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部新闻自由”的基本内容“内部新闻自由”又称为报道权、编辑权,各国的名称不一。它指的是:在私人办的新闻机构中,雇员和老板之间,在政府办的新闻机构中,雇员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中,总编辑和编辑部应享有高度的自主权。①  相似文献   

2.
透视美国新闻自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自由,是言论和出版自由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延伸,或者说是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实现的言论和出版自由。新闻自由属于民主与人权范畴,从法理上看,主要由新闻媒体、公民和政府三方构成,表现为人类认识自然界、人生和社会的报道权。新闻自由应具有七种基本权利:创办新闻媒介权、发表权或报道权、答辩权和更正权、知晓权和采访权、保护新闻来源权、使用传媒权、对新闻侵权的诉讼权。①在美国社会,大众传播能够成为民主工具,在民主体制中发挥作用,是以对新闻自由的法律保障为基础的。美国新闻界认为,新闻媒介免受政府控制的独立性、新闻自…  相似文献   

3.
新闻自由的七种权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新闻自由属于民主与人权范畴,从法理上看,主要由新闻媒体、公民和政府三方构成,表现为人类认识自然界。人生和社会的报道权。新闻自由中的三个主体,形成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没有哪一方绝对地代表社会利益,也没有哪一方绝对地代表人民的权利。三方共同需要新闻自由,也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危害新闻自由,只有通过法律的制约和协调,才能使新闻自由权得以实现。因此,新闻自由是在法律范围内保证新闻媒介和公民报道或获取消息、发表意见的言论自由权。新闻自由的上述定义,揭示了新闻自由应具有的七种基本权利。 一、创办…  相似文献   

4.
"内部新闻自由"的基本内容 "内部新闻自由"又称为报道权、编辑权,各国的名称不一.它指的是:在私人办的新闻机构中,雇员和老板之间,在政府办的新闻机构中,雇员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中,总编辑和编辑部应享有高度的自主权.①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从新闻自由和二律背反的概念和研究范围上进行分析,发现两者的交叉之处很少,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是需要哲学上指导的。其次主要分析了政府、媒体和公众三者的二律背反现象。最后呼吁公众和学者要破除美帝等为我们构筑的"新闻自由"的神话和迷思,因为新闻自由是由两张网构成的,首先是具体某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编织的。另一张网主要是由媒体、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力量博弈构建的。只有理解了这样两张网,才能明白新闻自由的实然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自媒体发展开始,新闻自由即是新闻活动的表现形式与空间,而媒体责任是新闻自由的新闻媒体赋予新闻自由的一种义务,因此,媒体责任与新闻自由不仅是新闻媒体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那么他们之间终究有什么关联呢?笔者针对我国新闻媒体发展的情况,窥探新闻自由背后的媒体责任,以此抛砖引玉,能够得到对新闻自由背后的媒体责任更为全面的了解,从而使新闻媒介的媒体自由与媒体责任得到更好的衔接,推动媒体我国新闻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特殊规律主要是:媒体公办律、人民主体律、自觉约束律。 一、媒体公办律 不同社会制度下新闻自由的内容不同,形式也不相同,这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资本主义新闻媒  相似文献   

8.
“内部新闻自由”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内部新闻自由”又称报道权、编辑权,各国名称不一。它指的是:在私人办的新闻机构中,雇员和老板之间,在政府办的新闻机构中,雇员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中,总编辑和编辑部应享有高度的自主权。①它强调的是编辑权要独立于经营权和政府的直接控制。内部新闻自由是新闻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新闻自由在微观上的完善和进步,对于新闻业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最初的新闻业内部并没有明确的分工,往往老板兼任编辑和经理。1817年,英国的《泰晤士报》开始实行总编辑制。老板不再处理具体的编辑事务,…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以CNN、BBC为代表的西方媒体一直标榜自己"客观公正"和"新闻自由",并经常指责中国媒体没有"新闻自由",新闻信息缺乏客观和公正。然而,最近一些西方媒体对拉萨"3·14"事件和北京奥运的不实报道,引起中国公众对西方媒体客观性的强烈质疑,  相似文献   

10.
二、对外渗透律“新闻自由”在西方资产阶级的手里,不仅是对内标榜“民主政治”搞欺骗的手段,以掩盖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而且成了对外进行新闻垄断、新闻竞争和政治、文化渗透的阴险武器。在侵略战争时期,它是军队的帮凶,配合“热战”进行“心战”;在和平时期,“新闻自由”则成了对外渗透的王牌工具,在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内搞“和平演变”。西方新闻自由对外渗透的形式和手段是多种多样,无孔不入的,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一是打着“自由交换思想和报道”、“国际新闻自由”等幌子,把“诽谤的炸弹”(列宁对西方新闻媒介报道的称呼)送入其他国家,搞文化渗透和思想破坏。这  相似文献   

11.
白月茹  章礼强 《新闻世界》2014,(10):172-173
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对新闻自由的认识,从理论来源和现实实践两个方面来阐释新闻自由的"相对"合理性,说明新闻自由需要立法保障,运用媒体的过度商业化和隐私权侵犯等新闻实践问题来论证法律监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4月初,胡绩伟会见了采访七届人大和七届政协一次会议的20余名港澳和海外华文报刊及首都新闻单位的记者,谈了他对新闻立法和新闻自由的看法,并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新闻法应是新闻自由的保护法胡绩伟认为,我国社会主义的新闻法,应是一部新闻自由的保护法,因为我国的新闻自由还不充分,应当根据宪法规定的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制定新闻法来保护和发展新闻自由。制订新闻法的目的就是要用法律的形式,保障我国人民的新闻自由,促进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发展。什么是新闻自由胡绩伟认为,新闻自由就是新闻传播工具搜集、发布、传播和接受新闻信息的自由,当然也包括创办新闻工具的自由;另一方面,它是人民通过新闻传播工具反映社会舆论、发表对社会各种问题的看法、以及发表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创  相似文献   

13.
新闻自由是在法律范围内,借助媒体传播信息和意见的自由,构成公民、记者和媒体的法定权利。 媒体发表新闻与意见不受约束,当然是自由的,但不能损害公共利益或他人、他国的名誉,否则应受到道德谴责或法律审判。 在民主国家,媒介防止煽动、诬陷或辱骂性言论,对他人的名誉和世界和谐有新贡献。是各国媒体公认的义务。 西方少数媒体及记者对中国的振兴。不断释放诽谤、污蔑与猜疑的信息,打着新闻自由的旗号诋毁中国,是他们遏制中国发展惯用的伎俩。 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国际新闻自由公约》表明,新闻自由作为国际报道的严格规范。是各国新闻界的行为准则。 国际报道涉及他国的主权和尊严,各国记者只有相互尊重彼此的制度、民族权益和文化,才能形成新闻自由的国际性。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5月25日,陕西省委宣传部、省记协召开“揭露美国新闻自由伪善面目”座谈会。来自全省主要新闻媒体暨大学新闻系的领导在发言中从不同的角度,以理论与事实的结合痛斥美国“新闻自由”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座谈会开始,大家起立向邵云环等三位烈士默哀。与会同志争相发言,大家从美国新闻事业演变的历史剖析了美国所谓“新闻自由”的双重标准,抨击了美国媒体标榜的所谓的“新闻自由”与“公正”只不过是欺世盗名的一个谎言。5月8日夜间北约对我驻南使馆有预谋的精确轰炸,美国暨西方主流媒体则一口咬定是“误炸”;对3名中国记者在中国…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自拉萨"3·14"事件以来,海内外的中国人经历了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西方媒体对拉萨暴力事件和奥运火炬传递的歪曲报道,让一向标榜自己"客观公正"和"新闻自由"的西方媒体新闻观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再一次暴露于世人面前。西方媒体极力鼓吹的"新闻自  相似文献   

16.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把孔子这句话引伸开来说,新闻自由也存在着“正名”问题。由于新闻自由的名不正,引出的麻烦确实不小。在蛇年“双乱”期间,有些参加游行、绝食的人高喊“新闻自由”的口号,你问他要什么样的新闻自由,他却张口结舌,顶多说“想登什么就登什么呗!”有些干了几十年编辑、记者的人,也回答不了究竟什么是新闻自由这个问题,在“双乱”中却跟上起哄。这种情况至少反映了两个问题:第一,有些新闻工作者不重视对新闻自由理论的研究,实践上带有盲目性;第二,新闻教育和新闻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的需要,对新闻自由理论人云亦云、纯客观介绍的多,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的少,即便是论述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文章,也脱不开西方古典(近代)新闻自由的模子。这集中反映在关于新闻自由定义的表述上。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西方媒体操作中有关新闻自由、隐私权、知情权以及新闻伦理的问题引发多方争论。本文对此进行分析,探讨西方新闻自由观念的不足与当下追逐市场利益最大化给新闻业带来的困境,并试为国内媒体从权责平衡角度报道新闻事件提供借鉴,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向统一,推进新闻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西方媒体操作中有关新闻自由、隐私权、知情权以及新闻伦理的问题引发多方争论。本文对此进行分析,探讨西方新闻自由观念的不足与当下追逐市场利益最大化给新闻业带来的困境,并试为国内媒体从权责平衡角度报道新闻事件提供借鉴,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向统一,推进新闻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陆冰 《中国传媒科技》2012,(14):186-187
新闻自由作为一种理念,虽然起源于西方,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同追求.新闻自由有其重要的价值,理应受到法律的保障和支持;但新闻自由也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同样应受一定的社会控制.笔者通过对新闻自由特点的阐述,并分析当今中国新闻的自由现状,对新闻的自南控制提出自己的观念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辛春 《新闻传播》2010,(7):80-80
一、新闻自由与媒体责任的界定 (一)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或称新闻自由权,通常指政府通过宪法或相关法律条文保障本国公民言论、结社以及新闻出版界采访、报道、出版、发行等的自由权利。这一概念也可以延伸至保障新闻界采集和发布信息,并提供给公众的充分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