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炳寰 《武当》2010,(9):22-23
八卦掌,是游身八卦连环掌的简称。八卦掌与太极拳、形意拳同为三大内家名拳。其拳理深奥,练法独特,技击巧妙。在技击中用掌不用拳,在器械使用中“以掌为母悟刀枪”,充分体现了八卦掌的武功特点。  相似文献   

2.
黎大志 《武当》2003,(1):16-19
众所周知,武当内家拳以“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等为其主流,都与道家道教之阴阳太极五行八卦九宫之学密不可分。特别是内家太极拳,运用我国古代道家哲理阴阳学五行八卦演变之法,结合人体内外运行规律,形成  相似文献   

3.
张春运     
《武当》2016,(4):48
张春运先生生于1957年。中国武术六段,淮安市游身八卦连环长剑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人物,淮安市春运武术俱乐部创始人。张春运先生14岁师从享有"武林明珠"之称的黄万祥,全面习练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及器械诸艺。后转益多师,经年锤炼,技艺日精。2009年香港国际功夫节及世界中华国术大赛——荣获游身八卦掌、游身八卦连环剑、孙式太极拳三枚金牌。经四十余  相似文献   

4.
李真顺先生生于1952年,是莱州市朱桥镇人,李先生是尹派八卦掌传人,同时又是意拳在莱州的一支传人。莱州是武术之乡,吴氏太极拳,尹派八卦在莱州遍地开花。李先生自十几岁开始拜尹派八卦拳师张玉庆为师学习八卦掌,并得到八卦名师潘太枫,王景山先生的指点,李先生在掌握八卦掌的基础上,又学习了八极拳和太极拳,并经常出去拜师访友。上世纪90年代初,李先生到嘉祥购买树苗,碰到了意拳二代弟子孔庆海先生。孔先生的功夫让先生很折服。在孔先生处逗留了二十几天,孔先生对先生的评价:你身上已  相似文献   

5.
车星辰 《武当》2007,(5):37-38
推手,是各派太极拳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练功方法,也是太极拳有别于其他拳种的一个显著标志。当然,形意拳和八卦掌及大成拳(意拳)中也有推手,但推手在形意、八卦中的地位远没有在太极、  相似文献   

6.
雷世泰 《武当》2007,(11):10-12
三拳合一孙式太极拳是综合了孙式三拳——太极、形意、八卦的精华而成的,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本来是孙式拳的特点和优点,是应该好好理解和继承发扬的,但是却被人有意地淡化,似乎一提三拳合一就是破坏了太极拳的统一性与完整性,就是要把太极拳练得忽刚忽柔、忽快忽慢、忽高忽低,就是破坏了太极拳的恬淡虚无、纯以神行的优良风格。这实在是一种误解。不仅是对孙氏太极拳的误解,也是对形意拳和八卦掌的误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八卦掌十问     
张方 《精武》2009,(3):38-41
《太极拳十问》和《心意拳十问》已经发表四年多了,很多同道研究者和练家都问我为何不写《八卦掌十问》。一是目前练八卦的人越来越少,能坚持每天都转掌的人就更少了,写完了给谁看?二是与太极、心意相比较,八卦的内容少了点,套路都是近几十年后编的,器械也不多,内功心法就更少了。不过,我还是收到不少信函和电话垂问有关八卦门的事儿.只能在此勉强作答。  相似文献   

8.
《中华武术》2008,(3):30-31
形意拳是中国武术中的优秀拳种,它与太极拳、八卦掌一起,并称为中国武术三大著名内家拳。太极拳主柔,柔中寓刚;八卦掌变化多端,刚柔相济;形意拳则是硬打硬进,如电闪雷鸣,刚猛沉实,在内家拳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9.
时保平 《体育博览》2011,(7X):213-213
通过对"卦"、"八卦"内涵及相关内容的阐释,从而进一步论述八卦与八卦掌的关系,以及八卦掌的种类、练习要求等,以便于人们对此加深了解。  相似文献   

10.
李同喜 《武当》2005,(8):20-22
八卦掌主要通过八大掌式围圆走圆的锻炼,以达身捷步灵、培元固本、以转为变、以走为用之效。而八卦六十四式更强化其八卦掌之所用,训练和提高人体各部分的攻防能力,从而使八卦掌的技击效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完善,是八卦套路中的精华和灵魂。  相似文献   

11.
八卦风火轮     
张全亮 《中华武术》2007,(11):38-39
八卦风火轮是在八卦掌门内流传的一种奇特的双短兵器,它和“八卦子午鸡爪阴阳锐”“八卦钩镰剑”等形状怪巧的双短兵器一样,都是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先生所创传,现在会练的人已很少,濒临失传。  相似文献   

12.
王炳寰 《武当》2013,(3):8-8
武当山下话武当,太极八卦汇丹江。从步亮公踵息法,传承国粹亦留香。2012年11月,有幸参加武当杂志社举办的第二期武当武术犬讲坛,随张全亮老师学习太极拳和八卦掌,收获丰厚,故以诗咏志  相似文献   

13.
漯河市八卦掌研究会于1999年12月对日宣告成立。新华 漯河市八卦掌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50多年前,由河北老拳师赵凤歧先生首传八卦掌;1984年又由老拳师、市武协副主席、八卦掌四世传人王玉松先生、袁大毛先生(李子鸣先生的弟子)将梁式八卦掌传入漯河;1994年应市武协邀请,八卦零四世门人、北京武术理论文史研究会会长王桐先生在漯河举办首届八卦掌培训班,推动了漯河八卦掌蓬勃发展。石材公司总经理王新奎先生组织筹办了首届八卦掌研究会,并任会长,聘卢克家先生任名誉会长,特聘北京八卦掌四世门人王桐先生任…  相似文献   

14.
张耀忠 《武当》2005,(7):27-27
许多八卦掌习练者都认为,“八卦掌的特殊性就在于自始至终都是用掌,并无用拳之处。”其实,这是由于他们习练的八卦掌套路不全面,并未包括“八卦散手掌”和“八卦五行掌”,这后两式八卦掌中,用拳外所占的比例还不小。以“八卦  相似文献   

15.
正著名武术家王锦泉(1914-2007),河北省通县人,毕生从事中学体育教学工作。1930年参加山西省国术促进会,拜促进会教练赵思杰为师,学练长拳,三皇炮捶等。后由赵师介绍,拜王新午为师,学练岳氏八翻手,太极拳等拳法。约在1942年拜李洛能之嫡孙李振邦为师,学练形意拳,又从武友、河北省邢台曹柯先生,交流研学杨氏太极拳。在良师益友的指导下,研学了八卦掌,八卦撩阴刀等拳法,深得形意、太极、八卦等内家拳之真髓,造诣很深。  相似文献   

16.
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由于它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八卦图中的卦象相似,故名八卦掌。八卦掌是锻炼身体的一种好方法,经常练习八卦掌,能够增强体质,祛病延年,提高健康水平。一些患有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肠胃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通过练习八卦掌,疾病得到了治疗,效果比较好。文章通过对八卦掌拳种及其健身功效的简单介绍,增强人们对八卦掌的认识,并希望人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八卦掌的练习中来。  相似文献   

17.
李增云 《武当》2010,(3):13-15
八卦柔身功,也称八卦游身功。早年,它是八卦掌门内用以养心与调息而不外传的一套功法,仅王宫皇族成员有缘从大内高手习得此功。它创始于八卦掌开山祖师董海川,传尹福、宫宝田而集其大成。凡属清宫内八卦掌门人一系,皆熟谙此法。清亡后,宫内八卦掌门弟子纷纷离宫,这套功法才在民间得以流传。  相似文献   

18.
卢艳彬 《武当》2013,(8):30-32
二、蹬、踢、摩、探、踩五劲在先天八卦中获得,于拧旋走转中变化不已。八卦有先后天之分,八卦掌亦有先后天之别。先天八卦掌为拧旋走转,为根为本为体。后天八卦掌为64势法与384之手法,为用。以身体而言,有身体八卦,为先天八卦,"本"也;以四肢而言,有四肢八卦,为后天八卦,"用"也。天地生万物皆有本源,人体亦皆具先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相似文献   

19.
《中华武术》2008,(3):34-35
八卦拳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由于它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八卦图中的卦象相似,故名八卦掌。有些八卦掌老拳谐常以卦理解释拳理,以八个卦位代表基本八掌。  相似文献   

20.
八卦风火轮     
一、八卦风火轮形状、规格八卦风火轮是在八卦掌门内流传的一种奇特的双短兵器,它和"八卦子午鸡爪阴阳锐""八卦钩镰剑"等形状怪巧的双短兵器一样,都是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先生所创传,现在会练的人已很少,濒临失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