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关键举措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树超 《职教论坛》2007,(1S):42-44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已进人模式转型的新阶段.由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向政府主导下的就业导向模式转变.这是大力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必南之路。这一模式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出发。在宏观发展上强化宏观调控.在院校运行上强化市场导向,重视学校与企业合作.注重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注重学生能力与就业市场的对接。推进下学结合,是加强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需求对接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2.
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进入新世纪,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将呈现两大趋势:一是规模快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将从2004年的566万增加到2010年的820万以上,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也将进一步增加,以适应大规模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要求。二是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由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向政府主导下的就业导向模式转变,以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社会转型的需要。这一模式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出发,在宏观发展上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在职业学校运行上强化市场导向,重视学校与企业合作,重视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优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薛晓荔 《成才之路》2024,(10):77-80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强调职业教育要与产业对接、与就业对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文章结合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现状,提出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对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优化策略进行探讨,旨在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4.
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进入新世纪,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将呈现两大趋势:一是规模快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将从2004年的550万增加到2010年的820万以上,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也将进一步增加,以适应大规模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要求。二是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由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向政府主导下的就业导向模式转变,以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社会转型的需要。这一模式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出发,在宏观发展上强化政府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产业转型与就业转型依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社会偏见、招生困难、经费短缺、师资紧缺等困难。国家应该实行农村中职义务教育、严格准入制度、增加投入以及校企合作、专业与产业有机对接等措施帮助农村职业教育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产业转型与就业转型依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社会偏见、招生困难、经费短缺、师资紧缺等困难。国家应该实行农村中职义务教育、严格准入制度、增加投入以及校企合作、专业与产业有机对接等措施帮助农村职业教育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要求实现产业转型和就业转型,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实现两个转型的关键.针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和发展创新的要求,建立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双转型为导向的哑铃型全民农村职业教育模式.哑铃的一端是入口即教育投入分担和职校生源拓展.另一端是出口即职教与普教交互式发展和就业转型,中间是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8.
工业4.0以智能化制造为核心,以机器代替人进行智能化生产,这将给为制造业输送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带来诸多挑战,同时也将给职业教育的实习与就业带来新的契机。根据工业4.0对适应于智能化制造的高技能人才需求,职业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信息综合利用能力为基础,强化学生的专业软件知识技能与管理协调能力,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和跨界合作能力,为其实习与就业打牢基础。现阶段职业教育的实习与就业存在着种种弊端,专业划分与市场无法对接、过度强调技能培训、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等。职业教育在面临工业4.0带来的挑战时,应抓住机遇,重新整合专业划分,增加相应的专业领域;通过多校联合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利用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展开实习与就业培训,发展多样化校企合作模式等手段转型服务于智能化制造;并且重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职业教育的实习与就业的创造性、适应性、多元性,以适应工业4.0所带来的就业变革。  相似文献   

9.
在地方本科高校向职业教育体系的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进入操作层面的当下.厘清转型发展过程的关键问题,制定制度并加以落实,是实现成功转型的关键。可通过办学定位的切实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落实及产教融合的深度落实的“三落实”来实现“三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以具体的举措来持续推动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0.
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条件保障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德国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其运行的保障条件为切入点,针对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体系保障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保障条件: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需要政府在发展政策上的宏观调控保障;进一步强化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经费保障;切实加大职业教育的执法力度,完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建设;强化劳动预备制度,规范就业准入,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11.
国外的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框架、人才培养和人才评价上积累了很多经验,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模式。通过比较之后可知,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对接、鼓励行业或企业参与、打造“双师型”队伍、完善职业教育的质量监督保障、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促进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就业的有力工具等能够有效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是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最为密切的现代教育类型,其发展的原动力集中体现在与产业发展的对接上。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并对职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面对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发展趋势,必须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积极应对挑战,实现创新发展。具体而言,应面向区域产业发展的需求,调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与产业转型发展的同步升级;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方向,推进职业院校办学模式转型;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目标,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升级;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推进职业教育跨界教学组织建设;保持专业动态调整,提升职业院校专业与产业的协同度;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培育"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中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关联最为紧密的是职业教育。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及主要供给渠道的职业教育,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研究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完善层次体系、优化专业体系、调整课程体系、优化师资结构,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建立与其相匹配的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刘晓 《职教通讯》2023,(1):5-14
建设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牢固国内物质基础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已进入质量深化与制度保障新阶段,职业教育在这一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强大的人力资本提升作用。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我国要注重产业工人物质生产与精神文明相协调,进一步打通学历与技能体系,推动产业工人无边界职业生涯发展,建立新时代工人文化。职业教育在其中要强化作为教育类型的属性,实现高端化、普惠化、区域化、文化化。为此,应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本科,形成“一域一策”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优化职业教育服务机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总结浙江省涉农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集约化发展现状基础上,分析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集约化二者的对接效应,提出实现浙江省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集约化对接过程中应注重解决的问题,从而促进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集约化组织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进入新时代,我国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职业教育作为对接产业最密切、服务经济最直接的教育类型,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支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助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重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打造教育、科技、人才共同体,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技能支撑,是新时代四川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劳动力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甘肃省高等职业教育对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着力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通过完善和提升内部治理能力,强化专业调整和就业创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搭建多元化就业平台,用心抓实"六稳""六保",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中等农业职业教育是美国农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初级农民的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整体上看,美国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经历三个时期:萌芽时期、稳定发展时期和繁荣发展时期。到今天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教学与实践体系,其教育发展模式有三个方面,即注重于理论和技术教学的农业课堂和实验室指导、注重于实践教学的农业经验指导和注重于理论与实践融合,提升农民职业能力的FFA组织培训。通过对其发展历史及发展模式的分析,我国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应该健全相关立法,注重科技与实用性教学体系改革以及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过程。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民职业教育经过"星火计划"、"燎原计划"、绿色证书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的发展进程,积累了丰富经验。面对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经济结构转型、时代发展变迁的新契机,中国农民职业教育应正视存在的问题,着眼于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着眼于服务农民自身发展的要求,坚持产学结合,校企结合,实现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的对接,紧密贴近社会经济发展培养职业技术人才。通过品牌立校、文化育人、宽专多能、重视全面发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与培训衔接的教育模式和手段,促进农民职业教育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用工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就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而要实现教育与就业的对接,校企合作正是一种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教育改革相协调的新型办学模式。建立校企间良好的合作机制,是我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