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8年,中国的话剧有了自己的独立命名,并被沿用至今。在中国话剧的传播链务上已经由留学生——新式学校学生发展到走向大众的阶段。本文选取一个社团、一个人和一部作品来论证1928年的中国话剧无论从创作、实践还是理论的研究和探讨,话剧都正在由精英向大众进行反哺。  相似文献   

2.
一、“关东话剧”的后崛起1979年,新时期戏剧在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以摧枯拉朽的伟力和狂飚突进的气势,突破了一个个多年来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禁区”,有力地配合并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这一年,“海派话剧”、“京派话剧”争奇斗艳,“关东话剧”也...  相似文献   

3.
1942年12月上演的《秋海棠》,是有话剧以来上演最为兴盛的一出话剧。在上海这个沦陷区的环境中,这样有着诸多京剧元素的话剧引起了万人空巷的效果,是编剧、导演们都出乎意料的。话剧《秋海棠》的巨大成功,既引发我们对当时那个战与火的时代的关注,又让我们对今天的话剧形式有所思考。  相似文献   

4.
由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经典名著《复活》改编的同名话剧,近日在北京保利国际剧院公演。在1936年,田汉与夏衍曾合作公演过该剧,这一次公演是《复活》在75年后首度正式被搬上话剧舞台。话剧《复活》的主创人员马晓伟、童道明、刘元生等,均是来自国内的知名艺术家。该剧导演徐松子说,话剧《复活》的排演,将百年国际经典以中国视角展现给广大观众,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更新发展,话剧文体也在不断变化。从早期的"文明新戏"、"五四话剧"、"解放区话剧"一直到"新时期话剧",其话剧文体、叙事方式、写作模式均在探索中前行。结合《狗儿爷涅槃》等新时期话剧作品对现代话剧的文体及其意义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6.
话剧剧本文本创作是话剧作品排练、演出的最为基础的环节,也是决定话剧作品艺术质量和感染力的最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话剧表演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也产生了一批有着深刻社会影响力的话剧艺术作品。本文通过分析话剧文本创作的重要意义以及话剧文本与话剧作品之间的有机联系,就当前国内话剧文本创作领域出现的若干新趋势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邢台学院学报》2016,(3):144-148
21世纪初从艺术生态角度剖析话剧逐步进入主流艺术批评的视域。话剧的艺术生态论是从艺术生态学的角度对话剧的内外特征进行研究,在界定话剧艺术生态学的概念基础上,由内而外的逻辑关系进行剖析话剧这一艺术形式的形成、类别、表演特征、影响风格等,是崭新的艺术批评角度对话剧进行深层的剖解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8.
话剧作为一种舶来品,起源于五四运动之后.闽籍作家杨骚以自己的话剧创作,曾为中国剧本文学的发展做出贡献.本文分析他从事话剧创作的成就与动机,肯定了杨骚的剧作代表着中国话剧剧本的雏形,反映了20世纪初期中国话剧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仍处于徘徊状态、尚未发展成熟的特定阶段.  相似文献   

9.
韦延才 《广西教育》2013,(32):59-60
2008年3月,在由北流市市委、政府主办的"思想大解放,当好北流人"大型颁奖文艺晚会上,北流市文工团演出了一出名为《职责》的话剧。话剧讲述了一位乡村教师在大手术后,不顾身体的虚弱坚持上课,最后昏倒在讲台上的感人故事。剧中主人公的原型是在2008年获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学宝库中,戏剧文学,尤其是话剧,总地说是个薄弱环节。藏剧起源最早,也只有五六百年的历史。话剧维吾尔族最早,也不过有三十多年的历史。蒙族的戏剧如果从二人台算起,至今也不足百年。而话剧的产生,基本上是1947年内蒙文工团成立以后的事。因此,少数民族的话剧创作基本上是解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与党的文艺政策光照下繁荣起来的。在党的关怀和培养下,产生了一批少数民族话剧作者;产生了一批具有民族形式与社会主义内容的话剧剧本。在这当中,蒙族剧作家超克图纳仁及其话剧创作,是成就最大的。超克图纳仁适应党发展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需要,1947年参加内蒙文工团,不久加入该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话剧在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寻找政治与艺术的结合,寻找中国话剧的民族化的道路。前十七年,话剧艺术家突破"为阶级斗争服务"的限制,努力提高话剧创作的艺术质量,《茶馆》、《关汉卿》、《布谷鸟又叫了》、《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就具有代表性。二是在借鉴、吸收外来戏剧思潮过程中大胆地探索、创新,突破传统的束缚,在开掘主题的前提下,追求舞台艺术形式的多样化,丰富话剧创作。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绝对信号》、《街上流行红裙子》、《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中国梦》、《狗儿爷涅槃》、《桑树坪纪事》等就是其中比较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1999年盛夏最炎热的日子里,北京的一群戏剧人为了一部曾经震憾过世界的话剧而呕心沥血。它就是已在全世界演出近50年而不衰的美国话剧《安妮日记》。中文版话剧《安妮日记》在北京七色光儿童剧院演出以来,以其独特的艺术魁力跨越了文化、时空的差异,受到了中国观众的好评。看过戏的观众无不称赞这是一部难得的好戏。而这部好戏能够跨过大洋,说中文的安妮最终站到北京的舞台上,其中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曲折,像《安妮日记》本身一样令人感动、感慨。跨越国界的制作话剧《安妮日记》,取材于安妮·弗兰克的日记遗作。故事是关于犹太…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十七年”时期的话剧文学创作为研究对象,从文体结构形式这一新颖角度,对“十七年”的话剧文学态势进行了重新梳理,总结并归纳出了情节推进式文体结构、抒情式文体结构、人像展览式文体结构等三种独特而富有艺术魅力的文体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14.
夏衍的三幕话剧<上海屋檐下>在建国前后,分别被多次搬上舞台.建国前,1939年著名导演应云卫先生在重庆国泰电影院把该话剧搬上舞台.四十年代,在不同的城市上演次数也相当多.导演在编排话剧时.基本上认识到话剧的主题思想可以为抗战服务;建国后,1957年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首次公演,是在文艺界"双百"方针的指导下,作品的艺术性被重新发掘.同年,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本科1957级表演系学生把<上海屋檐下>这部话剧作为毕业演出作品.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0月,在北京东宫影剧院上演了由西班牙库伦卡剧团带来的默剧《安德鲁与多莉尼》,该剧虽没有台词,但栩栩如生的肢体表演还是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中国的话剧演出虽然还十分强调"对话"的重要性,但"肢体动作"也应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然而,当代的中国话剧艺术受到商业浪潮的侵袭,一些话剧作品的艺术质量不断地下降,尤其是语言方面,世俗化、甚至低俗化的改变使得话剧舞台呈现出一片混乱的景象,其也难逃低级、无聊的厄运。面对如今世界文化艺术之间的相互交流、传播和发展,这一现象的确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6.
《莲花》     
<正>导演:任鸣、徐昂国家/地区:中国剧本类别:话剧上映时间:2008年话剧《莲花》是熟谙古玩行当的著名作家邹静之潜心创作的一出构思精巧的话剧,其间七易其稿,终于在2008年春节期间与观众见面。这是北京人艺2008年第一部原创大戏。黎明的夜,被两声凌厉的枪响撕碎,结束了两条年轻的性命,惊醒了一个发财的美梦,也终结了一段人情冷暖、恩怨情仇,而这一切,仅仅缘起于那个已在枪声下化为一堆碎片的古董水仙盆,和一对原本恩爱的夫妻。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是话剧引进中国的第100年。由浙江话剧团、杭州市艺术创作中心创作的《爱的心碎》,作为纪念中国话剧诞辰100周年暨第五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的剧目之一,于“六一”前夕在京上演。北京市中小学生代表走进剧场,亲身感受了这幕触动人心的话剧。母爱究竟有多伟大?亲情的感染力有多深远?让我们在话剧《爱的心碎》中寻找答案吧。  相似文献   

18.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各种现代化传媒日益深入大众生活的各个角落.亚文学、俗文学的市场步步扩展,而严肃文学却愈来愈不景气.在普遍冷清的严肃文学领域里,话剧文学也许是最寂寞的一部分.人们已经很少提到话剧,年轻的一代几乎没有人对话剧感兴趣,长时间以来看不到话剧园地有“拳头产品”出现,大部分话剧表演团体为了生存早已“洗心革面”或改行下海了.面对世纪之交中国话剧文学空前寂寞的状况,不由令人想起建国后十七年(1949—1966)期间话剧文学曾经产生过的辉煌成就.可能出于某种怀旧心态的驱使,或者是企图给眼下缺乏生机的话剧文学找出一些病因,本文试图在简要回顾建国后十七年话剧文学成就的基础上,就造成话剧文学现状的原因及其对策作些探讨,并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9.
实验话剧在新时期诞生、发展,既是世界戏剧实验潮流影响的结果,也是思想解放、改革开放形势下"东张西望"的产物。话剧自诞生之日起,它就从未停止过对这"舶来品"的探索、革新和实验,一直在寻求中国话剧民族化、现代性的进程,尤其是进入新时期以来,这种求新求变的精神尤甚,为中国话剧重新注入了活力。实验话剧三十年的发展流变轨迹较显然地与中国社会转型趋向一致。实验话剧适时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最终完成了自己在新时期四个阶段的实验品格。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 80年代 ,中国传统话剧陷入全面危机 ,不相信“话剧夕阳艺术论”的人们开始了长期、全面的探索 ,力图挽回话剧狂澜。高行健就是这些探索者中杰出的一位 ,他从传统话剧“第四堵墙”中突围而出 ,在技巧和理论层面上革故鼎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