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小出版社的经营管理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中小社的经营战略决策.由于资源的有限和实力上的差距,中小社不可能像大出版集团那样有面面俱到的多元化发展,因而作契合的战略选择、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是关系到中小社生存发展的关键.那么,中小出版社该如何进行经营战略管理,经营战略管理的重点又在哪里?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本文首先提出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一般理论框架,然后结合出版产业的具体情况分析战略管理框架中的两个重点内容:中小社经营环境的战略分析和中小社经营战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新闻出版行业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经营性出版单位的企业化转制基本完成.为了适应逐渐显现的市场化、集团化、产业化的改革效应,传统的出版单位也在不断地调整管理策略.对中小出版社而言,如何在集团化的洪流中走出自己的路就更为重要.本文结合我们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的发展经验,谈谈中小出版社的经营发展体会.  相似文献   

3.
随着出版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图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国内许多中小出版社在市场化方面做出了许多探索,各中小专业出版社纷纷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对自己的分工领域进行出版资源、图书品种研究开发,经年累积,逐步形成了各自的迥然不同的拳头产品和品牌效益。下面是国内部分中小出版社的经营模式,希望能给其他中小出版社起到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策,古代考试(及论述)的种文体,多就政治、经济发问与纵论,亦称策论.本文论题关涉中小出版社,以策论言之,求发一新声. 首先是中小出版社的名位.这是沿袭经济发展的评估标准,主要是从人员数量、经济规模、经营范畴、资产积累来考量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出版社的改制,中小出版社近年来越来越举步维艰,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不少中小出版社濒临崩溃的边缘,如何提高竞争力,是中小出版社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据出版统计数据分析.目前我国的中小出版社占到了全国出版社总数的80%以上,其经营状况、经营方式各不相同,或靠主管部门拨款.或自收自支,或企业化经营并向主管部门上交利润。由于地域上、体制上、机制上等种种因素的制约.中小出版社的发展相对滞后。现实的情况是.中小出版社的实力相对薄弱,占据图书市场的份额较小.出书范围基本上按照专业分工来圈定,出版图书的品种和数量有限.缺乏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7.
APP的研发投入、上线后的更新推广、用户黏度的提升,是传统出版社开发APP面临的困局.如何破除困局,把APP研发好、运营好,使其达到预期的目标,成了出版社的一个课题和难题,笔者提出,一定时期内APP的运营不能单纯从经济效益来考量.文章以"译文的书"APP为例,分析了传统出版社研发APP的意义、困局,并提出未来发展期待.  相似文献   

8.
观点摘要     
柳斌杰:版权贸易应首先着眼于带动文化创新,杨钢:奥运图书零售市场规模有限,闫莉青:奥运图书,我们选择畅销还是长销?戴鱼兵:中小部委出版社改革中的不利因素,郑彦:卓越和当当共同的困局,吴士余:博士后科研基地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正策,古代考试(及论述)的一种文体,多就政治、经济发问与纵论,亦称策论。本文论题关涉中小出版社,以策论言之,求发一新声。首先是中小出版社的名位。这是沿袭经济发展的评估标准,主要是从人员数量、经济规模、经营范畴、资产积累来考量的。这就有一个标准失衡的问题。出版社从事的是文化产业,经济力之外,文化贡献力、学术思想影响力才是它的核心价值。30多年改革开放,中小出版社也有文化大价值的不俗表现。所以在经济体量之外,更要谈文化能量。以此观之,则中小出版社未必"小",未必没有文化地位,未必没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此所论者一。  相似文献   

10.
以互联网和数字化为代表的新兴技术高速发展,给中小出版社带来无限发展的可能,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小出版社在数字化转型中,对“全媒体”“融合”“全能型人才”等方面存在认识误区.增强互动性、精准定位和传统编辑的转型是实现中小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出版业要求得大的发展,不能没有大的出版集团.但诚如出版界的老领导宋木文、刘杲在今年3月全国人大、政协会议期间讲的,组建出版集团固然重要,但同时也必须重视中小出版社的发展,中小出版社仍将继续长期存在,并将在我国出版业中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提醒我们,中小出版社的生存、发展问题应当引起关注并认真加以研究.我们认为以下两方面对小型出版社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如同"小"是与"大"相对的概念一样,中小出版社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人把年销售码洋1亿元以下的归人中小出版社,据此统计在我国的560多家出版社中,中小出版社要占到80%①.笔者以为还应把员工数量作为标准之一.但不管如何划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这部分出版社数量众多,奠定了中国出版业坚实的基础,并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出版业的概貌,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前出版业已经由产品竞争、价格竞争、服务竞争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因此如何打造品牌成了许多中小出版社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由于历史与现实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中小出版社在与名牌大社的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比如,目前任何一家中小出版社或品牌影响力尚小的出版社所出版的汉语辞书都无法与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等品牌辞书竞争.  相似文献   

14.
在转企改制后,出版业将更加开放,竞争将更加激烈.众多规模小、实力弱、竞争力不强而又没有加入出版集团的中小出版社,在改制后作为独立的市场经济实体,将不得不面对纸质图书市场的萎缩和大型出版集团的挤压等严峻的外部环境.本文通过对目前出版形势的总体分析,认为中小出版社完全有存在的必要和空间,总结概括了中小出版社的五大优势和五大弱势,提出了中小出版社应当依据自身状况、坚持差异化战略、通过特色和品牌立社强社、扬长避短地走“做专做强”的发展道路,并对选择这个发展道路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的处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利基战略是适用于中小出版社的成长战略;探索了中小出版社怎样才能实现利基战略.以及如何构建各种壁垒,逐渐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中小出版社在未来的市场经济中.不具有出版集团和大社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产业链完整的优势.但却拥有专业性强和在专业领域做深做精的优势.中央编译出版社围绕专业化出版,在探索"专精特新"的发展方式上.为中小出版社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17.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科技图书赖以实现市场份额的品种数量优势日趋弱化,市场空间不断被压缩,销售码洋和销售利润逐年下降,科技出版社和科技图书发行进入了“寒冬”期,其中,中小科技出版社的市场状况尤其艰难,尴尬的市场处境和弱势的市场地位成为中小科技出版社生存发展的瓶颈,这对中小科技出版社的图书发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营销布局、考核机制、渠道建设、注重服务和提高能力等5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办发[2001]17号文件,为我国出版业和出版社在新世纪的新形势下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指定了目标,指出了道路.在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出版管理部门和出版大社名社正在酝酿组建出版集团或准出版集团.在这种形势下,占出版社多数的中小出版社也思考探索适合自己的改革发展之路.中小出版社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方式,已成为业内关心和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出版传媒行业面临经营困局.为了摆脱经营困局,出版传媒上市公司纷纷开展新业务进行转型.文章选取国内已成功上市的9家出版传媒公司,从总体财务状况、经营效益、成长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出版传媒上市公司的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月对我国400多家图书出版社的一份调查数据表明:多数(61.7%)出版社已经接受了数字出版的概念;规模大、实力强的大中型出版社对数字出版的投资力度要明显大于规模小、实力较弱的中小出版社.大部分出版社尤其是中小出版社,由于经费不足,缺乏技术骨干.设施不完善,对数字出版不打算投入或者较少地投入资金.开展数字出版的出版社中,盈利的占26.09%,基本持平的占38.64%,尚未赢利的占35.27%.电子书是绝大部分(91.25%)出版社数字出版的主要形式.开展网络数据库、多媒体光盘,移动阅读、手机和游戏等出版形式的出版社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