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综合干预对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促进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提供依据。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干预前后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应引起重视,女教师的各因子分除精神病性因子外几乎均略高于全国常模,其中抑郁、焦虑和躯体化因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组和运动组均可促进心理健康。综合干预在降低躯体化、抑郁、饮食睡眠、人际敏感因子得分方面效果比运动干预更好。综合干预效果优于运动干预。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跆拳道品势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跆拳道运动中的品势运动作为体育运动的干预方式,研究发现跆拳道品势锻炼能够促进福建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体表现为:实验前后躯体化水平、人际关系敏感度、抑郁和焦虑因子得分出现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强迫、敌对、抑郁因子得分出现显著差异(p<0.05),大学生参加跆拳道品势锻炼后,部分不良症状消失,因为症状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症状自评总分显著降低(p<0.05),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1998年至2007年10年来关于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进行评价总结。方法:搜索国内10年来借助症状自评量表(SCL-90)来研究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文献,对其结果进行多水平分析技术的元分析。结果:在与国内常模的对照中,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5个因子的95%可信限(95%CI)均未包括"“0”;在性别因素上,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4个因子的95%可信限未包含“0”;在“已婚-未婚”对照中,各因子的95%可信限未包含“0”。结论:农村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较城市教师偏低,女性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较男性差;已婚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未婚者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遵义师范学院2010级80名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学习体育舞蹈前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等六个因子上存在差异,充分说明学习体育舞蹈对大学生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反映个体工作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的问卷对广东省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4.4%的教师有明显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躯体化、焦虑、强迫和抑郁症状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以论证体育锻炼的健心功效,结果表明: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常人,且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5项因子上得分显著低于常人(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农村“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具有轻度及其以上心理问题的占31.0%。他们的SCL-90的得分显高于全国常模,表现突出的是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怖;总体上“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全社会都应关心农村“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学校更应重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及时发现“90后”高职毕业班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本文采用症状自测~(SCL一90)对“90后”高职院校的10级毕业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并以11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为参照.研究结果表明是“90后”高职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心理问题检出率在躯体化、焦虑、恐怖等方面明显高于非毕业班学生.  相似文献   

9.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我校2006级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732名大一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与全国青年和大学生常模进行比较,对性别,文理科等群体进行比较。结果,①我校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优于全国常模;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3、14%;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抑郁问题突出。②女生躯体化、恐怖、抑郁症状比男生突出。③独生子女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恐怖因子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非常显著。④文科与理科学生在躯体化、焦虑、恐怖、抑郁等症状上差异显著。结论,及时对大一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并有针对性地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以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通过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和时间的调查,论证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身体机能和素质的关系,并发现心理健康障碍是高职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同时,调查结果说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有助于消除抑郁、焦虑、躯体不适应感等症状,并能增强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因此,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和保健方法的宣传和教育;营造良好的学校社会环境;采用娱乐性教学手段,区别对待不同心理特点的学生;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和运动能力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及身体机能和素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深入调查,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与管理。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大理学院在校的177名学历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回收整理后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呈现为:强迫症状〉偏执〉人际关系敏感〉抑郁〉躯体化〉恐怖〉其他〉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留学生在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敌对等4个因子上的得分低于常模,焦虑因子得分与常模相仿,其他5个因子的得分高于常模。与常模比较,留学生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等7个因子上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强迫症状-个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人际关系敏感和恐怖两个因子上,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性别差异和院系差异。结论: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重视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加强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留学生教育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SCL-90量表评定了543名师范专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有16.2%的师范专科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师范专科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焦虑、精神病性、偏执、抑郁、敌对、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等症状,二年级是师范专科生心理问题出现的转折期,并有持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袁书卷 《文教资料》2009,(30):214-216
本文作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通过对某高校异常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异常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SCL-90各因子除了躯体化外,其余各项均高于普通大学生:某高校异常家庭大学生中,大三学生在焦虑、恐怖、敌对项得分方面均高于大二学生;男生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上均高于女生:城镇大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方面均要好于农村大学生。本文作者希望该项调查能引起各方面对于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验法对健身健美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健身健美运动能够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发现,受试者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与实验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强迫、敌对、抑郁等不良情绪显著缓解,各症状阳性率显著降低,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使用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8名农村初中骨干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农村初中骨干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总体上是好的,好于全国常模。但其中焦虑、人际关系、强迫、恐怖、偏执、抑郁等因子症状异常的检出率较高,占总数的6.4%-33.3%左右。2.农村初中女骨干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不如男教师,二者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等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其中躯体化的性别差异非常显著(P〈0.01)。3.农村青年初中骨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如中年骨干教师,但二者之间具体心理问题表现程度的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随机抽取的6所小学的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89.9%小学教师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无忧,心理健康受损检出率为10.1%,其中在躯体化、敌对、强迫性、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的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从单项因子看,因子分大于2者所占百分数由低到高依次是恐怖、精神病性、焦虑、人际敏感、躯体化、抑郁、偏执、敌对,有33.3%的教师有强迫症状。男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女性教师;46岁以上的教师比其他年龄段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都要低;中专文凭的教师与大专文凭的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当,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从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抽出抑郁和焦虑两个因子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另外采用自编的择业效能感问卷,以389名高校应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目的是考察高校应届毕业生择业效能感与抑郁及焦虑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抑郁和焦虑水平得分在1.0029--2.8211之间.说明高校应届毕业生拥有较好的心理健康状况。被试在择业效感问卷上的得分总体情况是:5维度效能感均值在3.2632—3.6949之间,说明其拥有中等偏上的择业效能感。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抑郁和焦虑与择业效能呈现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滇南边疆民族地区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随着高教各种体制的改革,高校“贫困生”问题凸现。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贫困生的心理特点有着一般大学生群体心理的共性也有其独特性。本研究以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工具,对滇南边疆民族地区两所高校的762名“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查。结果显示边疆民族地区贫困生的躯体化、强迫等九因子得分均值高于国内18~29岁青年常模,且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同时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因性别、家庭收入等因素而异。贫困生主要的心理症状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妄想症,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低。鉴此,应加大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和助困育人环境的建设以促进贫困生心理的健康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职高生心理问题现状 1.2004年,我校曾作过“职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心理卫生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团体施测,结果发现我校学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这九个因子上与正常青少年相比均有显著的差异(p〈.01),这说明职校生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医学类高职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有意识引导他们听、唱或欣赏音乐,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学生参加音乐活动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测评,并对测评结果进行分析。参加音乐活动后,学生的人际关系、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睡眠及饮食因子分均较参加前有显著下降(PN〈0.01),证明音乐在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