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木     
敬畏生命,是法国人阿尔贝特·史怀泽的箴语,这个被爱因斯坦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创立了"敬畏生命"伦理学。他认为,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上的大事。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才能平静地面对死亡,面对苦难,才能使有限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生命     
敬畏生命,是法国人阿尔贝特·史怀泽的箴语,这个被爱因斯坦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创立了"敬畏生命"伦理学。他认为,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上的大事。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才能平静地面对死亡,面对苦难,才能使有限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敬畏生命,是法国人阿尔贝特·史怀泽的箴语,这个被爱因斯坦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创立了"敬畏生命"伦理学。他认为,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上的大事。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才能平静地面对死亡,面对苦难,才能使有限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法国人阿尔贝特·史怀泽,被爱因斯坦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创立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他认为,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上的大事。“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和睦相处,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5.
阿尔贝特·施韦泽是当代人类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敬畏生命伦理思想是施韦泽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思想。敬畏生命不仅敬畏人的自身生命,还要敬畏生物界的一切生命,包括动物和植物的生命。施韦泽认为,生命意志的自我分裂是敬畏生命伦理的原点,生命的休戚与共是敬畏生命伦理的内在依据,敬畏一切生命是敬畏生命伦理的终极价值目标。今天,技术理性依然甚器尘上,敬畏生命伦理从生命价值维度出发,构建生命伦理共同体,对于技术理性的反思和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读书     
<正>书名:《对生命的敬畏》作者:陈泽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8月阿尔贝特·施韦泽是法国著名思想家。在《对生命的敬畏》一书中,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人应当敬畏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包括动物和植物。史怀泽提出,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开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样我们才是有道德的真正的人。书名:《最后一头战象》作者:沈石溪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2年8月沈石溪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动物小说作家,创作了大量以动物为主角的小说。在沈石溪的笔下,动物都是有高贵的思想和  相似文献   

7.
心怀敬畏     
现在,已经很少看到这样的人了:他仰望高山,崇尚自然;他面对蝼蚁,敬畏生命;他双手捧着书本,赞美知识。能够心怀敬畏之心的人真的越来越少了,是我们自己丢失了它。高度发达的现代物质文明,让我们空间更广,脚步更远;但也正是它蒙蔽了我们的双眼,将我们原本就少的敬畏心挤走,再  相似文献   

8.
<正>【话题阐释】也许有人会说,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茫茫尘世,只有人的生命值得我们去敬畏。其实不然,大自然的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都需要我们去关爱,去呵护,去敬畏。即使是一株小草,一只蚂蚁,它们的生命也是至高无上的。而生命,有时如磐石一般坚毅,有时又如小草一样脆弱。努力进取,奋勇拼搏,才能彰显生命的意义;关爱生命,呵护  相似文献   

9.
论敬畏之心     
人只有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道德、敬畏法律,才能敬畏自身,实现自身的权利。缺乏敬畏,是造成自然生态被破坏、道德水平下降、法律威信丧失的内在根源。因此,人们应该常怀敬畏之心生活。  相似文献   

10.
法国人阿尔贝特·史怀泽,被爱因斯坦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创立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史怀泽在《敬畏生命》一书中这样写道:有思想的人体验到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他在自己的生命中体验到其他生命。对他来说,善是保存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命是宝贵的,只有正确认识生命,懂得尊重、敬畏及热爱生命,才能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大部分初中生面临着青春期问题的困扰,面临着成熟与青涩的对话,面对学习上、生活中很多压力,只有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珍惜生命,才能更好地珍惜生活,热爱生活。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应该承担起生命意识教育的责任,结合所教学课本中的生命话题,引导学生体验生命、欣赏生命,从而让学生获得真切的幸福感受。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解蔽方式,现代技术不同于古老的"技艺",以"促逼"方式使人与自然成为持存物,"座架"是现代技术的本质。在技术本质层面,转基因技术具有现代技术的一般"座架"特征;在生存论视域下,转基因技术是一部"巨座架",以"制造"的方式将生命带入非自然状态,使生命表现为物化特征。面对生命沦为人造物的境况,我们应当以敬畏生命的姿态给予反思和批判,以扼制转基因技术不加控制的扩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汤元军 《培训与研究》2007,24(2):104-106
生命教育应以敬畏生命的理念为指导,引导青少年确立“敬畏生命”的道德信念。没有对生命的敬畏,就没有生命教育。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敬畏生命视野下的生命教育要求敬畏死亡,只有敬畏死亡,才能敬畏生命。生命教育中要引导青少年正确地认识生命与生活的关系,不区分生命与生活的生命教育不可能产生对生命的敬畏,也必将消解生命教育的问题意识和目标。  相似文献   

14.
文化进步的合理形态是:科学知识与生态伦理的有机耦合.科学知识的单向度增长并不代表文化进步本身,而只不过是人类的"天真"从"幼稚"走向"深刻"而已,必然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加剧"人-自然"与"人-社会"关系的紧张;消解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否定性维度.克服科学知识异化的最好办法便是以"敬畏生命"的伦理精神作为科学知识的航船之舵,从而使科技非理性主义理性化,科学知识人性化、科学进步伦理化和科学知识的潜在威胁虚无化.只有树立敬畏生命的伦理信念,人类才能从消极自我否定转变为积极的自我肯定,科学知识和人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伦理学史上的"不对称"与"后果论"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扬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三鹿奶粉事件"背后反映的对生命的漠视为背景,研究儒家思想中的敬畏生命的价值观.以"仁"为中心的儒家思想内在的体现着对自然、自己、他人的生命的敬畏,而且这三者是统一互补的.研究儒家思想中敬畏生命的价值理念,对于我们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思考对待生命的态度具有新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生命教育 任重而道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谌红桃 《宁夏教育》2004,(7):114-114
人最有价值的就是生命,对人的尊重,对宇宙的敬畏,最基本的就足尊重生命的存在,生命具有不可重复性?一位日本教育家说,我们要培养“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他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话题——生命教育。不仅日本,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已认识到在科技迅猛发达的社会里,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史怀哲“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学认为一切生命不仅有价值,而且是神圣的.他把这看成是逻辑和思想的必然结果.他强调人类与其他各种生命形式之间休戚与共的关系,他所遵循的“不伤害生命”或“善待其他生命”等基本原则,与世界上其他宗教和文化的根本信念是一致的,如基督教、印度教、佛教、儒家和道家等,尽管理论上稍有不同.史怀哲还以自己一生都在非洲热带丛林里进行医疗事业的传奇经历,亲自实践着他的这一生命伦理理念,全身心地、多方面地努力追求敬畏生命的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18.
当代著名的思想家史怀泽创立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他把传统的伦理范围扩展到一切有生命的物质,认为一切有生命物质的生命都是平等的,动物的生命与人的生命是同等重要的.西顿、罗伯茨与莫厄特是加拿大动物文学中最杰出的代表,在他们的动物故事作品中,充满了史怀泽的生命伦理学思想,分析这些动物作品中蕴涵的敬畏生命的伦理哲学将使我们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从而更加珍爱地球上的一切生命.  相似文献   

19.
心有敬畏,行有依归。一个人要懂得敬畏,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规则、敬畏真理,敬畏所有值得敬畏的东西。我们的教育要注意培育青少年的敬畏之心,有所畏方能有所为。  相似文献   

20.
<正>今天大家对于"敬畏"一词,看似十分熟悉,其实却十分陌生,因为我们并没有深入理解"敬畏"的深刻内涵。朱熹曾经在《朱子语类》中对"敬畏"一词有这样的解释:"然敬有甚物,只如畏字相似,不是块然兀坐,耳无闻目无见,全不省事之谓,只收敛身心,整齐纯一,不恁地放纵,便是敬。"朱熹告诉我们,"敬畏"是一种人生态度。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对庄严、让人崇拜的事物,或者面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