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性,源于人类的本能,也是婚姻的核心所在。人类的婚姻历史就是一部文明发展史。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意蕴的传统婚姻婚俗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在传统婚俗文化演绎过程中,我们的老祖先围绕性想出了很多生动有趣、文雅兼备的办法,而且积久成俗。中国传统婚礼习俗不仅是民族精神品性、文化面貌最筒约的展示,而且具有丰富的、特色鲜明的性知识与性文化教育内涵。探讨中国传统婚俗的性文化,批判传统婚俗中违反科学与人道精神的旧规陋俗,充分肯定其中合乎生理科学的性知识与性文化教育内容,增进现代婚俗文明,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无疑是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婚姻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形式和内容。婚姻的传承与发展与一个民族的社会结构、社会心理、传统文化、价值观念都有着重要联系。禄劝彝族纳苏支系传统婚俗礼节繁多,内涵丰富。19世纪末,基督教传入云南并在禄劝少数民族地区获得较大发展。彝族传统文化与基督教教义在经历了冲突之后,其建构出包含二者的独特婚俗。在现代文化的影响下,禄劝彝族婚俗再次呈现出变迁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婚姻礼仪是有关婚姻的民俗行为,具有制度性。从彝族婚俗礼与婚俗文化特征的个案来看,云南寻甸撒米落彝族的婚俗礼仪呈现出传统婚俗与现代婚姻文化并存现象,撒米落彝族的传统婚俗文化的保持与文化特征是与现代社会的发展与时代变化相调适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越南的主体民族分别为汉族和京族,经过近千年的郡县制,越南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其婚俗文化也不例外。越南传统婚俗文化源于中国,但是异于中国的地理环境和民族习惯又形成了其婚俗文化地域民族特色,使得越南婚俗既体现了越南民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又体现了越南民族对自身文化的创造。基于文化结构三层次学说的视角,精神层面即婚姻观念上中越有着相似的择偶观、门第观和性别观,但越南女子的社会地位相对高于中国,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男尊女卑"性别观;制度层面即婚姻制度上中越基本一致,但越南还制定了相关制度用于保障妇女权利;物质层面即婚礼仪式上越南在沿袭中国仪式的同时还加入了奥黛、槟榔、糯米饭、代茶钱等本土特色产物,且更为灵活地约定了回门礼和代茶礼,使婚礼仪式更符合越南的实际情况和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5.
东乡族的族源及民族风情的多元化,使得其婚姻行为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同时兼容并取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乡族婚俗。东乡族婚姻的缔结恰当地融入宗教文化因素,同时注重对人的主体的关怀与尊重。随着新的思想观念的渗透,东乡族婚俗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民族团结等方面显示出积极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东乡族的族源及民族风情的多元化,使得其婚姻行为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同时兼容并取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乡族婚俗。东乡族婚姻的缔结恰当地融入宗教文化因素,同时注重对人的主体的关怀与尊重。随着新的思想观念的渗透,东乡族婚俗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民族团结等方面显示出积极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1980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我国第二部婚姻家庭法律,它在1950年《婚姻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影响着中国传统的婚俗文化,也影响着汉中的婚俗文化。本文分析了1980年《婚姻法》所确立的计划生育原则和禁止近亲结婚法律规定对汉中婚俗的影响:“铺床”人的选择越来越“严格”;独生子女的婚姻习俗逐步形成;“招赘”婚俗进一步强化;“中表亲”婚俗逐步消失等。揭示了社会重大变革或变迁时,婚姻法律在传承婚姻习俗的同时,对婚俗文化诸多或表面性或根本性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英婚俗文化及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特殊的婚俗礼仪文化,西方英语国家的婚俗也有其特色,与中国婚俗的差异表现在文化根源不同、婚姻目的不同、婚神信仰不同、审美情趣不同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颇具民族、地域特色的中国传统婚俗文化在汉语成语中留下了许多印记,并且在对外汉语中高级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对外文化的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作为承载中华民族众多文化因子中的一员,映射中国传统婚俗文化的汉语婚俗类成语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也在日趋上升。本文主要针对汉语婚俗类成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现状以及改进教学的对策及方法展开论述,从而探究出一条有效的汉语婚俗类成语的对外汉语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10.
<正>婚俗是人类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上很重要的问题。就婚姻而言,它的制度变化与风俗形成,不仅反映出人类自身的不断进步,也反映出了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因此它也是衡量人类文明的一个尺度。本文将从三个视角,即婚俗的纵向历史比较分析、不同民族的古代婚俗遗风、现代婚姻的横向对比分析,来对婚俗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加以阐述,并且就不同时期的婚姻形式及特点分析,进而揭示出婚俗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法搜集,考证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婚俗所关联的内容,并对附着在民族婚俗之中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进行分析,揭示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受民族婚俗文化的影响和民族传统体育在婚恋、婚庆的媒介、喜庆作用,启迪我们从深层次去认识民族传统体育的本质和功能。  相似文献   

12.
婚俗反映着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心理、民族性格和民族历史,是一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外在表现。姚安县马游彝族的婚俗自民国以来至现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族内婚俗和“超哩若麦哩卓”两种婚俗演变为现在彝汉趋同的现代婚俗,并日趋简化而具有现代气息。婚俗的变化,主要根源于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彝族婚俗变化的直接表现是普遍的彝汉通婚,其既是彝汉民族融合的起点,也是民族融合的催化剂,也将是民族融合的终点。  相似文献   

13.
婚俗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本身蕴涵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心理.作为单一民族的国家,韩国的婚俗原本很简单,影响婚俗变化的最大因素是中国儒学的传入并成为国家统治思想.韩国在中国"六礼"的大框架之内对其内容进行了本土化的改善和使用.近代以来,由于受到日本和西方文化的影响,韩国传统婚俗又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新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所谓"婚俗",是指有关婚姻的习俗。由于受自然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各个民族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婚俗文化。满族的崛起以及入关,为满汉之间文化的交融创造了条件。生活在这一时期的文人,其作品中的许多记载都反映了当时满族婚俗文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儒家创始人孔子在《易传》中把婚姻描述为人伦之首,婚姻的缔结被称为人生大事。婚礼作为人类缔结婚姻关系的一种文化现象,其习俗展现出了民族群体的社会生活风貌、审美标准和价值观念。婚俗文化是人类民俗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中吉祥文化作为一个分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植根于整个婚俗文化之中。吉祥文化用最通俗的语言和最质朴的形式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祝福、希望、颂扬等美好心愿和趋吉心理。本文通过探寻中西不同的婚俗规约,涉猎中西婚礼流程设计,对比中西趋吉做法差异,探析中西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6.
海南黎族"不落夫家"婚俗是黎族母系社会族外群婚的一种残留.这种婚俗在黎族地区确立了一夫一妻制婚以后仍得以保留并长久地沿袭下来,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早婚传统、"放寮"习俗、传统的婚姻缔结形式以及当地的社会舆论和道德力量的压力等.这种婚俗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黎族地区一夫一妻制的实行,但这极具爱情色彩的黎族传统风俗,对民族文化的丰富和传承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家口婚俗所显现的地方特色,在近代中国又衍生出某些新的特征与形态。特别是清末民初时期,张家口婚俗虽然仍以传统的婚姻价值取向为主,但在近代中国新思潮影响下,出现了不同于旧礼的新式婚姻习俗。这种尚处于初始阶段的新变化反映出某些近代中国内陆婚俗流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婚俗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婚俗文化折射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历史背景使迪庆藏族形成了特有的传统婚俗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交通的便捷等诸多因素影响,迪庆藏族传统婚俗随之发生演变,但他们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同时,应保护和传承好本民族所特有的传统文化,使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背景下,其婚俗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明清时期的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历了较大的变革,特别是改土归流之后,汉文化和婚姻风俗影响了苗族等广大少数民族地区,本文以研究清代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婚俗为切入口,通过剖析不同民族及历史变迁对清代贵州少数民族婚俗变化的过程,以期对少数民族社会史和婚俗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素有豫西北门户之称的济源,传统婚俗礼仪大致经历了以下流程:说亲——揭开婚姻的序幕、定亲——确定婚姻关系、娶亲——最繁缛琐细的过程、回门——婚俗仪式的终结。这些传统婚俗礼仪无不反映出豫西北当地的民风民情和文化特征:其不仅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宗教性、功利性,同时还凸显出强烈的生育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