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服旅游者态度朝既定方向发生转变,对旅游经营者来说意义重大。旅游者的行为受到态度的调控。以态度为基础形成的旅游偏好指导了人们的旅游决策。研究旅游者态度就是要通过影响旅游者态度的形成和转变,引导旅游者行为。外部信息的刺激方式和旅游者心理抵抗程度影响着旅游者态度的改变。把握旅游者内心利益需求,选择合适的信息传递及表征方式,用旅游者最信任的信息源——旅游者自身为说服渠道,让其在自我说服中接受说服者的意图,并产生相应旅游行为,不失为一条可取思路。以“信息情境——自我说服——态度转变”为主线,结合旅游者诉求特点,创设必要的利益引诱信息情境,实现旅游者自我说服,是转变旅游者态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论职校学生态度的非现实特征李柏宁关于态度的定义很多,它一般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它是一种内部的心理状态,为人们行为反应作出必要的准备,当某种类型或相近的行为发生时,态度便相应发生;它影响着人们行为的倾向或方向,对某一事物或行为的态度决定了人对它产生的...  相似文献   

3.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的主要思想是任何习得的行为之所以产生,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各方面——特别是他人、群体、文化规范或组织机构影响的结果。在社会学习论看来,学习过程大致有三种机制:联想、强化与模仿。人们可以通过联想学习态度和行为方式,通过强化可以使某种行为出现或不出现,通过模仿榜样学会某种态度和行为。  相似文献   

4.
一件艺术品的出现并非一件偶然的事.不论它是一首歌、幅画、一尊雕像或一出戏,它总是主体自身感到了心灵的某种失衡,有话要说,要交流.虽然一件艺术品无疑是在天才的艺术家的灵感爆发下的创造性活动的产物,但在其背后,却总有一种意图,不管这种意图是要表达一种情感、一种体验、一种态度,或一种观点,它都带有非  相似文献   

5.
暗示是在非对抗条件下,通过言语、行为、表情或符号,对他人心理或行为产生影响,使他人接受暗示者的某一观点、意见或按暗示的一定方向去行动。人们的举止言谈总有一定的目的、意图,这些目的、意图通过暗示的方式来表达,使人从中得到领会,做出反应。 暗示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具有其本质特点。首先,暗示是一种心理现象,所以一般称为心理暗示。暗  相似文献   

6.
旅游目的地居民是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中的核心角色,在生态旅游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的旅游参与行为直接影响到当地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东江湖国家风景名胜区居民为调查对象,获取基础资料,借助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先提取居民旅游参与行为公因子,再对居民的旅游态度和旅游参与行为各公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居民旅游参与行为包括旅游决策、利益分享、教育与培训、环境保护四个公因子,且旅游态度对"旅游决策"因子的影响程度最强,对"环境保护"因子的影响程度最弱。  相似文献   

7.
动机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动力源泉,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它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的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等。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动机发源于人的各种需要,当人们有了某种需要之后,就会有满足这一需要而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体育锻炼动机是体育锻炼行为的直接原因,也是体育锻炼行为的动力。教师的体育锻炼是一个复杂的行为过程,其体育行为受许多因素影响,其中体育动机对激发教师体育行为起着内在的动力作用。本文重点关注对教师体育锻炼行为的动机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准确揭示教师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过程及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学习定势,是指以特殊的方式进行学习的一种倾向。它是由于重复某种习惯性的态度、认知方法和行为方式而产生,并受先行的学习经验或活动的影响,且表现在感知、思维和态度等多个方面。有的时候,合理利用学习定势,可以促进同类或相似课题的学习。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学习定势可能影响到对学习材料的感知及对事物的评价.从而使学习问题的解决产生困难。所以,正确对待学习定势,克服定势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主要探讨大学生购买绿色建筑意图影响的因素,参考计划行为理论提出研究假设,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443份.结果表明,绿色建筑态度、绿色建筑知觉行为和绿色建筑主观行为规范三者之间相互影响显著,绿色建筑态度和绿色建筑知觉行为对绿色建筑购买意图影响显著,但绿色建筑行为规范对绿色建筑购买意图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一场修辞运动包括话语所蕴含的幻象主题,社会群体的幻象链联以及话语所产生的修辞幻象。修辞幻象一旦形成,就会改变某一社会群体中人们的情感和态度,驱使他们采取某种行动。泛北部湾旅游形象塑造也是一场修辞运动,需要把旅游幻象主题寓于一定的话语材料之中,通过多种链联渠道,形成旅游修辞幻象,使受众群体产生旅游动机和旅游欲望。  相似文献   

11.
关于态度的定义很多,这里没有必要—一去论述.但不管怎样,态度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它是一种心理状态,它为人们行为反应作出必要的准备;它影响着人们行为的倾向或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态度具有一定的动力特征;三是态度是后天形成的.它与人的本能完全不同,后天环境的习得使态度具有可塑性.因此,加强沟通、理解、认识事物的本质有利于人的正确态度的形成与不良态度的矫正.  相似文献   

12.
在品德教育中,教师把社会道德规范直接传授给学生,学生是否接受或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教师的教诲和要求,取决于许多因素,首先取决于他们对集体(整个学校或班级)、对教师的态度或已经形成的态度定势。 定势是由先前心理活动的影响所造成的比较固定而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人们形成了某种定势,它将在随后的有关事物的反映中发挥一定的影响。态度定势指的是个体由于过去的经历而对面临的人或事具有某种不自觉而较执著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心倾向,如好感或厌恶、赞同或反对,重视或轻蔑等等心理准备状态。这种心理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 态度定势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积极的态度定势是在社会行为调节方面起积极作用的良好的定势,消极的态度定势则是在社会行为调节方面起消极作用的不良的定势。后者是学生品德发展中的障碍,使得他们对教师的正确教导与正当要求采取漠视或抗拒的态度。 态度定势一般是在反覆的活动中形成的。例如,学生看了一些侠义小说或影视之后,形成了一种模糊的或错误的认识,认为指出同学的缺点和不良行  相似文献   

13.
试论心理知觉对旅游决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感知到客观事物在头脑中一旦形成一种印象后,这种印象就和其他印象一起被组织成意义的模式,从而对旅游行为产生影响。文章主要论述了心理知觉对旅游决策的影响,希望通过心理学科学的研究,增强旅游者决襄行为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科学、合理的进行旅游宣传和资源开发,以推动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环境破坏行为的心理动因及疏导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破坏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引起了众多学科的重视。心理学认为环境破坏行为的产生与行为者的态度、动机、消极社会心理和非理性决策等密切相关。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如态度理论、社会影响技术和责任归因等有助于改变人们的环境破坏行为。  相似文献   

15.
否定性行事结构是一种特殊的行事语力显示项,在汉语中的典型格式是“我+不是+行事动词+你”。该结构表现两种特殊的行事语力:一种是否定某种言语行为的部分构成性规则而实施一种“不完全言语行为”;一种是在否定某种语力的同时肯定另一种语力。说话人使用否定性行事结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语力表达意图、语力明辨意图和礼貌意图。否定性行事结构是一种语用否定。  相似文献   

16.
丹东市居民家庭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消费是指人们在旅行游览过程中,通过购买旅游产品来满足个人发展和享受需要的行为和活动。因此,旅游消费属于个人消费范畴,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享乐和发展的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旅游消费行为的产生必须在人们基本生存需要已满足的条件下而产生的。影响旅游消...  相似文献   

17.
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合肥市高校在读大学生进行调查,试图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锻炼态度的影响.运用回归分析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锻炼行为与父母消极教养方式具有较高一致性;行为认知、行为意向等认知类因子与父母积极教养方式有显著相关,行为态度、目标态度等态度类因子与消极教养方式有显著相关;母情感温暖对大学生锻炼态度存在直接效应;父情感温暖、父惩罚、父母过分干涉、父过度保护、父母偏爱对大学生锻炼态度存在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任何社会的自然言语交际中,间接言语行为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人们出于某种特定意图选择了间接的说话方式。本篇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探讨了人们使用间接语言的目的、影响人们使用间接语言的因素以及对间接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9.
西安市入境游客旅游决策行为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从旅游动机、旅游偏好、出游方式、信息来源、旅游决策行为影响因素等方面分析了西安市入境游客的旅游决策行为特征及规律,期望为西安旅游市场拓展、旅游形象设计、旅游产品多样化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攻击行为因其伤害性和破坏性受到人们的关注.传统意义上,人们普遍认为攻击行为是一种专属男性的行为,随着攻击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女孩的攻击行为有着与男性不同的表现形式,与身体攻击相比,女孩更偏爱关系攻击.文章从关系攻击行为的表现形式、影响因素及其干预措施三个方面,探讨了女童攻击行为,以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