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迎忠  辛海洋 《武当》2008,(5):18-18
太极拳谚日:“上节不明,无依无宗;中节不明,满腹是空;下节不明,颠覆必生。”拳论用反意阐述了明白三节的重要性。只有明白了解“三节”的内涵、作用与要求,以及“三节”的相互关系,才算初步明白三节,进而求三节,太极功夫才能倍增。  相似文献   

2.
刘文波 《精武》2004,(1):8-9
三体势是形意拳的主要桩法,也是形意拳中各种套路的起势、收势,该拳种的各种技法都是以三体势的各种要求为基础,所以,该桩法既为入门必修,又是高层功夫所需。三体势体现了形意拳的太极、两仪、三节、四梢、五行、六合、七星、八字(及八要)、九数等要领,因此,练三体势也即是练习形意拳的精华。“三体重生则万物生”,三体势又可变化为各种拳式,为各行(形)拳之母。如果说五行拳、十二形拳是形意拳之母拳,那么三体势则是“母拳”之“母”,  相似文献   

3.
三战,是五祖鹤阳拳的入门基础拳套路,是进行各种练习和提高的基础。就其拳理而言,主要可以归纳为三句话:基础在马步,精髓在坐节,技击在吞吐。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传统套路《四节镋进棍枪》具有结构严紧、技击性强等特点,整个套路中包括镋的主要攻防方法和链夹、三节棍的许多基本打法,在演练中迅猛快速、灵活多变、别具风格。熟练的掌握此套路,既可掌握镜的基本方法,也可为三节棍、链夹的对练学习打下基础。镋原是长兵器中的一种重兵器,柄长约六、七尺,锋长一尺半,锋上安有波纹形横  相似文献   

5.
李春光 《武当》2012,(10):25-26
一、形意拳的有关常识(一)形意拳的习练内容:按先易后难的习练顺序有:1、养身功。2、拍打功。3、腰腿功。4、弹踢腿。5、三体桩。6、五行拳。7、十二形拳。8、徒手单练套路。9、器械单练套路。10、徒手对练套路。11、器械对练套路。12、十五处打法。13、七十二绝技。14、拳理拳法。15、气功。16、散手。(二)习练形意拳的基本条件:1、本人特别喜爱该拳种。2、四肢健全。3、骨骼定  相似文献   

6.
正五形连环拳是在五行拳的基础上构成的组合套路,流行很广。动作结构短小紧凑,往返内容相同,打起来生动活泼。本人学了褚派和王派的形意五形连环拳,但是它虽然是一个简短的套路但褚和王(褚桂亭形意拳学艺和王永年的形意拳都出自李存义一门)传下来的套路却有两个动作不一样,现将此套路整理出来供同仁研究。预备式身体直立,两臂膀自然下垂,手指靠近两腿外侧中间;两脚后跟靠近,两脚尖成八字  相似文献   

7.
刘连洋 《精武》2006,(8):8-10
1.探海挥月双抱拳2.英雄提袍懒扎衣3.猫行三步迷敌踪4.二郎担山打两边5.右起捶野马探槽6.弓步搭架探马拳7.大鹏展翅傲必州8.虚身叶底去偷桃9.古树盘根推山掌10.金鸡独立探马拳11.大鹏展翅乾坤旋12.二郎担山打两边13.右提炉千钧坠底太祖拳,亦名太祖长拳,是在山东莱州一脉流传的古太祖门武术,又名少林门梅花支系。该门武术以太祖拳为母拳,初学入门之始,太祖拳法作为入门根基,需要练习一年左右,方可再习它拳。相传太祖拳法共三十二势、一百单八招,其拳路分三节四段,每一节段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套路。下面按本门原传势法,将太祖拳法第一段录出,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原宝山 《武当》2001,(1):27-28
传统拳的套路是散打的基础,散打是拳术在实战中的运用。没有拳的套路,根本也就没有散打,没有散打,拳的套路也就失去了武术的价值。为此,笔者从三个方面浅论拳术套路与散打。  相似文献   

9.
配乐少年拳     
<正>配乐少年拳是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少年拳(一、二套)的基础上,配上节奏分明,旋律优美的武打片《再向虎山行》主题音乐而成的。在节奏处理上配乐少年拳不同于广播操机械地按节拍做动作,而是根据套路内容来  相似文献   

10.
《武当》2007,(5):5-5
一、时间地点:2007年10月18日—21日在南水北调工程调水源头丹江口,世界文化遗产、道教圣地武当山举行。二、征文范围和题纲(一)武当内家拳功理功法挖整1、各门派新整理传统套路(包括拳、械、功)。  相似文献   

11.
手法是指手臂的运使方法。太极拳技法的主体是手法,十三势中前八法主要依靠手法实现,可见重要。按手的部位和形状分掌、拳、肘、臂法,这里统称手法。除了遵循上肢身型及相关运动技术要求外,具体的规律有:第一,梢根互领,螺旋出入。手臂分为三节,即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凡是手法从近身端向外出时,手领肘、肘领肩,同时肩催肘、肘催手,符合梢领中随根催三节运动原理。凡从远身端向内收时正好相反。肩(通过松沉)领肘、肘(通过沉坠)领手。具体练习时,开始想的大部位即手、肘、肩整个部分。随着动作的熟练,要想三节各自对应的穴位按三节原…  相似文献   

12.
白鹤拳是著名的少林五拳之一(龙拳、虎拳、豹拳、蛇拳、鹤拳),其创始人是方七娘。后经莆田少林武僧杨少奇(人称五八先)传承和发扬,独创融入了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五行乩手后,又自成一派,独树一帜,称为'莆田白鹤拳'。其套路招式、演练风格、练功方法与永春白鹤拳已有明显不同。值得深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访问调查等方法,挖掘整理山东省平阴县孔村太平拳的历史渊源与技术体系.太平拳由清康熙年间王氏高祖王翀宇所创,是一个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较大拳种.太平拳主要包括:基本功、拳术套路、器械套路、对练套路、实战技术、硬功功法、轻功功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晏西征 《武当》2011,(6):6-7
工字桩是梅山拳的入门套路。其动作简洁实用,风格古朴无华,结构紧凑,短小精悍,重桩法手法,强调"身如古树桩如山,手是刀枪脚是马"。在开步出拳时,要求五趾抓地,落地生根,身随步转,拳随腰发,要"手到、眼到、身到、步到、心到、意到、气到、力到",使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高度配合协调,全身上下,身体内外,节节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在梅山派各大分支中,工字桩的动作全都大同小异。整个套路共有两合,主要由马  相似文献   

15.
史明 《武当》2009,(2):9-12
孙膑拳三十二手属孙膑拳基础拳法,也是孙膑拳唯一一套对练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孙膑拳诸多套路的精华,本拳整个套路由三十二个散手手法组成,故又称三十二手拳法。  相似文献   

16.
小学武术教材编选了武术操和少年拳各一套,以及部分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作为三至五年级的基本教材。小学武术教材的重点应是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因为它们是学习套路的基础。在三、四年级的教材里,就已把五年级的少年拳(第一套)的部分动作拆出来,提前进行单个动作的教学,为教学套路动作打下基础。少年拳(第一套),虽然只有八个动作,但要做到套路连贯、动作准确、协调,也是比较难的。只要我们重视在三、四年级出现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的教学,把少年拳第一套中的单个动作教好,成套动作是能够教好的。八个动作中有的是比较难的,要集中力量采用分解法和重复法  相似文献   

17.
附记 至于韩师的师传.曾听师傅讲过,他从少年即喜欢武艺,最早拜师徐老道(先出家后还俗)及梅姓师傅等人,习秘宗拳(主要是燕表靠打)、佛汉拳、太祖拳、盘龙棍、流星锤、绳镖、三节棍、夜行刀诸技,拳术后来以秘宗门为主,曾一度任县秘宗拳协会会长,器械尤精五虎坐门枪.  相似文献   

18.
赵明 《武当》2016,(4):36-38
八卦掌自清朝咸丰年间董海川先师于北京授拳,到现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如今八卦掌派别众多,八卦掌套路更是五花八门,表演套路日益繁杂花巧,八卦掌越来越偏离董公创拳的初衷。本人自小随先师学习八卦掌,听师训,重习练,稍有感悟。本人着重从人身天盘、人盘、地盘三才(即上、中、下三盘)进行练习,并从繁杂众多的八卦掌套路和招数中取其代表性的精华,总结了这  相似文献   

19.
蔡星生 《中华武术》2001,(12):27-27
武当纯阳拳功系全真教龙门派纯阳门第二十二代传人刘理航老先生(现年97岁)系统传承的正宗武当内家拳技。它包括普通基本功、专项基本功、基础功法(金丹铁布衫功、地卧丹功、云床子午静)、基础拳法(三步连环腿、五步穿心莲、八步龙心掌)、拳械套路(日月乾坤掌、阴阳连环掌、  相似文献   

20.
1994年11月4日,河南荥阳苌家拳研究会在该拳发源地荥阳举行了成立大会。 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原汜水县(今属荥阳市)人苌乃周先生,集众家之长,创立苌家拳派。二百余年来,名手辈出,其博大精深的理论、独树一帜的套路以及养生、技击价值,受到了历代武林人士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河南三大拳派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