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龚建新 《中华武术》2004,(10):36-38
和刘俊峰先生相识是在六年前的河北深州。那一年的秋天,全国形意拳理论研讨会在形意拳的故乡河北深州举行,刘俊峰先生作为嘉宾出席了大会。会议期间,刘俊峰的发言和表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演练的形意拳,步伐迅疾,爆发力强,显示出独特的风格。与会的形意拳行家说,他表演的是尚氏形意拳。  相似文献   

2.
本刊河北深州消息 由河北省深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国际形意拳交流大会”于1995年8月26日至29日在深州市体育场圆满结束。 来自国内外的83支代表队、共827名运动员表演交流了2774项形意拳术、器械的单练和对练套路。会议期间召开了“老拳师座谈会”、“筹建形意拳名人碑林发布会”、“形意拳理论研讨会”。 参加本次大会交流的最小运动员只有6岁,最  相似文献   

3.
张金涛 《武当》2023,(1):27-28
<正>形意拳是中国的四大名拳之一,和少林拳、八卦掌、太极拳在武术界并驾齐驱。近代形意拳技击高手人才辈出,如“半步崩拳打遍天下”郭云深先生、“单刀”李存义先生、“铁脚佛”尚云祥先生等。尚云祥先生从学于李存义先生,得郭云深先生衣钵,继承了郭先生的“半步崩拳”“大杆子”“丹田气打”三绝技,在河北派形意拳基础上悟而有化,其教授的形意拳源于河北派形意拳,而又不同于河北派和山西派的练法,被武术界尊称为“尚派形意拳”。民国初年,李存义先生在天津创办中华武士会,曾设下百天擂台,邀请天下英雄豪杰参加打擂,  相似文献   

4.
李瑞林 《精武》2006,(12):55-55
李存义(1847~1921年),河北深州人,字忠元,幼年家贫,少年时帮人赶车,后拜在形意拳第二代宗师刘奇兰门下,习武学艺九年,随师走南闯北,切磋武艺,所向无敌,家乡父老赞他是“河北门神”,武林人称他是“北侠单刀李”。  相似文献   

5.
传统武术揭开神秘的面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中国武术散打频频与世界武道交手之际,民间的传统武术也耐不住寂寞,登擂大展身手。当初,由北京国武体育交流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散打王争霸赛开战不久,民间的武林高手就跃跃欲试,想与散打王“交流交流”。由于种种原因,这种交流一直未能实现。眼见得散打王争霸赛的擂台已经摆下三年,柳海龙、苑玉宝等散打名将扬名中外武林,一时间,现代散打这一年轻的竞技体育项目倍受世人瞩目,而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武术却多少还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之中。没有机会,自己创造机会;没有舞台,自己搭一个舞台。10月2日,深州中国形意拳散手擂台赛在形意拳的故乡——河北省深州市开幕。  相似文献   

6.
车星辰 《武当》2008,(6):54-55
形意拳自清末“神拳”李能然(李洛能)在晋冀两地广传后,便分为山西、河北两大派系。山西派以车毅斋、宋世荣、宋世德为代表,河北派以郭云深、刘奇兰、白西园为代表。在山西派形意拳中,宋世荣、宋世德所创传的宋氏形意拳,以其内功精深、发劲独特、盘根冲空的独特魅力而雄秀拳界,享誉武林。  相似文献   

7.
车星辰 《精武》2009,(6):38-39
近年来,在山西太谷形意拳界出现了一件怪事,有些车派形意拳传人为了标榜本派形意拳而将车派形意拳创始人车毅斋(车永宏)与其师李飞羽(李能然)置于平起平坐的“形意拳创始人”地位,并大肆鼓吹车毅斋在形意拳创拳史上的丰功伟绩,其言论荒唐过激之处,实在令人感到震惊!  相似文献   

8.
自拜读李瑞林先生载于《精武》2006年第6期《形意拳名家谱——形意拳创始人李老能逸事(一)》一文后,本人感到很迷惑,今与李瑞林先生及心意(形意)拳门的师友们共同探讨。疑问一:谁是心意(形意)拳创始人李瑞林先生在文中谈到,形意拳的创始人是河北深州李老能先生。本人认  相似文献   

9.
杨维 《武当》2000,(11):14-17
尚氏形意拳在我国形意拳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尚云祥先生(1864-1937)毕生的经历,以客观的比较和亲身的体会,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先师李文彬(1918-1997)师从形意大师尚云祥学练形意,曾为中国武协终身荣誉委员和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  相似文献   

10.
在形意拳老谱中首先提出“形意拳术有三层道理,有三步工夫,有三种练法”的是形意拳大家孙禄堂先生。在孙先生的著作《拳意述真》中,他是借用“郭云深先生云”而提出这一观点的,并给以定义解释,其实这是代表了他本人的观点,是他多年对形意拳技术的研练、资料的搜集、理论的学习,融合道家修炼理论而提出的,对形意拳的理论体系是一种提高和升华。  相似文献   

11.
我父尚云祥,字霁亭,山东乐陵人,生于1864年,逝于1937年。我父去逝已六十多年了,但他那超人的毅刀和执著的精神,却时时激励着我,伴我走过这漫漫人生旅程。如今我年逾古稀,对往事思念尤甚。父亲经通百家却专长功形意,一生经研形意拳,为弘扬形意拳耗自心血。他艺精德高,光明磊落,育人育心,为人敬仰,所创尚派形意拳王是备受推崇,成为武术百花园中一朵灿烂的奇葩。父亲为人刚正,一生坎河,曾迫于生计保过镖.护过院.教过场子,晚年专心收徒授艺,因而弟子众多。我少时曾听父亲讲,他当初为投形意拳名师奔走三年,耗尽全部家产,…  相似文献   

12.
“形意拳”得名之来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意拳”得名之来历王文清形意拳,古拳谱称“心意拳”、“六合拳”或“心意六合拳”,相传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形意拳是由心意拳发展演变而成的一个拳种,它与太级拳、少林拳、八卦掌并称为武林名拳,在中华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关于形意拳的得名,众说不一。...  相似文献   

13.
王志强 《武当》2005,(9):23-23
凡喜好形意拳的武术界同好们都知道,形意拳的功夫分为三步:即“刚(明)”“柔(暗)”和“化”劲。那么,这三步功夫又是如何划分的呢?既然形意拳是拳,当然就要在实战技法上去寻根问源,通过演练使其得以充分体现,形意拳大师李文彬先生很早就明确指出,形意拳在运用中,疾用骤发则为刚(明)劲,也是我们所说的第一步功夫;缓动遂发的为柔(暗)劲,这是第二步功夫;不意而发的为化劲, 是形意拳第三步功夫,也是形意拳的高境界。  相似文献   

14.
有很多形意拳爱好者和同好们,经常一起探讨研究形意拳劲的“蓄放”是如何习练上身的,这是古今形意拳爱好者一致追寻的形意拳妙谛。这个问题很难用一篇文章或几篇文章讲清楚,即使能讲明道理,又只是个人粗浅的理解和体会,待到同好们将“蓄放”劲习练上身,还需要有一个理解消化、习练的过程。而且,最好是请明拳理、功夫深、技艺精、窍要明的老师来指导方可实现。  相似文献   

15.
1997年4月12日,河北深州国际武术交流会大型团体操表演倾倒了深州市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人们以能参加团体操的表演为荣。而这轰动整个河北省的“威风深州”团体操的总编导及总教练是武术界颇有名气的中国人民警官大学擒敌技术教研室副教授韩建中。 今年56岁的韩建中祖籍深州,是我国著名梅花拳宗师、人称“铁臂沱南侠”韩其昌的虎子。四、五岁时,  相似文献   

16.
此《形意拳秘法》据其著者高降衡先生说。成书于民国二十四年。而高先生之师贾大俊先生与形意先师李洛能则是同时代人,且为同门师兄弟(见原谱师承表),那么,高降衡则与“半步崩拳”的郭云深为同一辈分。可见此书成书之早,不知为何竟然叫做《形意拳秘法》?“形意拳”三字本该是李洛能的“专利”才对。有关形意拳煌煌巨著,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姜容樵、孙禄堂等大家都有论著出版,然独不见此书(《形意拳秘法》)见著于当时。不知何故?近见日本杂志《武术》刊登《形意拳秘法》,故本刊全文刊发,以示其全貌。供形意拳人及此道爱好者研究之、析疑之!  相似文献   

17.
形意拳自清末"神拳"李能然(李洛能)在晋冀两地广传后,便分为山西、河北两大派系。山西派以车毅斋、宋世荣、宋世德为代表;河北派以郭云深、刘奇兰、白西园为代表。在山西派形意拳中,宋世荣、宋世德所创传的"宋氏形意拳",以其内功精深、发劲独特、盘根冲空的独特魅力而雄秀拳界,享誉武林。宋世荣、宋世德昆仲为"宋氏形意拳"的开派宗师,即武界所称老  相似文献   

18.
李钟祥 《武当》2011,(8):25
心意六合拳是形意拳的一派,盛行于河南,并称为南派形意十大形,与北派形意(盛行于河北)称作北派十二形,还有山西一派称作六合心意拳。这几派的功架和练法各有不同,但其基本原则是相同的。因为这几派形意拳是同一个源头流传下来的。根据拳谱上的记载和卢嵩高老师的叙述,此拳是明末清初,由山西平阳府蒲州人姬龙凤(有的拳谱上称名姬际可、字隆风  相似文献   

19.
风云生  高健 《精武》2008,(2):20-22
不久前,经朋友介绍,认识了河北派形意拳李振邦一系的传人崔杰利先生,初次交流就很快切入主题,谈起形意拳的训练程序,向其求教,问曰:“如果一个没有基础的人,向先生学拳,第一步应该练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朱天册 《武当》2006,(1):21-21
形意拳好学、难练。这是众多习练者的一个共同体会。“好学”是指形意拳动作简单,一看就会。“难练”不是指“拳架”,而是指形意拳“拳劲”难找。练剑有“剑诀”,练拳有“诀窍”。道经云:“道真穿不真,修道枉劳神;祖师真诀窍,知窍便成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