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春期孩子的情绪确实难以捉摸,一段时间的阳光灿烂后,总会有一阵雷雨。因为前几日的一次小冲突,铁心的爸爸妈妈已经好几天没有跟儿子正面交流了。生活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大家都在心里暗暗担心,不知道更大的暴风雨什么时候到来。青春期是孩子自我意识迅猛发展的时期,青春期的孩子竭力想与成年人建立起新的关系,对成年人把自己当成孩子一样管教和监督异常反感。当他们渴望尊重、平等的主观愿望与管束压制的家庭教育相  相似文献   

2.
刘丹 《父母必读》2009,(3):133-133
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性别意识,并接受自己的性别,是极为重要的。女孩子,就应该是女孩子的样儿;而男孩子,就该是男孩子的样儿!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孩子也越来越时尚亮丽帅气。青春期孩子的爱美之心似乎特别强烈,女孩子开始越来越多地对着镜子,连平日里大大咧咧的男孩子也忽然间注意起自己的仪表形象和清洁来。但他们的审美观念常常与父母相异,甚至迥然不同,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包括对消费观念和行为的选择,青春期孩子常常令父母感到头疼。  相似文献   

4.
陆山 《湖北教育》2005,(1):37-38
在课堂上,每当有学生完成一份优秀的作品,写出一篇优美的文章,或者是掌握了一些小小的独特的技巧的时候,总会有孩子发出由衷的赞叹声。听到孩子这样天真的发自内心的感叹时,我总会感到阵阵欣喜,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将自己的作品介绍给更多的人。同样,每个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欲望,怎样引导他们,通过合适的方法来达到这个目的呢?  相似文献   

5.
家长必须了解的青春期 从孩子开始会说话起,父母们每天就要回答无数千奇百怪的问题.当青春期来袭的时候,家长如果不做好功课,孩子们的很多问题依然很难回答.当然,零问题的青春期同样是不完美的.父母们自己都经历过青春期,都曾经被自己父母的一些善意的谎言"蒙骗".这里我们就用一些事实告诉大家,应该如何与孩子一起度过青春期的懵懂,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进行交流,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尴尬和矛盾.  相似文献   

6.
谈谈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傅增文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小念,14岁,一个漂亮可爱的女孩儿,上初二。班上有一个男孩子与她很投机。一个星期天,他们相约结伴到距城里较远的一个风景区去游玩。可巧,他们游玩的时候被父亲的一位战友撞见了。自然这件事很快就让爸爸妈妈知道了...  相似文献   

7.
张向  李月卿 《河北教育》2003,(11):20-21
一、赏识学生每一次的习作,尊重个性 对于初试写作的孩子来说,他们有一种要表现自己的个性冲动。当他们把自己或模仿或冥思苦想写出来的“作品”呈给老师的时候,怀有多少憧憬呀!这时教师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尊重孩子的人格,维护孩子的自尊,让他们品尝到每一次习作的喜悦。教  相似文献   

8.
一、活动主旨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独立意识越来越强,有一种强烈追求自主的欲望。他们总认为自己长大了,有能力独立地处理一些事情。希望父母尊重他们的意愿,把他们当成大人,当成朋友,给予他们足够宽松、自由的空间。而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虽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早点长大、懂事,但由于不了解青春期孩子的  相似文献   

9.
一、活动主旨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独立意识越来越强,有一种强烈追求自主的欲望.他们总认为自己长大了,有能力独立地处理一些事情.希望父母尊重他们的意愿,把他们当成大人,当成朋友,给予他们足够宽松、自由的空间.而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虽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早点长大、懂事,但由于不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依然像对待小孩子那样,希望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  相似文献   

10.
当男孩子吐出一句句“粗话”,当女孩子学着大人的口吻对别人的穿戴评头论足,当孩子们神秘地询问别人父母的情况……我深切地感到:班上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都有着自己的另一半世界,只有走进他们家庭的那一方天地,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家庭,了解他们所受的家庭影响,才能有针对性地教育他们。我利用业余时间走进了一个个孩子的家。一次次家访使我更了解孩子们、了解他们的个性是怎么形成  相似文献   

11.
翔翔 《家长》2013,(10):35-35
有句话叫“女孩的心事你别猜,猜来猜去也不明白”,而猜测处于青春期女孩的心事更是难上加难。青春期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一个既微妙又至关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女孩正值心理与生理发育最快的时期,充满巨大好奇心的她们很可能禁不住外界的诱惑,误入歧途。同时,这个阶段的女孩也正处于张扬个性的时候,她们朝气蓬勃、无所畏惧,再加上觉得自己长大了,也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对父母百分百听从、充满崇拜。可是有些父母不理解青春期的女孩,更不知道怎样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而女孩本身也不好意思或是不知道怎样跟父母交流,  相似文献   

12.
杨震  云强 《科技文萃》2001,(3):174-175
随着社会的发展,金钱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家庭、社会难以回避的问题。人们已经越来越清 醒地认识到,金钱教育绝不仅仅是一种理财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人格、品德教育。  美国孩子:“要花钱自己挣” 美国孩子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他们的父母和社会观念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这样要 求他们。在美国,不管家里多么富有,男孩子12岁以后就会给邻居或父母剪草、送报赚些零 用钱,女孩子做小保姆去赚钱。他们以此来表示自己有自立意识。这种观念将一直伴随他们 的一生。  相似文献   

13.
杨红 《中小学电教》2008,(12):31-31
<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亲其师而信其道,做老师的人,都希望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但是不少的老师都反映,现在的孩子没法教。家长娇惯他们,社会纵容他们,他们自己也是随心所欲的时候多,讲个性,别人的意见很难听得进去。就是苦口婆心,都不能有好的效果,更不要说靠自己的行动感化他们了。那么,如何做一个对学生具有吸引  相似文献   

14.
视窗     
15岁少年的暴躁青春多数中国家庭的分工是工作上相对更忙碌的父亲在大方向上把握孩子的成长,母亲则在具体事务上管理和教导。教育孩子的时候,母亲往往显得要更加凶恶一些,给孩子定的目标很高。但青春期的孩子很有个性和棱角,这样才可以叫做孩子,他不按照家长设计的路来走,那才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15.
童年的玩具     
小的时候,父母是很少给我们买玩具的,可孩子们似乎也并不感觉到遗憾,稍稍长大之后,他们在自己的周围总会发现一些什么好玩的,而且,常常是自己动手制作玩具。我还小的时候,常常见比我大些的孩子会有些新奇的东西,其中的一种便是他们称之曰“响蛋”的玩意。它是用黄...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人,青春期很长,甚至会和更年期成了无缝对接。身为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人,在自己的心态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二十五岁结婚,二十七岁,有了一个儿子。想当初,看着这个小肉球哼哼唧唧的样子,我满腔柔情。我暗暗发誓要让这个小肉球成为天底下最幸福的孩子。他却一直哭哭啼啼的,好像预见了自己有一天会被我噼噼啪啪地打屁股。  相似文献   

17.
《教育》2008,(27)
十几年前,美国的一对父母在生下第三胎宝宝的时候,他们一心希望这个男孩子长大能成为有文化、有教养的学者。然而,这个男孩子好像天生患有多动症,在襁褓和学步车里就显得极为躁动。后来上了小学,老师又对他的淘气和好动颇为头疼。于是母亲不得不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为了治疗多动症,医生给孩子开了  相似文献   

18.
有问有答     
问:我的女儿11岁,我自己是个老师,平常阅读《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等书刊,也知道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会有一些逆反,也知道对孩子要宽容一些,有要求的时候,会平心静气地对孩子说。但是孩子并不领这个情,总是无理狡辩。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2005,(Z2)
秘密是孩子长大的营养品,得到父母尊重和信任的孩子,更容易成为自尊自信的人。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的秘密,让他们有一片自己的“野地”,给他们一个自由的成长空间。你有权保守个人秘密,但是当你意识到不安全的时候,当你意识到自己难以面对复杂处境的时候,应及时向父母求助。  相似文献   

20.
我在美国探亲期间,经常同美国人打交道,美国人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做法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美国人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和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让孩子从小接受金钱教育。美国孩子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他们的父母和社会观念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这样要求他们。在美国,不管家里多么富有,男孩子12岁以后就会给邻居或父母剪草、送报赚些零用钱,女孩子做小保姆去赚钱。他们以此来表示自己有自立意识。这种观念将一直伴随他们的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