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8月29日微信公众号《老顾谈几何》中有一篇文章,题目是《丘成桐:关于中国建设高能对撞机的几点意见并回答媒体的问题》,讲到他(丘)赞成中国建造超大对撞机,而我(杨)反对,他难相信。其中一段如下:这些实验背后的基础理论都用到杨先生的学说。每一次突破后,我们对杨先生的学问更加佩服!所以说杨先生反对高能物理需要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使人费解!丘教授的理解有误!我绝不反对高能物理继续发展。我反对的是中国今天开始建造超大对撞机,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知识分子》2016年9月4日刊发了杨振宁先生的文章《中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作为正在高能物理一线从事实验工作的科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我不能同意他的观点。杨先生是我尊敬的前辈科学家,我更尊重科学和理性。如果以下言语有冒犯之处,还请原谅。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是爱因斯坦逝世60周年和广义相对论发表100周年,《环球科学》杂志特邀《杨振宁传》作者江才健对杨振宁先生做了访谈,畅谈爱因斯坦的成就及贡献。经授权,本版摘编部分精彩对话与读者分享。"20世纪物理学的三大贡献中,两个半都是爱因斯坦的。"杨振宁先生这样评价爱因斯坦。杨先生所说的"20世纪物理学的三大贡献",指的是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江才健:对于爱因斯坦,您自述从早年学习时代开始就认为他有一种您特别欣赏的风格,那么爱  相似文献   

4.
《科教文汇》2005,(2):12-13
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今年的确是个热门人物。2004年9月3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杨先生以“《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为题提出观点称“《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而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谓一石激起干层浪,围绕杨先生的论点在学术界引起了激烈的讨论。“李约瑟难题”,传统文化对中国科学有何影响,  相似文献   

5.
Danny 《世界发明》2011,(6):90-90
维珍的创办人布兰森所做的第一个生意是创办了一本名叫《学生》的杂志。无论从名称还是内容都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可以发展成为财富500强的生意。但布兰森将它经营得有声有色,在《学生》杂志创办的一开始,他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但慢慢地,他开始有些灰心丧气了。当时的情况是,如果他卖掉《学生》杂志,IPC不仅可以支付给他一大笔钱,而且他可以留下继续担任杂志主编。  相似文献   

6.
清末,倡导西方文化但激烈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之风日益强烈。面对历史沧桑巨变,辜鸿铭作为清末大儒,开始"反其道而行之",他认为欧洲各国应向中国传统文化吸取精华,并开始思索怎样把国学推出国门之问题。辜鸿铭在1989年把《论语》翻译成英文,不仅成为中国第一个把儒家经典"东学西传"之人,而且其《论语》译本更被誉为风靡欧美的唯一英译版本。该书透露出的文化自信与翻译方法,不仅便于《论语》在世界的传播,而且重建了中国文化的尊严与自信。  相似文献   

7.
11月,学者余秋雨的一段广告视频开始在网上流传。视频中,余秋雨显得十分谦逊,他向读者介绍说新近出版的《文化苦旅全书》是40年的心血之作,他没有为自己吆喝一个宇,但无疑是在为新书做广告。余秋雨对新书宣传一向低调,他首次拍摄广告的举动,还是让他的拥趸颇感惊喜。  相似文献   

8.
郭丽 《世界发明》2011,(6):68-70
最近徐瀚有点忙,因为他的新书《阿狸·永远站》的新一轮签售活动又开始了。于是,经常可以看到徐瀚那并不伟岸的身影伴随着粉丝们的围堵穿梭在北京、青岛、重庆、天津等各大签售会场中。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年代     
<正>狄更斯在《双城记》里写道:"这是最好的年代,这是最坏的年代,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看到这里,我从书页中抬起头,校道上的香樟树叶泛着绿油油的光,于是,大片的惆怅和欣喜开始在我心里潜滋暗长。  相似文献   

10.
瑞士的厄里希·冯·丹尼肯自1967年开始写了《众神之车》一书之后,又陆续出版了《众神之金》、《神的奇迹》、《太空之神》等一系列图书。在这些书中列举了世界各地大量耸人听闻的“事实”来论证所谓的神就是从外星飞来的宇航员。这  相似文献   

11.
科苑 《今日科苑》2011,(20):35-38
开始写作这篇文章时,我蓦地想到唐朝诗人罗隐的那首脍炙人口的《蜜蜂》诗词:"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酿造甜蜜的人,人们会在心里想着他(她)。蜜蜂育种与王浆制品专家李盛东,就是一个让许多人为之感动的名字。他痴爱蜜蜂,在"甜蜜事业"的园地里辛勤耕耘40多个春秋,将"保护蜜蜂、改良蜜蜂"作为育种家的神圣职责,用智慧勇气和坚韧执着诠释着科学家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他是一位具有创新思维和勇于  相似文献   

12.
永恒的纪念     
2005年9月1日,是我们永远无法忘记的一天,是令我们痛彻心肺的一天,就在这一天,我们敬爱的老领导——尤芳湖主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值此在他逝世一周年之际,凝结着他的心血和才华的《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一书即将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我们怀着对他深深的敬仰之情,追思他在最后的  相似文献   

13.
《金秋科苑》2012,(8):7-7
近日,61岁的杨先生查出患喉癌后担心自己再也说不了话了,没想到的是在解放军第463医院做完手术4天后他就能开口说话。而他也成为国内首个“牛心包补片”生物膜用于喉再造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世博会日本馆,长着一双黑色大眼睛的机器人手执小提琴走上舞台,微微颔首,开始演奏观众熟悉的中国民歌《茉莉花》。如果不是其身后的大屏幕显示它用手指按压琴弦的动作,很难相信这样悠扬的琴声出自一个机器人之手。  相似文献   

15.
酒茶之美 酒在汉语中一现身.就被置放到了强大气场之中。 《释名》、《汉书》、《周礼》、《诗经》等等诸多的典籍定制着酒的属性.它是美的代名词.是人与鬼神沟通的媒介,还是国家内外的礼仪之道,拥有着“美禄”、“天水”、“琼瑶”之类的非凡称呼。  相似文献   

16.
前言 1977年,著名作家徐迟的《地质之光》在《人民文学》上发表。它让中国人民了解了这样一位科学家:远涉重洋,学成归来,他的地质理论,使中国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让东北大地、华北大地石油滚滚。1978年《哥德巴赫猜想》发表.它影响了整整一代人。还有《生命之树常绿》、《在湍流的涡旋中》、《祖国高于一切》、《刘道玉晶核》……  相似文献   

17.
雁飞石鼓逾千年,大庙金佛铁罗汉;秋冬春夏无尽处,死生福地寿南山。2022年盛夏,王福俤在衡山之巅徜徉,目之所及,是跌宕起伏的山峦,如同他澎湃汹涌的心情。彼时,他主编的《铁死亡》一书即将付梓。这是一部近160万字的鸿篇巨制,凝聚着他30余年的研究心血。更重要的是,随着这部著作的完成,一个更为宏大的“铁科学王国”在他眼前展露峥嵘。  相似文献   

18.
郭丽 《世界发明》2010,(2):46-49
2010年1月19日,是好莱坞大片《阿凡达》在国内上映的第15天,也是距离《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正式上映的10天倒计时开始。尽管前者依旧笑傲全球票房,抢去了无数眼球,但这并不妨碍原创动力上上下下对即将上映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怀有无限的美好期待。  相似文献   

19.
佚名 《金秋科苑》2013,(18):90-91
他是一位高产作曲家,曾为一百多部电视剧创作主题曲和音乐。人们比较熟悉的电视剧《西游记》、《女人不是月亮》、《荒路》、《情债》、《七品钦差刘罗锅》等主题曲皆出自他之手。他就是年过七旬的国家一级作曲家许镜清。  相似文献   

20.
他的唱功颇为精湛、纯熟,从专辑《Soul Boy)),到《爱爱爱》,再到《橙月》,他内心充满着艺术灵感,始终坚守着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展示着自己浪漫、纯爱的理想,带给了听众许多的感动和喜悦。他细腻的情感与惊人的艺术才华时刻提醒着大家,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巨蟹座,他就是音乐奇才——方大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