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一直都非常重视扫盲工作,并且在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我国文化教育基础薄弱。人口基数过大,农业人口过多,经济十分落后。以及扫盲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没有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等方面的原因,改革开放以后。用国际新标准来衡量,我国的文盲、半文盲人数仍然非常惊人。大量的文盲严重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此世纪之交,我国的扫盲工作也进入了关键时期。本文拟就我国扫盲工作必须克服单纯文字扫盲、注重功能扫盲的重要性及其方法措施谈点看法,以期对我国的扫盲工作的质量保证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董娟 《成人教育》2007,(12):6-7
目前我国的文盲主要分布在农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扫除青壮年文盲将为农村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扫盲教材在扫盲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扫盲教育取得的成效。在此背景下,全国扫盲教育教材开发研讨会顺利召开,这将为我国扫盲教材的开发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为推动我国扫盲教材开发、提高农村的扫盲教材的质量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扫盲教育研究是教育研究中一个较少被关注的领域,而识字是有效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不可或缺的手段。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国仍然有超出一亿的成人文盲。本文阐述了十三年来"扫盲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克服各种客观环境的不利因素,坚持对扫盲教育的执著追求,认真探索扫盲和扫盲后教育的规律,提出以满足文盲需求为导向,以唤醒文盲"自立、自信"意识、促进"能力增长"为目标,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的扫盲工作理念,推进中国扫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历与经验,以供同仁们分享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妇女扫盲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文盲率大幅度下降,但扫盲任务并未彻底完成。我国成人女性文盲主体在农村,农村女性文盲率31%,高于农村男性近2倍,主要分布在西部贫困地区。因此,成人扫盲工作不仅需以贫困地区农村妇女为重点,而且与改变她们的现有职业状况和贫困的生存状态密不可分。文盲妇女的自我意识、社会性别意识很弱甚至空缺,生活最为贫困,需要经过教育给予启迪,使其具有个人和群体的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条件。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与教材修改工作,为我们提供了从性别视角审查和改革教材(包括扫盲教材…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12部门《关于“十五”期间扫除文盲工作的意见》提出:“重点推进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和妇女扫盲教育。大力开展扫盲课程和教学改革,建立以满足扫盲对象基本学习需求为导向的扫盲教育机制,提高扫盲工作的质量与效益。”这种以扫盲对象基本学习需求为导向的扫盲教育,即需求导向型扫盲教育,是在全面调查、诊断、评估文盲半文盲这一处境不利弱势群体现实或潜在的学习需求的基础上,以需求为中心,去设计与开展教学活动,整合与利用教育资源。通过满足学员真实、具体而又紧迫的学习需要,激发学员内在的学习动机,调动学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升扫盲教育在改善学员自身的生产生活质量,促进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和社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价值,为扫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以赢得广泛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6.
<正> 高标准扫盲是指在《扫除文盲工作条例》规定的基础上,提高扫盲对象的年龄,提高扫盲验收标准,提高非文盲率等。但许多地方在开展高标准扫盲工作中,却存在不少问题。一、认识问题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和群众对高标准扫盲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对高标准扫盲的内涵缺乏足够认识。他们认为,扫盲工作难度较大,能够基本扫除15至40周岁的文盲就已经不错了,还要搞什么高标准扫盲?目前的中心工作是抓经济建设。许多教育行政干部和教师片  相似文献   

7.
扫盲教育走过了 50多年的风风雨雨,扫除了绝大部分青壮年文盲,扫盲达标后,扫盲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始了新的历程。本文从功能性扫盲、扫盲与扶贫、农村妇女扫盲以及扫盲后继续教育等几方面出发,提出了新世纪之初扫盲教育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8.
师文卿 《成人教育》1996,(11):18-19
深化扫盲要注重四个问题师文卿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党和国家提出在本世纪末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并把包括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在内的“两基”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教育的“重中之重”。一段时间,有机会在基层了解到更多的情况,为轰轰烈烈卓有成效的扫盲运动而深感振...  相似文献   

9.
张悦华 《成人教育》1996,(10):19-19
搞好扫盲后巩固提高之我见张悦华搞好扫盲后巩固提高工作,是抓好扫盲工作的重要一环.坚持‘一堵、二扫、三提高”的扫盲方针,旨在堵住新文盲的源头;扫除现有的文盲,提高脱盲学员的文化技术素质。光扫不堵,扫官任务就永远完不成;扫了不提高,很多脱盲学员还会重新戴...  相似文献   

10.
一、我圈农村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 农村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一)农村成人教育取得了新进展 l、农民扫盲和初等文化教育取得新进展。2001-2004年全国共扫除文盲803万人,平均每年扫除文盲200多万。2004年农民小学有21068所,毕业学员150.71万人;扫盲班47239所,毕业学员204.58万人。目前我国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4%左右;2000年成人识字率已达到90.9%,位于发展中人口大国的前列。1984年以来我国先后有14个单位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国际扫盲奖。在过去10年内,全世界文盲人口减少了1亿人。其中中国就减少了9400万文盲,中国的扫盲教育和普及义务教育工作为世界扫盲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认识问题“到本世纪末,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90年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实现今后5年、15年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落实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两个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按期扫除文盲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任务,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任务,是全社会的任务。要坚持“两基”并举并重、不可偏废的方针。但是目前一些地方在工作中“两基”并举并重的方针还没有落实,忽视扫盲工作的现象依然存在,在一些地方甚至没有把扫盲工作摆到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2.
半个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扫盲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扫盲教育,使扫盲教育工作成绩卓著。文盲占总人口的比例从建国初期的80%以上下降到145%。目前,据中国全民教育2000年监测评估国家评估组工作会议发布的消息,全国青壮年文盲人口显著减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得到加强。平均每年扫盲400万,青壮年人口文盲率由1990年的104%降低到55%以下,参加各类成年文化、技术培训的人数累计256亿。 实现了国家规定的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是不是 2000年后扫盲工作就降下帷幕呢?答案…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扫盲教育观的转变及其实现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代的发展赋予了“文盲”新的内涵,文盲不仅仅是文字盲,更重要的是缺乏基本教育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要求我们重新厘定扫盲教育观念,认清扫盲教育的实质,采取相应的策略,真正实现扫盲教育的转型,使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世纪,农村文盲妇女已经成为文盲群体中的主体部分,如何对她们进行教育,编写适合她们的教材,使她们尽早脱盲,已经成为当今扫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国农村妇女扫盲教材的编写,要从现状出发,针对问题与不足,落实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5.
建国初期我国扫盲教育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年代的扫盲教育,经历了三次高潮,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对当今我国扫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即要不断根据国情的变化调整扫盲策略,把科技致富作为扫除文盲的中心环节,并把扫除儿童、少年文盲作为扫盲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世界扫盲教育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文盲人数和比率都在下降。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性别歧视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女性文盲的总数和所占人口比率还远高于男性。女性扫盲教育成为了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提高女性知识水平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世界范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女性扫盲教育的现状,并简要分析了影响女性扫盲教育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正> 扫盲是扫盲工作的主体,但堵盲与脱盲后的后续教育也是扫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堵盲,新文盲又会出现,不提高就会出现复盲现象。三者相辅相承,密切相关。只有把三者兼顾起来,才能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扫盲。对此,我们在扫盲工作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王愫 《现代企业教育》2006,(24):106-107
近年来世界扫盲教育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文盲人数和比率都在下降.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性别歧视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女性文盲的总数和所占人口比率还远高于男性.女性扫盲教育成为了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提高女性知识水平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世界范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女性扫盲教育的现状,并简要分析了影响女性扫盲教育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王惠生 《成人教育》1996,(11):16-18
关于高标准扫盲实效性项目督查评估的探讨王惠生黑龙江省自1994年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后,制定了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规划。1996年计划将再有20个县达标,其余县、市也将相继达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全省农村到处呈现出两基并举并重,扫盲双...  相似文献   

20.
扫除剩余文盲,给成人文盲群体以教育关怀,是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客观要求。需求是扫盲工作的动力源泉,评估成人文盲的学习需求,需要连续、动态地进行,需要多种方法并用。并以需求为主导,创新宣传形式,理顺管理体制,配置教育资源,改革教材教法,努力营造有利的扫盲环境,切实提高扫盲的质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