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玲 《考试周刊》2014,(18):62-63
数学学科的教学也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教学离不开阅读,阅读能让数学教学熠熠生辉。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增强数学阅读能力,使教与学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2.
龚秋玉 《现代教学》2013,(12):55-56
我们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包括传统学习习惯的培养、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合作性学习习惯的培养。我校每学期组织教师认真解读本学科的学习习惯培养项目和要求,然后以学科组为单位制定出本学科各个年级段学生应该养成的习惯项目和应达到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应从培养学习习惯开始。这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4.
葛彩莲 《家长》2022,(1):183-185
<正>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未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本文主要从小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入手,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展开进一步探究。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标准也将“培养学生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作为新时期践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指导中,不仅要关注自己的“教”,还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人一生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成绩。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一、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我们不只是让学生能够参与课堂教学,更要让学生  相似文献   

6.
<正>良好习惯是成功的基石。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初入学的学生,一般都还不会学习,让他们逐步学会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从学生入学开始就结合学科教材特点和儿童心理特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一、习惯培养中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总觉得有许多学生在踏进学校校门的时候,就畏惧数学,难道数学内容真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之一)——谈如何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特级教师刘北荣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历来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已引起老师、家长的重...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每一位教师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黄金时期,也是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教师应该积极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探索更加新颖的教学路径,给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数学学习体验,进一步培育小学生群体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发现,关注数学教学就是在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细心,  相似文献   

9.
数学学习习惯是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反复学习与 练习中形成,并逐渐转化成学生自动化学习的行为和方式。而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有效培养学 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今后更加深入的学习具有非常重 要的作用。本文在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从培养学 生认真预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 完成作业的习惯这三个层面提出了农村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 惯的培养策略,希望为全面提升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水平起到积 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不同的学习习惯对于思维能力与数学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既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根本,又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应该是多层面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从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培养工整书写、规范作图的习惯,培养验算、检查的习惯,和培养主动完成作业的习惯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无论对于哪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都能够让他们的学习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尤其对于数学这门要求学生具备一定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学科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打下学习的基础。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希望能够为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数学学科是一门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建立基础的数学知识,更要引导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同时,体验式教学也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骆祖菊 《新疆教育》2012,(20):71-71
学生的学习习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不同的学习习惯对于思维能力与数学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的学习习惯呢?  相似文献   

15.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下面就根据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几个习惯.  相似文献   

16.
新颁布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实践也证明: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我认为在小学阶段,通过数学教学应该培养学生下列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7.
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阶段是他们学习的启蒙阶段,也是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的重要阶段。数学学科作为比较基础性的一门学科,对于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创新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那么作为小学数学阶段的教师就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学习习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不同的学习习惯对于思维能力与数学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顺利开展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小学阶段是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并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渗透到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张丽 《教师》2020,(3):61-62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中学教育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反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能力与思维品质。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以及对问题的思考,使培养中学生学习习惯的目标落到实处。为此,文章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进行探究,先是分析当前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据此阐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培养中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