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记者的工作充满着挑战,而对体育明星的独家采访愈显记者功力。常听到一些记者同行说,体育明星爱耍大牌,对地市级媒体记者的采访不很“感冒”,尤其是要完成独家专访非常困难。笔者从事体育记者工作15年以来,已先后成功独家专访了近百位奥运会冠军、世界冠军、亚洲冠军、体育明星。我的体会是:体育明星同普通人一样,  相似文献   

2.
常听到一些记者同行说,体育明星爱耍大牌,对地市级媒体记者的采访很“感冒”,尤其是要完成独家专访非常困难。笔者却不这样认为。从事体育记者工作15年来,笔者已先后成功独家采访了近百位体育明星,其中不乏一些奥运会冠军、世界冠军,并与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很好的朋友。  相似文献   

3.
体育记者的工作充满着挑战,而对体育明星的独家采访愈显记者功力.常听到一些记者同行说,体育明星爱耍大牌,对地市级媒体记者的采访不很"感冒",尤其是要完成独家专访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4.
每次远程采访的背后都有着较高的成本,记者做到有的放矢并且不虚此行就成了最低的要求.当然,远程采访更需要后方编辑强有力的支持,这样才能将报道进行地更加充分和全面.作为一名多年奔波在一线的体育记者,我曾在远程采访的过程中做过韦迪、阿德南(伊拉克主帅)、殷铁生、宿茂臻,李金羽、巩晓彬等人的独家专访,虽然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最终设想都付诸实现.在这里,笔者讲述一下独家采访中国足协新掌门韦迪过程中的一些经历和感受.  相似文献   

5.
通常来说,采访一个体育明星.有时能够写出新风扑面、令人拍手叫好的稿子,有时却铩羽而归、稿子索然无味。今年我们参与了武汉汤尤杯羽毛球赛及伦敦奥运会的采访.现浅析几个采访体育明星比较成功的成稿过程。我们觉得,一篇好稿固然与个人的新闻敏感性、写作能力、采访前的准备等诸多因素有关,但作为专职体育记者,对采访时机的把握相当重要.因为明星大都很忙很不想被多打扰。在这种特殊时刻把握时机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彭青 《新闻前哨》2005,(2):101-102
作为一名体育记,能够专访那些名的主教练,既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挑战。这些名的主帅大多是应对记的老手,无论记如何苦心发问,他们都可以不假思索地用大话套话来应对。记要想在专访中挖出独家猛料,就必须进入被采访的心灵之门,而提问技巧就是进入“心灵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7.
面对采访人物如何获取自己想知又未知的信息,就需要在采访中运用一定的技巧。而人物专访,又是新闻采访中最见功力的形态,它记录的是记者与被访者面对面的对话过程,善用采访技巧的记者可以把一次人物专访做得水到渠成。面对不同的被访者,采访技巧仍然千差万别。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分析记者如何在做人物专访的节目中掌握主动权。  相似文献   

8.
人物专访是一种以交谈和问答的方式同采访对象进行交流。人物专访与其他报道类文体不同之处在于一个“专”字上。它是记者事先带着一个比较明确的、专门的目的,对有关人物进行的专门采访,对采访对象的谈话加以实录,穿插一些现场实况和背景材料写成的。那么怎样写好人物专访?第一、明确目的选好专题。专访是对某一个人物或几个人物的专门访问,所以人们通常习惯又将它称为人物专访。它与人物通讯不同。人物通讯的报道对象是新闻人物,而人物专访虽然是对人物的访问,但它并非专门报道人物本身。一般来说,它是通过对人物的专访,或报道某一人物,或…  相似文献   

9.
李云 《河北广播》2009,(5):78-79
人物专访,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人物专访可以说是“眼睛的采访”、“耳朵的采访”、“口舌的采访”、“心灵的采访”,这看似简单的“看、听、问、感”大有学问,笔者依据自己肤浅的实践,试就人物专访的采访技巧提出以下看法,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悉尼奥运会上采访,记者分成“五等”。 第一等记者是组委会的官方记者,他们可以到距离运动员最近的场边进行采访;第二等记者是买了组委会转播权的美国NBC电视网的记者。每一次运动员比赛结束后,他们有权把运动员拉到他们的摄像机面前,进行独家专访;第三等是购买了采访权的国家电视台记者,比如我国  相似文献   

11.
在人物专访中,如何抓住现场描写这一环节,使专访中的人物鲜活生动,给人以启迪,这是我们在采写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有些记者不重视这个问题的研究,结果写出来的人物专访干干巴巴,读者不愿意看。现结合采访实践,谈谈如何搞好人物专访中的现场描写问题。  相似文献   

12.
所谓新闻人物专访,就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采写方式,其重点在于记者应该带着目的性对新闻人物进行专门的采访。新闻人物专访稿件也应当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构成的一种带着通讯性  相似文献   

13.
东京奥运会精彩赛事之外,体育记者的赛后采访同样引人关注,有些甚至引起了热议.本文聚焦分析东京奥运会报道中体育记者赛后采访案例文本,探讨体育记者如何充分认识角色定位,提出体育记者在采访内容、采访对象、传播受众等不同角色维度中需要平衡的关系、提升的意识及避免的问题等规范与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初,体育新闻界传来一条消息——退役的前中国女足队长孙雯加盟《新民晚报》成为专职足球记者。体育明星退役后加盟媒体成为专业体育新闻记者,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  相似文献   

15.
饶单  陈蕾 《新闻前哨》2002,(5):33-34
要写好人物专访,首先要做好采访工作。就广播而言,最初是第一线记者的认识采访活动,收集资料及做好实况录音等等,如果没有最初的采访活动及资料、音响,广播制作便无从开始,所以担任最初采访任务的一线记者,其重要性就在他们处在这链条的第一  相似文献   

16.
吴珂  胡革辉 《新闻前哨》2005,(10):37-38
近年来,娱乐圈、体育圈都流行一种“泛娱乐”的现象。在这种大环境下,公众人物和记者的关系越来越微妙:既希望记者给自己做宣传,又不愿意自己的生活过度曝光。因此,这个特殊人群往往会因为职业或者个性以及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对记者采访产生抗拒心理。打开他们的心理缺口,获得第一手的采访资料,是记者工作的第一步。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深切地感受到,在采访公众人物的过程中,运用适当的心理战往往会得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郭学用 《新闻天地》2005,(11):46-47
本期我们隆重推出本刊记者对省煤炭工业局李联山局长的专访。记者对目前社会和人们普遍关注的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撤出在煤矿的投资股份以及对我省煤矿如何进一步清查、整改等问题进行了专题采访。李联山局长就记者提出的问题作了全面、客观和权威的回答。以下是专访实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人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的专门采访。笔者依据自己的新闻实践,对如何做好人物专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事先围绕主题设计一些重要问题。当被采访对象跑题时,用设计好的一些问题使谈话内容回到主题。二、用内行话提问。记者问外行话,很难获得被采访者的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体育记者,能够专访那些著名的主教练,既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挑战。这些著名的主帅大多是应对记者的老手,无论记者如何苦心发问,他们都可以不假思索地用大话套话来应对。记者要想在专访中挖出独家猛料,就必须进入被采访者的心灵之门,而提问技巧就是进入"心灵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20.
李扬 《记者摇篮》2015,(1):15-16
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新闻采访,记者能够获得新闻素材,取得报道依据。新闻人物专访,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新闻人物进行专门的采访,是以采访对象的现状、理想、思想、情感为主要内容的,展现的是采访对象独特的人生状态或人生道路。新闻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那么,做好新闻人物的采访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一、了解人物专访的特点作为记者,要清楚地了解新闻人物专访与其他采访的区别。新闻人物专访是以记言为主,主要是采访者和被采访对象之间的对话,其中以采访对象的话语为中心。在人物专访中,记者除了提出问题、适当引导、作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