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国防大学出版社1986年6月出版,陈石平编选的《未来军事世界》,为从事国防研究以及一切关心国防事业、尤其是未来国防事业的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和信息营养。编者适应时代的需要,潜心于收集和研究军事未来的文章资料是一项非常有益的开拓性尝试。为了展望未来军事世界,把握未来军事趋向,提高未来军事意识,做好未来军事准备,本书值得一读。笔者认为,该书能给人以如下几个启迪: 一、军事未来学的先声军事未来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是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来探索军事理论  相似文献   

2.
编者絮语     
建立马克思主义未来学是中国未来研究会的历史重任。查汝强同志的遗作《建立马克思主义未来学》一文提出了开展马克思主义未来学研究需要解决的三个理论问题。认为,马克思主义未来学的建立过程是一个马克思基本原理和西方未来学研究成果相结合的过程,过程中既有批判,又有吸收、借鉴和创造。当前,世界各国在高技术及其产业化、贸易保护、战略资源控制、货币汇率价格、高科技人才等五大领域正进行一场跨世纪的、综合经济实力发展的较量。本期在“发展战略研究”栏目中刊登了刘义昌、武希志同志的文章《“全方位经济战”与2l世纪战略格局》,文章从科技、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全方位经济战”对各国的综合国力、进而对世界未来战略格局产生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未来学书库     
本书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个研究小组的论文汇编,内容涉及全球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问题,全书共11章,在导论中叙述了未来学研究的状况,根据对当代世界的观察,提出了有关未来世界诱人的设想。其他各章分别研究了人口、经济、能源、食品、农业、技术与环境的发展问题。特别探讨了人们价值观和政治体制的发展前景,谈论了变  相似文献   

4.
应该说,高等学校在未来学和未来研究的创立与发展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知道,1943年第一个提出“未来学”这个学科名称的德国政治学教授弗拉希泰姆,就是来自大学。他当时在美国一所大学任教,首先开设了《未来学》课程,现在西柏林大学工作。现任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主席的马西尼,是意大利罗马大学和联合国大学的教授;而该会的秘书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未来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未来的学说。但是就近40多年在西方学术界发展起来的,那种用定性和定量方法来对社会的不同方面、不同范围、近期、中期、远期的未来进行预测的专门学科——未来学来说,又是马克思主义需要去开辟的一个新领域。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包括建立一系列新的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指导研究的新学科这样一个任务。我国学者于光远、钱学森等都就建立马克思主义未来学问题发表过意见。当前世界形势发生新的剧烈变化,对人类社会和世界格局的未来发展又一次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在70年代初,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1973年)和罗马俱乐部的第一个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1972年)二书的出版,曾引起了世界学术界关于信息社会、全球性问题等人类的未来问题的热烈讨论。最近又有两本书出版,一是布热津斯基的《大失败——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1989.4),二是尼克松的《1999,不战而  相似文献   

6.
据美国《未来学家》杂志报导,介绍未来学专家的第一部名录已由世界未来学会(TheWorld Future Society)出版。它不象由未来学会早期出版的名录《未来;信息来源指南》,新的名录着重介绍每人的详细情况:地址和电话号码、专业领域、最近的工作和著作。这部篇幅为246页的名录介绍了美国和世界上的近300名未来学家。  相似文献   

7.
世界已跨入90年代,离新世纪仅一步之遥。适当此时,读到了国防大学出版社的《军事未来学》一书,欣喜之情油然而生。中国的未来研究活动经历了十多个春秋,军事未来方面的研究,业已在各个领域展开。军事未来学作为未来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以军事发展的趋势及其研究模式,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的研究基点,建立在对过去与现在军事发展状况的研究基础之上。预测军事发展前景,提出合乎实际的研究模式和对策是军事  相似文献   

8.
放眼未来,无限憧憬。为了向广大读者介绍新兴的未来学知识,展示美好幸福的明天。中国未来研究会组编了一套《未来学丛书》。该丛书共分十册,由黄明鲁、释(?)主编,海洋出版社出版。下文作者所推荐的《明天的医学》一书,就是《未来学丛书》的第一分册。其他分册《未来的食物》、《未来的能源》、《未来的生物》、《未来的海洋》、《二十一世纪的北京》、《一百年后的战争》、《兰德公司》、《未来的太空城》和《市场预测》、也将陆续同读者见面。  相似文献   

9.
《未来与发展》2009,30(11):99-99
一、《未来与发展》杂志选稿、用稿方向 1.未来学学科理论、未来学预测方法研究; 2.中外未来学家简介; 3.国内外未来学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1986年7月14日~17日,世界未来学会在美国纽约召开了《未来15年关注的重心》年会,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控制危机和消除冲突》。会议指出,再过15年,我们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在这15年中,我们如何对付和处置世界所面临的冲突和挑战将决定未来世界是惨淡无光还是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11.
1980年7月20~25日,由世界未来学会和加拿大未来研究协会等组织联合举办的全球未来研究托会将在加拿大多伦多市举行。世界未来学会是世界最大的未来研究国际组织,总部设在华盛顿,拥有80多个国家的4万多名会员。加拿大未来研究协会是加拿大的未来研究全国性组织。这次多伦多大会也是世界未来学会的第三届大会和加拿大未来研究协会的第五届大会。世界未来学会第二届大会1975年7月在华盛顿举行。华盛顿会议曾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800名代表。会上,包括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阿尔文·托夫勒、赫尔曼·廉里、丹尼尔·贝尔、威利斯·哈尔曼、莱斯特·布朗在内的200多著名未来学家发表了论文。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未来研究会顾问、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钱学森同志,就“公元二○○○年的中国”的研究等有关问题谈了自己的意见。他特别强调未来研究要有中国特色,要联系中国的实际。一马克思主义未来学,首先是一门科学的未来学。于光远同志在《未来与发展》创刊号上的一篇文章中说,要科学地预见未来,我很赞成。这句话很概括,其实科学的未来学和科学地预见未来中之所谓科学,核心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3.
编者絮语     
《未来与发展》2004,(3):F002-F002
向往明天,关注未来,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历史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准确地把握当今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动向,积极探讨社会未来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中的问题,才能立于发展的潮头。本期“发展研究”栏目,我们刊登了刘珣同志的文章《关注社会发展的三大趋势——“未来学”的社会未来透视》,作者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用“未来学”的观点分析、研究了社会未来发展的三大趋势,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从有特定界域的范围走向“无界”的综合;社会资源的  相似文献   

14.
建立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学,是当前中国未来研究的关键问题。不仅要发展我们的理论,也要发展我们的方法。 80年代,我国的未来研究基本上处在介绍和评论外国未来学的理论和方法阶段,也把他们的方法用于研究中国的未来问题。在90年代,我国的未来研究必须前进,即要从介绍、评论外国未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发展到建立有中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学理论和方法。现在,西方世界流行  相似文献   

15.
编者絮语     
未来学研究的目的,是根据当前世界的情况去预测未来,预测世界将怎样演变。本刊自本期起开辟“国际瞭望”栏目,以飨读者。在世界剧变中,各主要国家都在调整战略,寻求和设计自己在未来格局中的位置,并试图构建(或参与构建)最大限度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新格局。本期的“国际瞭望”栏目中登载了赵一明、于德惠同志的文章《战后科技革命与世界格局演变》,深刻分析了战后世界格局解体的深层原因及未来新格局的支持点。  相似文献   

16.
西方未来研究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正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各门科学技术领域几乎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适应当前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的客观形势,加强对未来发展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和迫切了。美国世界未来学会主席E·科尼什在《未来学家的任务》一文中说:“要想在一个变  相似文献   

17.
一、预测未来的新世纪:2001-2100年未来,对整个人类来说,既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前景,也是一个相当难以确定的前景。人们为了探索未来,本世纪中叶,O·弗莱希泰姆教授正式提出了“未来学”(Futurology)一词,此后,出现了“人类2000年国际协会”(Mankind 2000 Internationals)、“世界未来学会”(The World Future Society)、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World Futures StudiesFederation)等一大批国际性的未来学研究组织。近30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的突飞猛进,具有革命性影响的、科技创新中的突变性事件经常发生,致使按平稳发展的常规对未来进行预测的论断屡屡失误。比如,1948年晶体管发明之前,难以想象这个不起眼的  相似文献   

18.
我们今天开的会是中国未来研究会成立大会。干事会的同志前几天告诉我,希望我在会上讲几句。现在我想就未来学和开展未来研究活动问题,谈点个人的意见。未来学,也有人叫预测学或未来研究。这个名称据说最早是西方一个叫弗莱希泰姆的学者在一九四三年提出来的。在国外,尤其是西方,未来学或未来研究已经讲了许多年。在我们的国家里,我们讲的不多,大家也还不太熟悉。未来学从提出来到现在,历史还不很长,但国外专门从事未来问题研究的人已经越来越多,发展还  相似文献   

19.
在《未来与发展》1984年第3期上,笔者和秦麟征、陈体滇合作发表了《未来研究中的审美和艺术因素》一文,其中谈到“幻想是未来研究的心理基础”。本文试图就前文未尽之意做进一步讨论。我以为,揭示幻想这种心理现象和特征,弄清幻想和预测的关系,对于发挥想象力在预测中的作用,丰富未来研究的思维方式,推动未来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都是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按照你的看法,我国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解决哪几个主要的未来问题?”这是今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对未来研究各专业应考人员出的未来学基础知识试题中的一道参考题。(参看本期《中国社会科学院未来学试题选登》一文)。这虽然是一道不计分的试题,但90%的应考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些颇有见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