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国际中文教育图书的海外出版与传播是构建中国语言文化全球传播体系和建设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构成.文章以美国亚马逊图书网站的数据信息为基础,考察了国际中文教育图书在海外的出版与影响力状况,并对受众反馈进行内容分析,发现我国中文教育图书在海外市场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主题图书海外传播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基于传播五要素模式,以亚马逊网站公开的书目数据为例,对“一带一路”图书特别是对外文化传播类图书的海外传播现状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就“一带一路”图书“走出去”提出积极探索传播主体的国际化发展路径、创新选题内容、培育国际市场受众、大力开展“一带一路”优秀主题图书的译介工作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2012-2016年间,莫言、阎连科、刘慈欣、曹文轩、郝景芳五位获奖作家的作品在美国亚马逊的销售情况、世界图书馆联机数据(OCLC)的海外馆藏情况以及谷歌趋势角度进行统计调查,考察中国文学图书的海外影响力,并从降低文化折扣、兼容多层次传播渠道,建构互惠性理解的跨文化交流实践等角度为中国文学图书海外传播提出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尚毅 《新闻爱好者》2022,(4):102-104
以海外华文教育课堂教学为分析样本,从中考察海外学生受众群体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形态,提出中国国际传播多元化体系建构中海外华文教育四方面的补充赋能作用及其场景传播效应提升方式,助力中国主流媒体营建良好国际舆论环境,赋能国际传播"五力".  相似文献   

5.
新闻海报日渐成为我国主流媒体在社交平台上向受众传递新闻信息的重要载体。本研究立足于计算图像传播视角,采用视觉框架理论和计算机视觉技术,以人民日报2022年全年新闻海报微博数据为样本(1111条),考察了新闻海报外延层次和风格层次视觉框架的分布特征及其对于传播效果的影响。外延层次框架包括新闻主题、人物呈现和标题句式三个变量;风格层次框架包括图文组合情况、主要色调和信息量三个变量;传播效果聚焦于认同效果和互动效果两个维度。结果表明,外延层次和风格层次框架整体上对认同效果和互动效果产生显著影响。具体而言,政治外交和灾难事故等主题的新闻海报更容易获得认同和引发互动;包含多种媒介形式的新闻海报有助于更广泛传播;感叹句式标题、包含人物元素、暖色调等因素对提高新闻海报传播效果有积极作用。本研究不仅深化了对新闻海报在计算图像传播背景下的传播机制的理解,也为媒体从业者提供了实践指导,指出了计算图像传播在新闻传播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2004-2013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已出版图书目录数据库,从资助出版图书的整体分布、出版图书的种类和参与出版机构等角度对“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在西方主要国家的实施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其取得的成果,探讨推广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推广计划”资助出版图书的分布状况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CBI:China Book International)项目以资助出版的方式鼓励境内外出版机构以独资、合资等方式出版各类别中国主题图书,其宗旨是促进中国主题图书在海外的传播,以便让世界更完整、更真实地了解中国.从2004年至2013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已同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新加坡、韩国、日本等62个国家的507家出版社签订了资助协议1173项,涉及图书2323种,文本39个.截至2013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已资助出版图书共计1256种,其中德国、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是“推广计划”资助出版的重点市场,德国、美国、法国的输入图书数量最多,三个国家合计465种,占到出版总量的37%.而越南、西班牙、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亦成为推广计划出版输出的主要国家(如图1).  相似文献   

7.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实施十年、“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实施五年以来,中国图书对外输出成果显著.中国图书的海外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中国文化形象的塑造功能,提供了跨文化传播语境中重要的文化交流渠道.该研究基于对图书版权输出数据、商品图书出口数据的分析,对2006-2015年十年间中国图书“走出去”的体量规模、地缘特征以及主题类型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分析,结合地缘文化理论、跨文化传播理论、经济学理论对中国图书在“走出去”战略执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展开讨论,进而为我国图书的海外传播战略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图书情报工作》2000-2011年刊发的论文为样本,以高频词和知识图谱为考察视角,发现图书馆学情报学相对"不变"的主题域主要有5个:数字图书馆、学科信息服务、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理论研究和文献计量学研究。以关键词历年频次变化为考察视角,分别挖掘出最近6年新兴主题、增幅明显主题、消失主题及降幅明显主题若干,并筛选出30个左右"突现词"作为最具"变"的意味的关键词,以考察图书馆学情报学的情境性演变。研究发现《图书情报工作》热切关注前沿主题,在某种程度上引领着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22个新浪机构认证微博一个月的博文发布与反馈情况的调查统计,考察出版社微博的信息内容、发布方式与其实际传播效果的关系.研究发现,原创内容的致效功能显著优于转发性博文,而非营销性的、劝说意图不明显的内容更易吸引受众点赞,形成浅层次的传播效果;在对发布方式致效功能的研究中,发现"工作日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卢康 《东南传播》2022,(1):48-52
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如何影响观众包括态度在内的社会认知,是需要被审慎测量与研究的,尤其是当下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以20世纪40年代中期美国跨文化教育局基于商业电影《明日世界》对儿童观众态度影响的实验为评介、考察对象,在梳理了该研究的缘起、思路、方法、样本、数据、结论等方法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狼图腾》一书中外文版的世界图书馆收藏数据,解读该书近期在海外的传播范围和受众人群出现的结构性变化,由此提出中国图书海外发行体系建设应从增强中文的世界影响力以及强化议程设置等方面着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理论角度总结了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十年研究的基本成果,即通过一本图书的馆藏图书馆数量,确立了该本图书的传播范围或者文化地理范围;通过域外主流媒体书评数据,获得一本图书的同行评价;利用互联网平台获得读者对于一本图书的读后感、点赞、评分等接受数据,将读者引入图书世界影响的评估之中.传播范围、媒体书评、读者评价与反馈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了中国图书世界影响评估研究的基本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13.
陆敏 《新闻界》2012,(21):31-35
本文将关注点放在以电影为介质的跨文化传播中。以李安电影《喜宴》为例,展开分析并阐述了电影的跨文化传播中的"谁在说","怎样说",以及"说了什么";进而深入到电影的受众反馈中,进行受众文化心理分析,探究有限样本所能呈现的传播效果。研究最后探讨在跨文化的语境中,电影如何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7,(2):48-58
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交媒体的有效传播中,传受关系并不是发散和非对称的,而是具有传者和受众之间的层级对称性,形成一种趋同和趋近的"话语流动圈"。这种话语层级并非基于实体性或线下性的社会因素,而是基于线上性和准虚拟化的话语特征。在有效信息流动中,受众最有可能对和自己的话语层级相近的传者进行反馈,传者得到的反馈最有可能来自和自己的话语层级相近的受众。对传-受者的话语层级基于线上活跃度、互动性、影响力的定量检验和分析显示,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交媒体传播中的"话语圈层"现象,在所考察的媒体样本中是存在和显著的。社交媒体研究需充分重视传受关系和传受结构中的"话语圈层"效应和机制,以及在这种结构背景下的信息流动有效性和话语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5.
张举玺  高上 《传媒》2023,(2):65-68
媒体是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支点。本文基于对俄传播的必要性和意义,观察俄文杂志《中国》在俄罗斯社交媒体平台VK上开设的账号“中国”,分析其塑造中国形象的优势,从主题倾向、信息发布形式、受众反馈等方面研究其对俄传播现状以及对中国形象呈现特点,考察其对俄传播中国形象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多媒体组合传播,指的是在一种媒体同时使用多种传播符号,以多通道的方式同时刺激受众的多个感官,引起受众的多感官反应,从而使受众对信息的感知和记忆效果愈加明显.但是,使用多少通道能使受众感知效果最佳,目前传播学界存在着争论."信息过剩"和"双通道编码"是其中的两种主要理论.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国际台")牢牢把握"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题,充分发挥全球语种多、媒体形态全、海外受众广的优势,主打"外"字牌、善走"融合路",率先展开网络舆情调研,分阶段开展系列主题报道,积极策划特色采访活动,组织大型融媒体微直播,报道成效显著,受众反馈热烈.  相似文献   

18.
广播、电视和听众、观众是广播电视传播过程中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正是这对矛盾运动推动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受众是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环流中的半环。受众对广播电视的信息反馈,是对传播活动的最有效的支持。没有这种反馈,或者广播电台、电视台不能通过科学的方式获得这种反馈,其传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果广播电台、电视台不理睬受众的反馈,那么正常的传播活动就会终止。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受众是广播电视的服务对象,不断地满足变化着的受众需求,是广播电视的天职;满足受众需求的程度如何,是考察广播电…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的鼓舞和推动下,一批外向型图书应运而生,中国主题图书即是其中重要的一大类别。由于承载了传播中华文化、向世界介绍中国的使命,中国主题图书会较多地使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各种词汇。这些词语的译文准确得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图书能否为海外读者理解接受,也关系图书能否真正走出国门、完成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所以,在编辑审稿过程中,核查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0.
钱忠芹  胡广 《新闻世界》2009,(9):106-107
本文选取美国亚马逊网上书店和中国当当网上书店,对两家网上书店信息流中的图书信息进行调查并比较。从图书的市场信息、推荐信息、评价信息、基本信息、内容信息以及作者信息六个方面比较分析,揭示图书信息对网上书店发展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