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圣经>对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方现代作家的创作或多或少都带有<圣经>的烙印.从原型研究入手,通过具体分析<百年孤独>中的<圣经>原型,探讨<圣经>对<百年孤独>所产生的影响,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苔丝》中的《圣经》原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型批评理论来阐释托马斯·哈代的作品是一个传统研究很少采用的新的视角。《苔丝》被许多人公认为哈代最伟大、内涵最丰富、最具艺术魅力的小说 ,原因之一是其中《圣经》原型的运用。该小说中的《圣经》原型大致可分为三类 ,即 ,原型人物、原型场景、原型象征与联想。这些原型的运用从总体上增强了该小说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3.
从圣经原型这一崭新的视角,探究福克纳如何借用或再现圣经原型来塑造人物。结合典型实例,论证福克纳对神话原型模式运用的独创性:他成功地将圣经原型与美国南方社会现实巧妙地结合起来,批判了美国南方种族冲突、等级制度对人性的摧残和践踏,从而导致美国南方的衰落和颓废。  相似文献   

4.
《圣经》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源远流长。当代美国南方文学的重要代表凯瑟琳·安·波特深受《圣经》神话的影响,其小说征引了丰富的《圣经》原型、典故、意象和象征。文章依据诺斯洛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从原型场景、原型人物、原型结构与主题、原型意象和象征等方面分析出现在波特多部中短篇小说中的《圣经》原型,指出她对《圣经》原型有直接引用和间接的创造性"置换变形"或"魔幻变调",说明她借助如此多的原型旨在清晰地透视她笔下人物的精神现状和心灵世界,描绘精神生活的多样图景,从而表现她作为小说家对人性、对社会、对个体生命的精神生态乃至整个人类命运的哲理思考。  相似文献   

5.
《等待戈多》被称为"《圣经》的注释",荒诞不经的现代文本隐含着晦暗古老的《圣经》原型,许多来自《圣经》的语汇曲折地表达了罪恶-救赎主题。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的卑琐、虚空与现代人精神的虚弱和罪恶对应,戈多的显性缺席隐喻着现代人与传统宗教的疏离,而波卓和幸运儿的出场也已预演了上帝和耶稣在现代社会中的失败。但是在灵魂的救赎中贝克特仍有深情的期待,那是对宗教回归的渴望。  相似文献   

6.
唐霞 《文教资料》2008,(3):41-42
国内研究<圣经>对莎士比亚戏剧影响的著作颇丰,但从<圣经>的角度阐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思想与原型却少有人问津.莎士比亚把贯穿<圣经>的爱、仁慈和宽恕等观念以及<圣经>中重要的原型运用到十四行诗的创作中,极大地丰富了诗的思想内容,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和底蕴.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对原型批评和福克纳一些作品的研究,将福克纳的《押沙龙,押沙龙!》与圣经故事进行比较,力图从原型批评角度对本作品进行分析和探讨。文中运用"置换变形"的原理再现圣经原型在作品中的置换。通过分析作品中的圣经原型来剖析人类社会的一些共有主题和南方失败的必然性。同时,本文还分析了圣经主题在作品中的重述,来揭示和讽喻美国南方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道德价值观沦丧的悲剧性下场。  相似文献   

8.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达洛卫夫人》,其背景是深蕴的,因为它织进了《圣经》中的“基督受难”的原型底色,从基督受难过程中的三个原型相——肉体、神性、受难人手来透视伍尔夫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中赛普蒂默斯的疯癫经历,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代女性主义作家伍尔夫是如何在圣经的背景下演绎出一幕幕旨在揭示与拷问现代人性的悲剧。伍尔夫并不相信拯救和再生。因此,文本是对圣经结构的反讽式运用,这也是现代主义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9.
《李尔王》中的圣经原型主要包括未移位原型、表层移位原型和深层移位原型这三种。未移位原型指的是对希伯来神话中神祗的直接挪用。表层移位主要是指李尔对约伯的行为模式的摹仿,他们二人都经历了一个"苦难—反抗—新生"的过程。深层移位是指由考黛利亚这个人物来承载耶稣的坚定信仰和牺牲精神,它主要强调对希伯来神话的内在精神的沿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弗莱的原型理论为依托,以《圣经》以及库切的小说为蓝本,通过分析库切小说对《圣经》原型的置换变形,探讨库切对《圣经》原型的新发展,从而挖掘出库切小说中隐含的宗教意蕴。  相似文献   

11.
评论界公认赫尔曼?麦尔维尔在《白鲸》中使用了大量的圣经原型,但是从文学人类学角度来分析还是一个新的切入点.通过文学人类学的视角分析《白鲸》中使用的《圣经》人物原型和主题原型,透视了麦尔维尔追溯本土文化、关注少数族群文化和伟大的人文主义情结.  相似文献   

12.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福克纳大量改写再现影响深远的《圣经》原型进行创作,独具匠心地将圣经原型置换变形,不仅更好地刻画人物升华主题,还使作品在置换变形的结构中突显特有的价值寓意。通过圣经原型的置换变形,他展现了自己对南方社会基督道德的极大讽刺,高度浓缩了美国南方社会的兴衰史,突出了康普生家庭沦落的根源。在震撼读者的心灵的同时,又拓展了作品的现实意义,创造了一部令人慨叹的现代神话。  相似文献   

13.
王亚琳 《海外英语》2012,(13):187-188
《宠儿》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丰富的《圣经》文化和黑人文化。在托尼·莫里森的作品中,神话原型的应用随处可见,这些原型都是黑人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分别从《圣经》原型和神话原型角度对托尼·莫里森的《宠儿》进行深层剖析,深刻揭示奴隶制度的残忍,有助于对黑人文化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挖掘出隐藏在文学文本最后的神话原型的意义指向。  相似文献   

14.
借鉴原型批评的观点,作者认为《游泳者》的艺术魅力在于它蕴含了丰富的原型。本文从神话原型、《圣经》原型、四季原型、意象原型四个方面来探讨奈迪作为悲剧人物,他的人生追求和探寻之路必然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15.
福克纳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大量运用《圣经》神话原型与象征意象,使作品超越具体故事情节和时空的限制而上升到涵纳整个人类存在的高度,成为了一则探讨人的命运和现代人的精神出路的“现代神话”,反映了福克纳对人和社会所进行的深刻、客观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圣经》作为西方两大文化渊源之一,对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圣经人物原型,在西方文学经典中不断变相重现。在维多利亚前期女性文学中,也同样出现了大量与圣经原型类似的人物。在这些典型形象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羔羊"原型、"撒旦原型"、"摩西"原型、"约拿"原型和"女先知"原型等圣经人物原型。  相似文献   

17.
《圣经》作为西方两大文化渊源之一,对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圣经人物原型,在西方文学经典中不断变相重现。在维多利亚前期女性文学中,也同样出现了大量与圣经原型类似的人物。在这些典型形象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羔羊"原型、"撒旦原型"、"摩西"原型、"约拿"原型和"女先知"原型等圣经人物原型。  相似文献   

18.
曹军 《考试周刊》2009,(9):42-43
纳撒尼尔·霍桑的象征主义名作《红字》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浓厚的圣经情结,因此对小说的圣经原型进行解读能够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文化内涵。本文主要从人物、叙事结构和情节三个方面对《红字》中的圣经原型进行解读。正是这些圣经原型的巧妙运用,使《红字》呈现出一种灵性的光辉,成为一部超越时代的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19.
《儿子与情人》有着深厚的圣经文化内涵。从原型批评的视角出发可以看出,《圣经》中的主要人物耶酥、玛利亚、夏娃等及伊甸园场景都成了《儿子与情人》人物塑造、场景描绘的原型。  相似文献   

20.
狄更斯在小说中常常化用圣经意象来描绘事物、描写环境和烘托气氛,这对于刻画人物和表达主题具有重要作用。圣经意象与现实生活的互相映照,一方面使神话现实化,一方面使现实神话化,大大地增强了作品的内涵。分析狄更斯小说意象的圣经原型有利于加深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和对审美意蕴的体会,也能更深地领悟圣经对西方作家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