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体育励志题材电影《弱点》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影片,它讲述了美国黑人橄榄球运动员迈克尔·奥赫的成长故事。迈克尔从一个受人歧视的黑人男孩,到被一个好心的白人家庭收养,最后成功考入理想大学,成为家喻户晓的橄榄球明星。本文从分析迈克尔的身份认同入手,剖析这位黑人运动员在白人世界经历的身份认同危机和变化,为该电影的赏析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也为人们如何在当今多民族多元化的世界中找到自我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电影《撞车》反映了美国这个多元文化社会中不同种族人群的冲突、融合与再冲突,同时体现了少数民族人群在美国白人面前人格结构层次的不正常转换。本文通过介绍电影《撞车》来分析美国这个多元文化社会的人格问题。美国的人格缺失与美国的多元文化主义实质息息相关,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3.
美国是多元化表现最为明显的国家,主流社会对文化多元化的态度一直在支持和反对中摇摆,学界也分别以巴别塔和特洛伊木马来概括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理念,电影《撞车》则以艺术的形式表达美国社会这种错综复杂的多元文化矛盾。然而,基于传统和现实的原因,不管主流社会做出何种政策调整,美国多元文化的发展还是在美国主流文化允许的框架内进行。  相似文献   

4.
汤婷婷的代表作《女战士》是美国华裔文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以自传体的形式,表现了华裔女性在族裔和性别的双重歧视下所作的挣扎和努力。被边缘化了的华裔女性像传说中的“女战士”花木兰一样,勇敢而坚定地在多元化的美国文化中寻找自我的位置,并以独特的方式重塑自我。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世界电影诞辰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在这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电影从“杂耍”成为一门艺术,是以美国默片大师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为标志的。如今,电影作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重要传播媒介,已对整个社会生活与文化艺术等领域日益产生着巨大影响,它不但进入了大学课堂,而且进入了科研机构。电影题材呈现多样化,色彩追求更自然、更逼真,风格趋向纪实性,电影语言更丰富。当代世界影坛上出现的“政治电影”正是这种新的电影样式,如意大利的《一个警察局长的自白》、法国的《国家利益》、美国的《教父》  相似文献   

6.
解说:平均收视20.9%的《救命病栋24小时Ⅱ》十分明显地借鉴了美国著名电视系列剧《急诊室的春天》,因此被誉为日本版的《急诊室的春天》。由于同时期香港无线电视台也拍摄了一部轰动一时的同题材电视剧《妙手仁心》,因此这部片子被介绍入香港和内地时,被冠以日本版《妙手仁心》之雅号。在收视和口啤上都赢得满堂彩的三部戏,因为都是有关急诊室医务人员的病院片,题材撞车下难免被人当作检视三地电视剧制作水准的好材料。相对于美国片的纪实性和港剧的故事性,《救命病栋24小时Ⅱ》有点像他们的综合作。本片一开始就以江口洋介扮演的天才外科医生进藤一生与松岛菜菜子扮演的实习女医生小岛枫之间的对立,误解作为戏剧矛盾的出发点,以一回一病患的方式,在治疗过程中完成男女主人公从分岐到交心的过程。虽然每一集  相似文献   

7.
从古至今,无论神话故事还是科幻小说、影视作品,有一个题材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它可以让二战期间的水兵穿越时空来到当代(电影《费城实验》),可以让儿子通过电台穿越时空与父亲对话(电影《黑洞频率》),可以让梅格·瑞恩和休·杰克曼展开一段跨越时空的爱情(电影《穿越时空爱上你》),还可以让影视巨星梁朝伟饰演的角色回到三国时代(电影《超时空要爱》),连最近  相似文献   

8.
美国动漫电影成功运用了跨文化策略,即题材选择多元化、创意制作跨文化、发行传播全球化,其产品成功跨越了文化屏障,从而助推其文化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美国动漫电影题材选择具有文化多元化特征,为其产品成功跨越文化屏障、走向全球市场迈开了第一步.美国动漫影片无论是主题确定、人物构思,还是制作过程方面都凸显其跨文化策略.美国动漫影片在发行和传播上具有全球化特色,具体体现在发行时间的确定和传播方式的选择上.  相似文献   

9.
《肖申克的救赎》一直被认为是最受欢迎的美国电影之一,它深刻地体现出了美国个人主义核心价值观。本篇论文旨在揭露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个人主义。从而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个人主义与美国社会文化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美国文化,从而提高我们的英语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10.
美国电影《分歧者》是一部表现反乌托邦思想的影片。作为近年来流行的青少年反乌托邦题材电影,《分歧者》自上映以来就受到全世界观众的喜爱。电影主要讲述了女主角翠丝在反乌托邦世界中不断抗争,最终不仅改变了个人命运,还颠覆了整个社会命运的故事。《分歧者》表达了反乌托邦作品对人性的讴歌,且反映了此类作品的无政府主义政治理念,同时也暴露了美国反乌托邦电影展现的暴力行为与反战思想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美国过度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的结果,体现了美国文化中对暴力手段的推崇。  相似文献   

11.
《海外英语》2011,(10):4-6
以黑帮为题材的电影自20世纪20年代诞生为好莱坞重要的电影类型之一,从《教父》到《美国黑帮》,每一部电影都受到了观众的好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熟悉一下这些电影里的黑帮人物吧!  相似文献   

12.
西方电影,特别是美国的战争题材电影都表达了他们对于战争特殊的思考。在短短百年历程中,西方出产了大量战争题材的电影,历史上几乎每次重要战争都成为了他们创作的源泉。我们从电影《战马》的解读入手,透析导演斯皮尔伯格的反战情绪,并通过战争电影的演变和它们出现的意义分析,试图揭示这些影片中的和平主题。  相似文献   

13.
从电影《阿甘正传》的台词中解读美国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敏 《文教资料》2009,(30):75-77
电影《阿甘正传》于1998年被评为美国最伟大的百部电影之一,它是对美国本土文化的全面展示。本文作者认为,从文化的角度解读《阿甘正传》,可以了解到美国人核心价值观,美国社会的阶级文化、宗教文化,以及美国的主流文化和边缘文化。  相似文献   

14.
美国当代电影《蝎子王》、《西雅图不眠夜》和《小公主》的内容、形式到题材甚至电影的观众对象看起来毫无关联。但从叙事结构方面分析,它们都应属于追寻主题的影片。本文试以这三部影片为例,分析电影与文学的叙事结构的统一性和共同性。  相似文献   

15.
作为展示重大历史事件题材的《一九四二》颠覆了以往灾难片的模式,突破了灾难电影美学的诸多窠臼,给国产灾难电影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作为展示重大历史事件题材的《一九四二》颠覆了以往灾难片的模式,突破了灾难电影美学的诸多窠臼,给国产灾难电影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国内英语环境的缺乏造成国内英语学习者的口语学习困难,观看英文原版电影其实也是学英语的好途径。作者以风靡美国的情景喜剧《老友记》(Friends)为例,分别阐释了原版电影中的语音、句子与词汇、内容与题材以及文化和思维在英语口语学习中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浅谈英文原版电影对英语口语的提高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英语环境的缺乏造成国内英语学习者的口语学习困难,观看英文原版电影其实也是学英语的好途径.文章以风靡美国的情景喜剧《老友记》(Friends)为例,分别阐释了原版电影中的语音、句子与词汇、内容与题材以及文化和思维在英语口语学习中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英文小说不断被引入到大学英语精读课本中来,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小说题材,完成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根据小说的特点,本文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教材中的课文《回家》为例,探讨如何通过电影教学来解读和学习英文小说,并论述了通过电影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地体验和感受小说中的美学魅力,从而强调了电影教学在大学英语精读小说题材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千百年来花木兰作为经典的中国意象被多种艺术形式演绎传承。全球化商业浪潮下,1998年美国迪斯尼率先将充满西方人“东方想象”的动画电影《花木兰》搬上银幕全球推广,2009年由中国制造演绎的真人史诗电影《花木兰》上映。光影之间,文化主权之争暗流汹涌。两部电影有着同质的营销诉求与异质的艺术构想。比较二者的异同,将为我们在商业化运作下传承与保护民族传统题材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