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生之计,莫如树人。”这充分说明了育人工程的长期性与艰巨性。而育人又以育德为先,品德教育作为育人工程的核心和内核,应当从早抓起。3~6岁幼儿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训练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和巩固良好品德行为的重要启蒙时期。所以应当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及时向幼儿进行道德启蒙教育,为个体发展奠定坚实的良好个性和品德素质基础。幼儿的启蒙教育是否取得实效,方法途径问题至关重要。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笔者认为,当前对幼儿进行道德启蒙教育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主…  相似文献   

2.
家庭道德启蒙教育是儿童道德教育的有机组成,直接关系儿童基础文明素养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为了使家长们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卓有成效地对子女进行道德启蒙教育,提升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科学育人的水准,要力争做到"五要"与"五忌",即要及早施教,忌错失时机;要树立权威,忌滥用强权;要形象直观,忌强灌硬喂;要自觉能动,忌拖沓懒散;要适宜适切,忌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3.
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相似文献   

4.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中——道德。"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环,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语文课本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语文学科是最重要德育阵地之一。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指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是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为非作恶愈大。所以我在不久以前,就提出‘人格防’来,要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只有建筑起人格与道德的长城,人生才能获得真正的意义与价值。而教育的首要与重要的任务就在于帮助每个个体筑造道德长城,点化和润泽受教育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有言: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相似文献   

7.
冯永刚 《班主任》2006,(11):7-8
在儿童期,道德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对儿童进行道德启蒙教育,通过基础道德知识的启蒙和文明行为规范的养成,为儿童道德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学校德育中,班主任是儿童道德的启蒙者,其作用如何以及如何启蒙,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研究,以提高道德启蒙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为非作恶愈大。"所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教育家陶行知这样断言:"道德是做人的报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所以,明天有什么样的人才,就取决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所能够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外来文化的涌入、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  相似文献   

11.
培养儿童成为具有良好品德的合格公民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根本目标。听课不停学阶段,在公共生活主题活动设计中,基于儿童需求定位主题,对学习内容进行生活化的教学统整,将涵养公共精神这一价值引领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引导儿童在重构认知中萌生公共意识,在批判质疑中启蒙公共理性,在亲历体验中孕育公共责任感,在行为实践中提升公共智慧,让儿童成为有道德的"公共人"。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有言: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相似文献   

13.
<正>道德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中国古代道德的学问被称为"做人的学问",在西方,伦理就是实践哲学。对于儿童,道德教育的内涵是培养良好的品德,而实践、活动对品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个体品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品德与生活新课标也提出,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因此,为了增强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关注活动的过程,重视儿童参与实践的过程,珍视儿童体验宝贵经验的  相似文献   

14.
王娥 《天津教育》2008,(5):34-35
德商与智商、情商并列,是“道德商”的简称,启蒙教育应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德商开始。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良知的萌芽时期,学校和教师必须抓住时机,为学生的道德启蒙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德商启蒙教育是促进学生道德启蒙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实践中可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智商。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一世纪是个知识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在培养出大量的技术性人才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到了一种危机,那就是各级各类学生的德育问题。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的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研究仍处于薄弱环节,尚未全面形成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与支持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的良好风气,严重地影响了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持续纵深发展.提升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的成效,要确立科学的思维与理念,引领道德启蒙教育正确的发展航向;步入孩子的情感世界,增强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的陶冶性;注重随机教育,促进儿童良好道德品性的养成;坚持一致性原则,发挥道德启蒙教育整体影响的功用;强化教育的连贯性,推进道德启蒙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有言: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有言: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有言: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有言: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