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量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神经退化过程中都有很大的影响。而关于小胶质细胞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仍有待确定,但当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最后都会导致神经元的死亡。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会分泌多种诱发或加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炎症因子或神经毒素,系统性炎症是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相关功能下降的主要诱因之一。该文对小胶质细胞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所产生的作用,特别是小胶质细胞对于帕金森病的动物和细胞培养模型的研究进展及新的方法和潜在的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海藻酸钠是一种来源广泛、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海洋多糖。本实验通过酸解法制备海藻酸钠寡糖(AOS),在检测其体外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抗氧化能力的基础上,建立海藻酸钠寡糖预保护与过氧化氢氧化损伤细胞模型,进而从细胞形态与活性、胞内活性氧(ROS)清除率、关键氧化还原酶酶活等不同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寡糖对小胶质细胞有保护作用,能够有效的清除胞内活性氧水平,维持细胞正常形态,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酶活,一定程度缓解了过氧化氢对细胞的氧化损伤。这为进一步研究海藻酸钠寡糖在由小胶质细胞应激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神经胶质细胞,简称胶质细胞,是神经组织中除神经元以外的另一大类细胞,也有突起,但无树突和轴突之分,广泛存在于神经组织中.在哺乳类动物中,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细胞数量比例约为10:1,胶质细胞数量为神经元的10~50倍,而总体积与神经元的总体积相差无几(神经元约占45%,神经胶质细胞约占50%).  相似文献   

4.
神经胶质细胞(Gliacyte)在大脑中的数目是神经元的十倍。它的功能通常只被认为是一种起支持作用的单元。也就是说它对神经元的功能是辅助性的,只具有一种起被动作用的结构。最后,科学家们通过对神经胶质细胞中的星状胶质细胞(Astrocyte)进行研究,对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姜黄素(Curcumin)是从植物姜黄块根中提取的一种黄色色素,属多酚类化合物.大量已有研究证实了其在外周的药理作用,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抗糖尿病等;近年来人们发现姜黄素在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及精神紊乱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尔病、帕金森病、抑郁症、癫痫、焦虑等也有治疗作用.姜黄素作为一种强抗氧剂,通过调节体内氧化- 还原平衡,减少氧化应激造成的损伤,从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姜黄素的神经保护作用除了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外,还通过调节一系列信号蛋白如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aa B,NF-κB),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2,Nrf2),磷酸化丝裂原激活/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mitogenactivated/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p-MEK),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p-extracellular regulatedprotein kinase,p-ERK),原癌基因c-fos,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β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β-site APP cleavage enzyme 1,BACE1)等,影响BDNF/TrkB-MAPK/PI-3K-CREB 信号转导通路,提高神经元的活性和突触功能,增强神经元可塑性,减少凋亡,继而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症状.本文综述了姜黄素在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脑缺血损伤、精神紊乱性疾病如抑郁和焦虑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6.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是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能分化为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的前体细胞.NSCs增殖及分化调控机制的研究对于其治疗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及功能修复具有重大意义.研究表明:神经干细胞的治疗作用包括干细胞的归巢,定植和激活自体神经干细胞,但更重要的是神经干细胞所分泌的神经细胞调控因子群(neurocyte growth regulatory factors,NGRFs)的药理学作用.深入研究这些因子不但对神经细胞再生及功能重建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研究这些因子的药理作用机理及开发大分子新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星形胶质细胞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形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的灰质与白质中,并作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数目占绝对优势的一类大胶质细胞,近二十年来,学者们对星形胶质细胞的研究可谓突飞猛进;星形胶质细胞新的功能和作用逐渐被发现并证实;回顾了星形胶质细胞的一般生物学功能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的近期进展,论述了其与几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与衰老时形态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竞争激烈等应激因素的加剧,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最近研究表明抑郁症是与控制心境相关的大脑不同区域神经可塑性改变的结果,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海马区域神经发生减少,锥体神经元萎缩,神经胶质细胞密度减低,海马体积减小等.研究抑郁症病理机制,对治疗抑郁症至关重要.就海马及相关神经递质对抑郁症发病机制的影...  相似文献   

9.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由神经元和/或其髓鞘的丧失所致,目前该类疾病的病因仍未完全阐明。研究发现,线粒体功能障碍、能量代谢异常,已成为公认的早期病理现象。本文主要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帕金森综合症(Parkinson’s disease,PD)为例,探讨线粒体功能异常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以期为该类疾病诊治和新药研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神经元突触、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营养因子共同构成了海马的结构可塑性.长期高水平糖皮质激素可损伤海马的结构可塑性,并能被抗糖皮质激素治疗所逆转,说明糖皮质激素是慢性应激致海马结构可塑性损伤的重要病理环节.据此,在学习记忆障碍和抑郁动物模型的复制中,糖皮质激素注射被用来取代应激刺激以提高效率和模型复制的稳定性.此外,短期高水平糖皮质激素可增强海马的结构可塑性,暗示糖皮质激素对海马结构可塑性的调节是双向的.  相似文献   

11.
神经干细胞是指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能进行自我更新并分化形成新的脑组织细胞的细胞.作为干细胞中最特殊的一种,神经干细胞的研究工作已成为近年来脑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必将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6,(90):195-196
白藜芦醇是一种生物性很强的多酚类化合物,药理作用多样,具有抗癌、抗肿瘤、保护心血管、抗炎、抗氧化、抗凋亡的作用。帕金森病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逐年增高,发病年龄也日益降低,目前认为其主要机制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了炎症和氧化应激,从机制上看,白藜芦醇可能可以用作帕金森病的治疗,在进一步的实验中,将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3.
参考国内外有关星形胶质细胞对脑损伤时神经元影响作用的主要途径的研究进展,从星形胶质细胞对谷氨酸的摄取与释放、星形胶质细胞对氧自由基的清除及细胞外K 、H 的缓冲及星形胶质细胞的代偿增值作用等几个方面,综述急性脑损伤时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存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神经胶质细胞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的种类多、数量多,结构特征是没有轴突,细胞之间不形成化学性突触,但普遍存在缝隙连接.近几年的研究表明,神经胶质细胞除了具有支持、营养等基本功能之外,还在神经发生、突触可塑性、突触传递及其信息整合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神经科学发展到今天,胶质细胞的作用更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5.
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是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之后的第三种气体信号分子,其在体内由特殊的酶倦化产生,有其特殊的代谢过程.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生理状态下参与海马长时程增强、神经胶质细胞作用的发挥,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而影响神经内分泌过程,参与神经元氧化应激反应和脑血管功能的调节;H2S还参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热性惊厥、唐氏综合症、脑缺血、脑缺血再灌注等的病理生理过程.该文就H2S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概况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亨廷顿舞蹈病(Huntington’s disease,HD)是一种致命的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它是由亨廷顿蛋白N-端的多聚谷氨酰胺延长造成的。该病表现为纹状体中的中型棘神经元(medium spiny neurons,MSN)逐渐丢失。HD的致病机理还不完全清楚,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线粒体在HD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有证据充分表明了HD细胞中线粒体的形态和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此外,HD细胞中线粒体某些电子传递链复合物蛋白活性或蛋白表达水平的降低,以及突变亨廷顿蛋白对细胞核基因转录的影响进一步引起了线粒体功能障碍。除了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改变,HD细胞线粒体的Ca2+稳态也发生了紊乱,且线粒体的氧化压力水平显著升高,进而导致HD细胞线粒体基因组DNA损伤。由于线粒体在细胞凋亡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HD细胞中线粒体的这些变化揭示了线粒体异常参与了HD细胞特别是HD神经细胞的凋亡过程。本综述将集中探讨HD中线粒体的一系列异常变化,为阐明HD的发病机理和HD治疗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7.
营养与智力     
美国的几位科学家用豚鼠做了如下的实验:将豚鼠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他们用缺乏蛋白质的食物喂养实验组的豚鼠,用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喂养对照组的豚鼠。结果是:实验组的豚鼠无论在学走路还是走迷宫等方面的反应都不如对照组。由此可知,智力确实与营养有极大的关系。在大脑皮层中,含有大量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它们担负着思维、学习、记忆、判断等功能。若孩子在母体怀孕期和哺乳期缺乏营养,那么脑细胞(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发育就会大大减慢。这样,孩子的智力发展也会受到限制。但令人费解的是:一些营养很丰富、经常以营养品代食的孩子,长大后并不见得聪明。如果我们告诉他也是得了“营养不良症”时,他  相似文献   

18.
小胶质细胞是参与调节神经性疼痛(NPP)和吗啡耐受性的重要细胞。在确定它们的生理结构后,已经阐明了有关其可塑性和极性的信息,但关于这种类型的细胞在NPP和吗啡耐受性中的作用,仍有许多知识要学习。小胶质细胞通过控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和对疾病的内源性免疫反应,介导健康和疾病的多种功能。小胶质细胞活化可导致阿片样物质系统活性改变,而NPP的特征在于对吗啡的抗性。在这里,我们研究小胶质细胞的调节机制,并综述了小胶质细胞抑制剂抑制NPP和吗啡耐受性的潜力。靶向的神经胶质活化是治疗NPP和预防吗啡耐受的临床有前途的方法。最后,我们为小胶质细胞抑制剂的未来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成年动物能够产生新细胞的机制靠的就是干细胞(stemcells)。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认为成年动物脑内没有这种干细胞 ,如人脑内的神经细胞是终生存活的细胞 ,偶然遇到损伤造成脑内失去神经细胞的现象是永久性的 ,只能由神经胶质细胞所充填 ,其原因主要是成熟的神经元不能再分裂。1 胚胎脑神经发育的启示对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干细胞的认识最早是从研究胚胎发育开始的。应用体外亲代分析研究证实 ,脑组织所含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均来自多潜能的前体细胞 ,例如Temple从 13天大鼠胚胎脑的隔区可取出少量细胞进行单个培养 ,观察到…  相似文献   

20.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由神经元和/或其髓鞘的丧失所致,目前该类疾病的病因仍未完全阐明。研究发现,线粒体功能障碍、能量代谢异常,已成为公认的早期病理现象。本文主要概述了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中药有效成分的新药理学活性,以期为该类疾病诊治和新药研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