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2 毫秒
1.
思维定式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双重影响,为克服其不利影响,教师可通过"追问引导""有效整合""变式训练"等来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式,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自然流淌。  相似文献   

2.
"变"与"不变"是一对哲学范畴,也是自然界、生物界和人类社会所遵循的共同规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活学活用"变"与"不变"的辩证哲学规律,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过程,掌握化学反应的本质特性。分析了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比较中的"变"与"不变"规律,使学生对单一溶液、混合溶液等的化学反应规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柏素霞 《考试周刊》2013,(47):64-65
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以"观察"与"思维",即"探索"与"研究"为两大认识层次,并紧密与情感因素和目标实现过程相结合的探索教学模式;教学中"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把好知识的脉络,在探索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收到一定的成效。作者从问题牵引,层层深入;情境创设,疑难突破;动手操作,自主归纳;拓展延伸,认识扩充等四个方面,在教学中对"探究学习"进行实践。  相似文献   

4.
"变式"本是一种教学方法。变式教学是被教学实践所证实的具有良好教学效果的中国式的数学教学方法,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理解。"变式教育法"为本文作者自创的名词,指把教学中的变式理论迁移到班主任工作管理上来,克服思维定势,获得最佳教育效果。变式教育法的原则是"以不变应万变",教育的爱不变,教育理念不变,教育目标不变。变式教育的策略方法包括变脸、变身、变手段。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变万化的,而变化中又蕴含着变与不变的因素。数学教材中也蕴含着许多变与不变的素材,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在教学中渗透"变与不变"的思想方法,科学、灵活地设计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视生命均能思维,把人的意识还原于动物性思维后,生命思维现象变得多源多维多形;由生命思维广义概念,基于感官的物种本能思维,在最高意识境界中牵出简约"类""、形""、数"的认识模式.  相似文献   

7.
确立项目"自制生理盐水",规划4个子任务"定性认识生理盐水""定量认识生理盐水""自制生理盐水""构建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思维模型",引发学生思维进阶和迁移.项目融具体知识"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简单计算"的学习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在"做中学"中培养学生的定量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学习理解,形成定量观和科学的物质观,发展"科学探究""科学态度""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刘薇 《中国教师》2020,(4):35-36
语文核心素养将语文学习的目标表述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其中,"思维发展与提升"可以说是语文学习的核心任务。"思维发展与提升"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即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其次,发展逻辑思维。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从四个方面谈了立足于常态化的课堂教学,巧借"变式"启迪学生智慧,提升其数学素养的一些做法:一、读透教材意图,找准变式的"点",点燃思维;二、遵循逻辑规律,把准变式的"脉",发展思维;三、紧扣知识结构,定准变式的"本",提升思维;四、依据数学逻辑,摸准变式的"理",深化思维。  相似文献   

10.
临汾方言中,趋向动词"来""去""走"表位移时,主要用于"来/去/走+NP处+来/去/走""NP处+来/去/走""来/去/走+NP处",它们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层次。"来/去/走+NP处+来/去/走"中,NP处后的"来""去"仍表示位移,即向目标终点位置的方向移动。它仍保留着运动趋向的意义,但是语音已经弱化,意义也发生了虚化。临汾方言中"来"和"走"趋向用法形成的外因可能是民族语言接触的结果,特别是受到蒙古语族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多年的工作实践,分析了当前中学化学中教学的一些现状,并从开篇"变",反应"变",催化"变",守恒"变",六个不变,三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等方面介绍中学化学教学的一些技巧,希望能给相关人员以启发和思考,进一步完善中学化学的教学方案,促进我国教育的不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平衡要遵循"动、变、平、定"的四字原则。平衡不是一潭死水,是动态的,简称"动";当平衡的一边改变时,另一边也会随之改变以达到新的平衡,简称"变";平衡中得到的与失去的总保持相等,简称"平";保持平衡的特点就是,平衡总保持相对稳定,简称"定"。其中"平"和"定"是目标,"动"和"变"是实现既定目标的策略。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所谓平衡,就是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统一。"大自然、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都符合这一规律,都  相似文献   

13.
"牛顿问题"正如《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8第4期中张维宁和刘正荣两位老师说的那样,是小学数学中非常典型的一类题型,笔者也认为可以用"归一""归总"的方法来解决。"归一"应用题的特点是:每份量保持不变;解决问题时,先求每份量,再算所求量。"归总"应用题的特点是:问题保持不变;解决过程是先求总量,再算所求量。而"牛顿问题"正符合"归一""归总"应用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变式教学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可以帮助学生沟通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在"搭配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境变换、层层递进的变式学习、符号化的呈现形式和数学模型的逐步构建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思维活动逐步走向深入,凸显有序、全面的思维,并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5.
人文精神即人类文化所具有的特质,既是人类社会发展成果的结晶,更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精神支柱和纽带。语文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充分利用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来弘扬人文精神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不同时代语文对人文精神弘扬在坚守着"不变"的同时,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衍生出更多的"变",教育的主旋律也因此"变"而发生着"变"。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心理学中指出:"变式是指概念的各种非本质属性的不同表现形式."那么,将变式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即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概念、性质、定理、公式等,利用换角度、变背景、分层次等方式变换问题呈现的方式,使事物的非本质属性时隐时现,但内在本质特征却保持不变.笔者认为,所谓"变",即在变中求不变,不变中求变.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交流是思维活动中重要的环节。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还不是很严密,"说数学"是他们进行数学表达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应基于知识的"生长处""冲突处""易混处""变式处"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规范、有条理地"说数学",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8.
所谓"变式"就是改变形式的意思.解题时采用变式法,是依据题设情境、条件和问题,对定义、定律、化学式等作出合理的变式.例如,教材给出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可以变式为:原子是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割的微粒.因为原定义中的"最小"的本质涵义就是"不改变"的意思,即一种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会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在这个意义上,用"不可再分割"来替代"最小",是合理的.又如,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  相似文献   

19.
思维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是课堂教学中师生最主要和最本质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系统思维策略""类比思维策略""转换思维策略""辩证思维策略""同化思维策略""立体思维策略"等基本思维策略的有效运用,指导学生掌握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广阔性、深刻性、严密性和灵活性等优良思维品质,提升学习能力,有效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数学中的所谓"运动"实质上可理解为"变",即一切变化的量、式、图形位置和思想方法;所谓"静止",实质上可理解为"定",即定值、相等、临界和处理问题时遵循的相对不变的方法原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往往充满着这种"动"与"静"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