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兴市横垛中学创办于1956年,校名为泰兴县横垛初级中学。1969年9月增设高中班,校名为泰兴县横垛中学,1992年撤县建市改名为泰兴市横垛中学,1995年9月学校撤消初中部,改为全日制高级中学,2001年初  相似文献   

2.
泰兴市横垛中学创办于1956年,校名为泰兴县横垛初级中学。1969年9月增设高中班,校名为泰兴县横垛中学,1992年撤县建市改名为泰兴市横垛中学,1995年9月学校撤消初中部,改为全日制高级中学,2001  相似文献   

3.
泰兴市横垛中学创办于1956年,校名为泰兴县横垛初级中学。1969年9月增设高中班,校名为泰兴县横垛中学,1992年撤县建市改名为泰兴市  相似文献   

4.
泰兴市横垛中学创办于1956年,校名为泰兴县横垛初级中学。1969年9月增设高中班,校名为泰兴县横垛中学,1992年撤县建市改名为泰兴市横垛中学,1995年9月学校撤消初中部,改为全日制高级中学,2001年初批准为泰州市重点高中,2003年转为二星级学校。学校占地九十八亩,现有39个教学班,其中高一16个班,高二14个班,高三9个班,学生2100多人,教职工160多人。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至2006年,高考在二星级学校中获"七连冠"。  相似文献   

5.
泰兴市横垛中学创办于1956年,校名为泰兴县横垛初级中学。1969年9月增设高中班,校名为泰兴县横垛中学,1992年撤县建市改名为泰兴市横垛中学,1995年9月学校撤消初中部,改为全日制高级中学,2001年初批准为泰州市重点高中,2003年转为二星级学校。学校占地九十八亩,现有39个教学班,其中高一16个班,高二14个班,高三9个班,学生2100多人,教职工160多人。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至2006年,高考在二星级学校中获“七连冠”。自2000年以来,先后获泰兴市文明单位、江苏省优秀教师集体、泰兴市绿化先进学校、泰兴市卫生先进单位、泰兴…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位普通的女性,这又是一位极不寻常的女性。她的双目已经失明,但她比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灿烂春光,她用爱对待生活、对待她所热爱的教学岗位一她用爱的春风吹拂着每一位学子的心灵。这就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外语部36岁副教授杨佳同志诞饭碗镇街一一一1963年杨佳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学就读于湖南师大附中,那是一所很有名气的学校,她又在理科尖子班,是学习委员、英语课代表。高一时参加长沙市中学生数学、英语竞赛进入了前三名,正赶上全国恢复统一高考,学校推荐她提前报考大学,结果,匕岁的她考人郑州大学外语系英…  相似文献   

7.
周向阳,男,1986年8月参加工作,双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泰兴市横垛中学教科室主任,年级组长,高三生物备课组长。十多次荣获省市级行政部门表彰,辅导多名学生获奖。2005年被泰兴市教育局评为首届“优秀教学能手”。近年来,横垛中学高考生物成绩均名列同类学校第一。尤其是2005年,比第二名均分高出10分多。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或获奖的论文有二十多篇。从教以来,不仅把教育教学研究确立为自己毕生的选择,而且将之视为生命存在的方式。在人们的心目中,他是实干家、苦干家。凡是认识他的人,无不佩服他对教育事业的忘我精神。他赢得了良好…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省模范教育工作者,宁乡县城南学校小学教师刘莉,兼职多,会议多,接待来信来访多,社会活动多,一年有四分之一的时间被占去了,严重地影响了她的教学工作和身体健康。刘莉老师在学校担任一个五十多名学生的低年级班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负担本来就不轻了,可是,从去年以来,非教学活动的负担越来越重。现在她是省政协委员,省、地、县妇联委员,地区科研委员,县人民代表,县、镇工会委员和城关镇教育工会委员等,经常要出席各种  相似文献   

9.
镇焰,才三十多个月,在班上算是小妹妹了。可她却口口声声在小朋友跟前说:“我是大姐姐。”我一了解,原来她家里还有一个小弟弟(叔叔的孩子),理所当然,她是大姐姐喽。可有一天早晨,奶奶送镇焰上幼儿园。奶奶一走,她就哭着要奶奶。我忙过去  相似文献   

10.
在江苏省吴江县松陵镇,有一个只有2名正式编制、名气却响当当的单位,门口挂着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教授亲自题写的校牌:松陵职工业余学校。 校长金蕴正是一位身材矮小、清癯消瘦的女性,她教的学生遍布松陵镇。她的名气与她的学校一样响当当。  相似文献   

11.
杨刚同志辞世已经二十五年了,人们都在怀念着她,不论是中国的朋友或国际友人,以至于中央的领导同志,都痛借她过早地离开人世。海伦·斯诺就这么说:“她死得太早,太可惜了!三五年她同我分手去天津,三八年我们又在上海见过一面,四四年她在大国还来夺过我。@…··”胡续生同志在《追忆杨丽》一文中说:“毛主席在杨刚逝世后很久,还惋惜她过早去世,……说杨刚是他所器重的女干部之一。”①  相似文献   

12.
梅克同志是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创始人、奠基者、第一任所长。今天在庆祝建所15周年的日子里,我们缅怀她的生平、她的业绩和她的教育思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梅克同志一生从事教育实践和教育科研工作长达45年之久。她把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北京市的普通教育事业。她被誉为是一位既懂政治、又懂业务,既重视理论,又重视实践的好领导。在梅克同志任所长的六年当中,她把全部心血凝聚在教科所的创建,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上。在她领导下,教科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科研队伍不断成长,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她为北京市制定了…  相似文献   

13.
刘秀莹 《教育艺术》2006,(10):37-39
卞仲耘同志是我们北京师大女附中(今实验中学)原党总支书记、副校长。她离开我们整整40年了。那是1966年8月5日,十年浩劫开始,她一位老革命同志,在自己曾经勤恳工作了17年的校园里,拖着病重的身体,受着烈日的酷晒,干着繁重不堪的体力劳动,同时遭受红卫兵和学生们的批斗,她是被红卫兵和学生们用狼牙棒和乱拳打死的。卞仲耘同志满怀悲愤地殉难了,这是师大女附中校史上耻辱的一页,也是我们心中永远难以愈合的伤痛。  相似文献   

14.
1965年夏天,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的夫人王光美正在河北新城县蹲点。一天,少奇同志把一位秘书找来,告诉他说:“我写了一封信,让平平给她妈妈送去。你们不要给她买车票,不要送她上车站,更不要用小车送她,也别通知光美或县委的同志去接她,让她自己走一趟。”  相似文献   

15.
李燕杰 《教育艺术》2006,(11):39-39
王光美老师走了。是在这金风送爽的日子里走的。我听到她离开我们的消息后,心情十分依恋。十分沉重。我与王光美老师相识,那是在1981年,是在一次全国劳模、先进工作者会上首次见面的。在这之后的25年中,特别是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政协开会期间,几乎每年都能和她见面,每次见面时,她都给我以热情的鼓励。如果有别的同志在场,她会马上介绍:这是李燕杰同志,是青年教育家……  相似文献   

16.
一颗心是孤独的,两颗心也是孤独的,可三颗、四颗……一百颗、两百颗孤独的心聚集在一起,彼此温暖,你就不会再感到孤独——2006年1月,在中宣部、团中央联合举办的“全国青少年身边最让我感动的人”评选中,安徽省肥东县六家畈镇养正中心小学学生谭海美当选为10个“感动人物”之一。此前,她被共青团中央、国家教育部、中央电视台等单位授予全国“十佳”少先队员荣誉称号。谭海美是肥东县六家畈镇一名普通的农家孩子。和千千万万个农家孩子一样,她的父母也常年在5外打工。在缺少母爱也缺少父爱的日子里,她流过无数次眼泪,甚至想过离家出走。一次…  相似文献   

17.
提起女作家张洁,广大读者并不陌生。近几年来,她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散文,曾连续两年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她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对于这样一位有影响的女作家,人们可能有一种神秘之感吧。《青春》一九八○年第七期发表了一篇作家访问记,题目是《一个普通的人——记女作家张洁同志》,作者是孙五三。在这篇访问记里,作者介绍了张洁同志的生活、爱好、创作等情况。文章说:张洁“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女同志,高高的个儿,细细的身材,着一身半旧的蓝衣服。”“和陌生人谈话,常常会使她陷入窘境。”张洁是中国人民大学计  相似文献   

18.
我1992年进入《学前教育研究》编辑部之后就有机会多次与孙岩同志接触,在心里我称她“幼教老太太”,其实,幼教界很多人都这么称她。孙岩同志一直以她博大的胸怀、强烈的事业心、一心为公的品德、卓越的领导才能打动着我们幼教界,打动着知道她的所有的人。2002年11月18日,在孙岩同志家里,围绕她本人的经历和她对我国幼教事业发展的一些看法,我对她进行了一次专门访问。现将访谈内容详述如下:皮军功(以下简称“皮”):幼儿教育是您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事业。请问您当初是怎么跨入这一行的?并请您谈谈对这个事业的认识。孙岩(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9.
广西百色市百色镇八一希望小学(原一小)创建于1905年,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1929年邓小平同志领导百色起义,创建了工农红军第七军,其政治部旧址——清风楼就矗立在校园中央,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学校享受国家计委、中央军委扶持革命老区工程的建设项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亲自为学校题写新校名——“八一希望学校”。  相似文献   

20.
张惠雯同志从教32年,从1956年起就当小学校长。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北京市宣武区优秀党员。在北京市教育局组织的怎样领导教学经验交流会上,多次请她做《怎样培养骨干教师》、《怎样领导教学》等专题报告。作为一个小学的校长,张惠雯同志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教学工作上。她经常同各学科老师们一起研究教材,一同备课;听课后同老师们一同分析、总结。在学校里,她巳成为年轻教师的良师益友,大家都欢迎她去听自己的课,愿意征求她的意见,向她求教。她认为,作为一个抓教学的校长,应该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具体指导,而不是在平时没有给教师以什么帮助的情况下,光是检查、监督。那样的校长,教师是不欢迎的。为了作到这一点,张惠雯同志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她自己订阅了许多报刊,买了许多书,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认真学习,使自己的知识不断增加、更新,跟上形势的发展。她说,“艺高人胆大”,不提高自己,就不能帮助别人。张惠雯同志的这种精神值得提倡! 张惠雯同志在领导教学工作中,有许多好的见解,积累了不少经验。本文是她从备课这个角度谈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