):94-100
城乡一体化下农地制度变革的实质是城乡利益的一体化,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前提下弱化农地所有权,使集体成为获得固定收益的名义所有者,不再具有对土地占有、使用和处置进行干预的权利,彻底减少其借所有者之名对农地生产经营活动干预的影响。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前提下强化和扩大农地使用权,使农民接近事实上的所有权,成为土地的实际拥有者,拥有土地长期稳定的占有、使用和处置权。"弱化农地所有权、强化农地使用权"可顺利推进农地市场化流转与租赁制度改革,使农民在农地制度变革中得到公正的补偿和回报,可改变过去片面强调城市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现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赵涛 《软科学》2011,25(11):124-127
通过对土地非农化进程中的土地政策问题进行分析,为解决当前农村土地征收、转让和产权等制度性问题提供相关对策,从而推进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土地综合研究与土地资源工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中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领域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现有的土地资源学科知识积累、研究取向、技术手段,难以为破解重大现实问题提供有效支撑,加强土地资源工程研究与实践势在必行。论文提出了土地资源工程研究的主要目标与内容,开展了典型案例工程的实证分析,探讨了土地资源工程研究的地域模式及其作用。研究认为,土地资源工程是指对可供农林牧业或其他各业利用的土地资源进行调查评价、规划设计、开发整治、保护利用的综合性技术及其集成应用,通常包括土地资源的调查、评价、规划、设计、开发、整治、保护、利用等相关工程技术。新时期发展中国土地资源工程学,应注重土地资源工程的理论体系、区域诊断、技术方法、规范标准、运行模式、绩效评估、体制机制的综合研究,尤其针对当前土地资源的地域性、稀缺性、退化性、低效性问题,亟需加强多学科交叉与综合集成,强调公众参与、充分吸收地方化知识,研制面向区域、对象与问题的土地资源工程关键技术,探索构建多主体参与的行动者网络,全面创新有效推进土地资源工程发展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0.
以泽州县为例,采用价值转化法、实地调查法测算其流转的外部性与社会净收益.研究结果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用地类型中,工业用地的净外部性为负值,其流转产生的社会净效益低于经济效益,商服用地、住宅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及空置用地的净外部性为正值,社会净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研究结论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但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与流转后用地类型和开发行为有较强的相关性,可通过做好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加强监督执法、完善流转机制提高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的社会净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