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娟 《学周刊C版》2011,(9):93-93
数学教学人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它告诉我们数学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进行教学.教学的活动应该富有情趣和意义,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教学情景.  相似文献   

2.
李俊清 《考试周刊》2009,(35):78-7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要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系点。并架起桥梁.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3.
黄琼 《学周刊C版》2011,(10):120-120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好的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挖掘生活资源.让学生感受身边的数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结合生活实际.促进学生自主探索:运用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4.
李闯 《考试周刊》2012,(84):78-7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5.
陈进 《考试周刊》2013,(88):75-75
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将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要求是: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参加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发现、理解和掌握知识,使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得到提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探索,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是一种数学活动.它要求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善于从学生所掌握的已有知识和现有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情境.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能将课本中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生活中学习,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的魅力,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倍感数学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沈刘华 《湖南教育》2006,(12):19-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文从以下三方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是如何尊重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  相似文献   

10.
郭秀云 《考试周刊》2014,(82):70-70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而应该把它作为学生学习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学生新知识的一个起点,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研究和探索新的知识,发现新知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这就说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学生的新起点,注重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积极开展和组织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意义重大。本人认为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综合实践等综合能力.在实践中感悟,在操作中体验。在过程中发现,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2.
赵佶  屈随祥 《教育革新》2009,(10):58-5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谈谈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一、激活生活经验,唤起兴趣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寻找每个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形,设计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13.
探索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新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发现并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探索性数学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14.
狄兰婷 《考试周刊》2011,(28):109-110
《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将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要求是: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5.
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这其中就涉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能力,学生的经验、能力主要来源于数学学习活动和平时生活中的积累,而数学学习活动源于实践,实践离不开生活实际,只有切合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获得属于自己的真知。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许多知识的编排都以学生现有的数学能力为基础,结合已有经验,通过切合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不断发现新知,获取新知。  相似文献   

16.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觉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现代社会,要求人们不仅需要具备语文和外语的阅读能力,而且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阅读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应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读好数学,掌握阅读数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将数学阅读纳入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中去。而实际上有些教师常在布置作业时才让学生打开课本.学生也只有在作业中碰到问题时才翻开数学课本.缺乏数学阅读的习惯.更谈不上去阅读有关数学的课外读物。这种状况造成了学生与数学教材接触不多.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没有课外知识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