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涉及社会面广泛的系统工程。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好坏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同时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就业工作机制和方法的现实要求。本文对高校日前就业工作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路,探讨其对高校创新就业工作的促进。  相似文献   

2.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具有组织优势、资源优势和载体优势。通过构建创新实践与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引导学生转变择业观念,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及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等途径,可有效发挥高校团组织在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难已成为在校大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在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经验,粗浅指出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应从完善指导与服务体系,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创新就业指导方式等方面入手,做好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再次成为热门话题。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责任担当,既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局限性。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责任落脚点与范围需要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4个维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这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为本,统筹规划,创新就业工作机制。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剖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基本出发点,探讨了创新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一些具体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已成为各高校的中心工作.共青团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力量,要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思路,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发挥积极的作用.分析了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意义与优势,并提出了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这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为本,统筹规划,创新就业工作机制.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剖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基本出发点,探讨了创新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一些具体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社会、高校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积极帮助毕业生就业。然而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意识不强,就业期望值与现实不相适应,出现“高不成、低不就”、“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并存的局面。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对大学生就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教育工作的和谐模式,有利于大学生及时、顺利、充分的就业,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塑造出能够适应社会变革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关系到千家万户。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也成为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高校职业指导是联系社会需求、学校和毕业生的重要纽带。本论文浅析了职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各项工作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包括学生心理障碍的疏导、创业创新的教育、面试技巧的传授、相关劳动法的宣讲等工作,高校职业指导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10.
高校党建工作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就业工作则关乎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个人的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完善党员教育工程;以党建为抓手,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建立党建与就业的耦合机制。这是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模式,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对实现高校稳定发展,社会和谐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创业是当前的热点话题.国家、社会和高等院校都在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必然成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职能和要求.文章对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提供服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期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竞争给大学毕业生带来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与将来工作与生活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总结典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现象,着重探讨原因和应对措施,以期为更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促进高校就业工作成效、提升就业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就业压力,还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基于天津市39所高校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分析目前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方面的具体举措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基层就业工作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突出思想价值引领,促进基层就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注重榜样文化建设,创新基层就业宣传形式与内容;提升就业服务质量,构建基层就业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丰富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基层就业胜任力;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创新基层就业激励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校友文化的核心内容、校友文化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校友文化与大学生就业的搭建机制三个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出高校校友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增强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利于发挥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发表于2019年至2022年以大学生就业为主题的中文文献。通过文献分析解读大学生就业的研究现状、研究中发现的大学生就业难点和困境。结果发现,学者们重点关注的研究主题有:就业指导及就业服务体系搭建、就业质量、就业现状、择业观、创新创业、返乡就业、就业影响因素、就业相关心理状态、就业困境、就业匹配和非正规就业。大学生就业困境包括:就业市场环境与产业结构变化;政府、企业和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支持不足;大学生自身就业准备不充分导致综合就业竞争力较低。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就业工作要着眼于高校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创新工作理念,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质拓展和学校的社会服务工作、育人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有机结合,保持就业工作的"四年一贯制".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形成机制及现实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竞争机制的不完善,我国就业市场供需出现了失衡,大学生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建设已成为高校的一种共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适应就业市场的综合能力,包括就业社会心理适应力、自主就业的能动力,以及职业发展的潜力等方面,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形成是主体与高校、社会人才培养要素之间互动选择的结果。一方面,高校要通过机制创新来克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方面,高校内部组织要为培养个性化毕业生人才提供平台。可以说,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支撑和组织承载的综合体现。因此,组织设计和制度安排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形成的关键,现实地看,互动共进模式则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形成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0):F0004-F0004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数百万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社会稳定。 为深入探讨中国大学生就业在新时期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分析研究新形势下中国大学生就业的方式方法,有效缩短应届大学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距离,宣传介绍在推荐、指导、吸收、引进应届大学生工作有显著创新成就的学校和企业的成功经验,我们通过举办“200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高峰论坛·高校就业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为上述一系列问题的研究搭建一个多方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屡创新高,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这也对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就业工作体系,指导和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把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到实处已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20.
论构建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渐趋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导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将就业政策宣传、理论课程指导和就业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对我国高校当前的就业工作进行研究并指出,高校负责就业工作的职能部门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积极改进和完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促进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和稳定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