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青少年进行中国近、现代史及国情教育不仅需要教育者的自觉性和事业心,更需要有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我校的具体操作方法是: 一、把开展近、现代史及国情教学和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结合起来。 第一,在各科教师学习国家教委《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的基础上,根据总体纲要所布置的目的要求,了解并掌握各学科应讲授的教育要点,并在各学科的德育教学计划中都把近、现代史及国情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每个学科都制订了开  相似文献   

2.
世界现代史相对于中国历史来说,不仅在时间上与我们有距离,而且在空间上离我们更远,其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乃至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与我们颇多差异。因而,在世界现代史教学中实行双语教学,可以有效缩短时空上的距离,实现世界现代史教学质的飞跃。世界现代史双语教学,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实践英语的机会,也给世界历史教学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由备课、上课、课外作业和辅导答疑、学生成绩的考查等构成。它们环环相扣,贯穿教学工作的全过程,教师只有掌握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教学的规律特点,努力做好每一环节的工作,才能使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落实江泽民总书记的指示,对中小学生加强中国近、现代史及国情教育,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进行,但主渠道还是各学科的课堂教学。 为了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国家教委制订了《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和中小学历史、地理、语文及中学思想政治课等学科的教育纲要,作为现行各科教学大纲的重要补充,用于指导学科教学进行“两史一情”教育。贯彻落实“总体纲要”和各学科纲要,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各有侧重,避免重复。思想政治课要突出基本观点的教育;语文课要注重发挥感染、陶冶作用;历史课要侧重于通过讲授历史事实,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地理课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运用“四史”经典文献教学,目标是促进史论结合、讲授与引导结合、中国本位与国际视野结合。围绕这一目标,教师应注意三个维度:一是视野维度,拓宽国际视野,引导学生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脉络中理解中国近现代史;二是史实维度,细化历史认知,强化论证链条,加强学生对历史逻辑的理解,加深对历史规律的认识;三是理论维度,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理论性较强的内容,理解一些疑难、敏感但必须正本清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明确指导思想高二文科毕业班历史复习的目的,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中学毕业所必须具有的历史基础知识,掌握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将来进一步自学或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这一复习目的,我们反复钻研教学大纲和全国通用课本,着重学习了新大纲的修订部分.新大纲在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史的编章和体例上均有变动.以中国古代史为例,新大纲将三国、两晋、南北朝为一章,隋唐另列一章.这样分章较原教材更  相似文献   

7.
一历史总复习的目的、任务和要求要做好高中毕业班历史总复习的工作,必须首先明确它的目的、任务和要求。我认为它的目的、任务是:(一)巩固学生中学阶段所学的历史基本知识,并使本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和世界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各个部分教材密切地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系统化,更好地掌握本国史和世界史的发展线索,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二)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弥补学生的知识漏洞,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研究、分析和综合旧教材,并根据历史科学的新的研究成果补充教科书的某些不足之处,从而把学生的知识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首先,必须指导学生掌握历史的梗概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所谓历史的梗概,是指整个历史或某一历史发展阶段的全貌;基本历史线索是指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如果学生能把握历史的整体,又能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就可以把浩繁的史实放在历史的总体和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加以考察,就不会孤立地、互不联系地去死记硬背。我们在教学中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学过中国的《原始社会》一编,却分不清原始群时期和氏族公社时  相似文献   

9.
1998年 7月~ 1999年 10月 ,我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和浙江教育学院联合举办的硕士学位浙江课程班的学员讲授了世界现代史和美国史专题。课程班 6 5名学员主要来自教学第一线的近 6 0所中学的高级历史教师和有关教研员 ,其中许多教师大学毕业后已在中学执教了十多年 ,对讲授中学历史有着丰富的经验 ,也相当熟悉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的教材。我的教学岗位在大学而不在中学 ,不过自 80年代中期以来 ,我曾十来次为在北京教师进修学院进修的中学历史教师讲授现代史专题 ,和他们讨论有关世界现代史教学中的问题。在北京我还和师大二附中的文科班学…  相似文献   

10.
红军长征史在中国现代史上和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准确而完整地讲述长征史,是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最好的题材。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认为长征史教学要注意四个误区。  相似文献   

11.
说明 江泽民同志指示:“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的教育。”历史学科在落实江泽民同志指示,对学生加强我国文化史和近现代史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中  相似文献   

12.
教学过程乃是"用知识技能和技巧武装学生的过程,也就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定的认识任务、给学生形成关于现实世界事物和现象的正确的观念、用各种概念和规律阐明这些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并且教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教学和实习任务的过程."但"某些概念形成的特点随着学科的内容而不同",虽说教学论提供了一般的原理和规则,而讲授每门学科时,却需要有依学科的专门特点为转移的形式和方法.不仅要研究"讲授些什么?"而且也应研究"怎样讲授?"历史课堂教学中是有各种讲述形式,为了正确的选  相似文献   

13.
正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关于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讲授得很清楚,学生也听得很明白,甚至于还做了专门练习,但以后碰到真正要用到这种方法的时候,学生却不能自觉地去提取和应用这个方法。这表明,对于这个方法,学生已经理解、但没有掌握,这其实是"物理方法教学"出了问题。一、物理方法教学的一般做法:注重讲授解决物理问题有一些特定的方法,例如在选取研究对象时,可以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两种;在判  相似文献   

14.
历史讲授法在教学中必须把握好讲授的“度”,讲得过“细”会影响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讲得过“粗”又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除此之外还有两方面要求不容忽视:一是讲授时间的安排要“适度”;二是讲授法要与其他教学辅助方法相结合,但在使用其他辅助方法时数量也不宜过多。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史教学中可以从多方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阐述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事业和人民幸福而英勇奋斗的历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最基本的方面。此外,还可从中外历史的比较中,从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总体上去培养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本文从现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在世界现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在革命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在民主革命中的伟大创造力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学中要体现现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在世界现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激发学生自豪感。 中国古代,直至明朝中期以前,一直处于世界文明的前列,明朝中叶以后,中国才开始落在西方的后面。1840年,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  相似文献   

16.
许国林教授,河南鄢陵人,1965年4月出生,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任许昌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河南师范大学世界史专业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许昌市首届社会科学优秀专家,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理事,河南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会员,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会员。许国林教授自1986年起,一直在许昌学院教学第一线担任教学及管理工作,20多年来,先后讲授过世界当代史、美国史、当代美国、世界现代史专题研究、涉外旅游文化等课程。许国林教授认真研究教法,注重教学改革,他坚持教书育人,深受同事及学生们的好评。  相似文献   

17.
提高课堂讲授效率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在进行讲授工作时所追求的目标,要使学生更好地从课堂内容中掌握,获取常识,就要着重于提高在课堂上的讲授效率,引导学生了解,掌握常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并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协助下和平解决的西安事变,几乎搅动了整个中国,被公认为中国现代史上左右中国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学界的前人专家学者对此事件进行了精辟、深入的研究,本人在本文结合史料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地位浅谈一二。  相似文献   

19.
教育要改革,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但如何改革,如何为现代化服务却困扰着理论界、决策者和实践家们。在改革中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教育又是纷繁复杂的教育问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改革是对现状的改革,而现状又是历史的延续,因而对中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教育的传统如何看,它的基本优劣何在,也就事关重要了。陶行知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由于他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年代,他对传统教育的感受是深切的;他也了解现  相似文献   

20.
高中历史课中关于学科交叉内容的教学应该引起广泛关注。教师在教学时应努力打通学科壁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讲授"物理学的重大进展"一课时,应深入研究课标要求,精心备课,通过讲授学科意义上的物理学等,使学生理解物理学学科的内涵、特点;通过讲授亚里士多德对物理学发展的历史性贡献,使学生认识物理学科的历史传承性;通过讲授物理学思想方法等,使学生理解物理学科的文化属性。最终使学生融合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认识物理学理论在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