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查理 《新闻前哨》2004,(9):34-34
2003年6月以来,《黄石日报》在民生新闻版没立了“社区新闻”专栏,并明确提出将社区新闻作为民生新闻的重点来经营,下大力气搞好社区新闻的报道,为党报进社区、进家庭创造条件。经过一年来的实践,社区新闻在“贴近”二字上下了功夫,受到了广大读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2.
湖州晚报细化民生新闻,增加社区新闻版,呈现媒体直接面对受众、受众成为新闻主角的“圆桌对话”方式,受到了社区工作者和居民的欢迎。两年多来,湖州晚报社区新闻版记者真正“下沉”到基层,挖掘了一批湮没在寻常百姓家的独家新闻。  相似文献   

3.
黄珍  雷杉 《新闻前哨》2010,(1):56-57
社区由“单位社区”开始转向开放的“多元化社区”,社区新闻应运而生。“社区新闻”是指对在一定区域内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共同的文化观念、行为规范、风情民俗等变化的事实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田戈  杨方正 《当代传播》2004,(4):99-100
当前,我国新闻传媒正在认真实践中央提出的“三贴近”报道要求,在新闻报道中,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使新闻从形式到内容更加耐看,更加好看。如教育新闻,不少媒体在以简讯为主要形式播报教育新闻的同时,越来越多地采用述评、调查、分析或解读等形式,多层面地揭示教育新闻事件的社会要素,拉近了新闻事件与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的距离,较好地反映了普通百姓对当下教育新闻的基本诉求。  相似文献   

5.
城市居民社区化的发展,使得新闻传媒中一个新家族"社区新闻"应运而生,本文论述当前城市地方媒体开发"社区新闻"的必然性、重要性。同时,结合自己多年从事社区记者的经验,阐明在采写"社区新闻"体会最深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朱林珍 《视听界》2008,(2):99-99
i.潜心捕捉新闻亮点 行话说,“脚板底下出新闻”。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新闻“矿藏”,存在着许多新闻亮点。要想捕捉住这些亮点,记者就必须“吃透两头”,深入实际,深人生活,深入基层,到群众中去挖掘、寻找新闻素材,及时发现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抓住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反映他们的呼声和愿望。  相似文献   

7.
南湖晚报社区新闻版开办的“晚报老娘舅”已成为品牌栏目,热心帮忙调解民间纠纷的“老娘舅”成了百姓贴心人。  相似文献   

8.
田浩 《新闻记者》2023,(4):26-35
数字媒体平台的兴起为用户获取社区新闻与构建在线社区归属感提供了新的途径,这成为我们探讨社区化公众行为的实践基础。本文尝试借鉴新闻卷入研究的理论视角,通过深度访谈方法,探析用户关注社区新闻内容以及参与新闻点赞、分享与讨论等活动的动力机制,进而准确理解数字新闻用户的行为特征。研究发现,用户关注新闻内容的核心驱动力是满足生活需求,用户的情感卷入能够直接激发其对社区新闻的参与意愿,这一意愿转化为参与行动的过程则涉及更多的情境性因素。上述环节表明,用户的知识结构、情感状态与人际关系具有将其塑造为审慎行动者的潜能。本文进一步讨论了新闻用户由“智识个体”走向“智识公众”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保权 《新闻窗》2014,(1):32-32
所谓“社区新闻”就是指发生在受众生存社区内的家庭、社交类新闻,其内容主要包括社区内人们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喜怒哀乐。这类新闻以关注亲情、友情和社情为使命,以营造适合人居住和全面发展的社区文化环境为目的。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社区记者,采制出高质量的新闻稿件,个人在实践中认为,必须从勤、深、悯、正、广、新六个字上下苦功夫:  相似文献   

10.
社区新闻是以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社区活动、社区生活、社区人物等为主要内容,新近在社区内发生或与社区相关联而发生的新闻。社区新闻的特征一是题材的广泛性。社区是一个社会实体。就是说,它不仅包括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而且包括由这些人所构成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不仅包括人们  相似文献   

11.
张刚 《青年记者》2003,(5):23-23,27
从2000年7月至今,笔者一直致力于社区新闻报道,根据近三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了跑社区“六字诀”。认准一个“苦”字跑社区比较辛苦,这已是新闻记者同行之间的共识。不管有无新闻,社区记者先熟悉社区、深入社区,走千巷进万家。2001年以来,《齐鲁晚报》的社区新闻记者,一直都是骑着自行车,揣一张济南市地图,跑遍了济南的大街小巷。为了增强社区新闻在济南市的影响力,社区新闻部又策划了《冬夜,他们更需要关怀》等多个系列报道,更进一步贴近了市民。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4,(17):74-80
本文以美国社区报的发展变迁为线索探讨了美国社区新闻思想的流变,选取了不同阶段代表性学者和新闻从业者的社区新闻观进行分析。美国社区新闻思想的大体发展脉络是:早期乡镇报人有办报的思想但没有报道本地新闻的思想;上世纪30年代注重本地社会生活报道成为乡镇报纸共识;自1950年代郊区城镇报和大城市邻里社区报获得大发展,"社区新闻"概念应运而生,社区报纸与社区发展关联起来;1990年代至今,社区新闻思想走向深化,社区报纸的责任意识凸显。  相似文献   

13.
社区新闻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模式,是媒体发展由“大众传播”走向“分众传播”的产物。南湖晚报于2009年开设“社区版”,每天以两个整版的篇幅报道社区新闻。2010年,开设了报中报“社区报”,分为社区·关注、社区·市井、社区·互动、社区·网事等版面,每天出版,在地市级晚报中率先推出了“社区报”的概念。“社区报”以特定的定位、鲜明的特仁.、创新的思维.得到了市民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4.
“社区新闻”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个成文的界定,大致来说,它与社会新闻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新闻源或新闻现场是在居民小区里,大多是普通人眼鼻子底下的日常琐事,或每日生活中新鲜的、平凡而普通的经历,是发生在社区里的社会新闻,是近年来社会新闻不断发展,报道领域进一步延伸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倾听百姓话语、传递民意民声”是民生新闻的一个特征,它与党中央提倡的“以人为本”、新闻“三贴近”基本一致。正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南阳日报·社区新闻》版应运而生。在编辑《社区新闻》版的过程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记者、编辑必须要有民生视角、民生意识、民生情怀,才能做好民生新闻,才能让民生新闻成为报纸的亮...  相似文献   

16.
王波 《记者摇篮》2012,(10):7-8
国外的社区媒体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我国,深圳2001年《南山日报》的创立,首次打出"社区报纸"的旗号,随后才出现过如《巷报》、《华夏时报》等社区报纸。社区新闻是指对在一定区域内,新近或正在发生的文化观念、行为规范、风情民俗等变化的事实报道,它已成为"地域性的群众精神快餐"的代名词。此类新闻板块聚焦于市民的街谈巷议、平凡人生、物业维权、邻里故事等题材,将新闻植根于老百姓的365天柴米油盐身边事情,大受社区居民关注。作为以本土新闻为制胜法宝的地市报,新闻报道关怀社区、服务社区、深入社区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社区新闻”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个成文的界定,但近年来国内众多媒体对社区新闻报道可以看出,它与社会新闻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新闻源或新闻现场是在居民小区里,大多是普通人眼皮子底下的日常琐事,或每日生活中新鲜的、不平凡的经历。它是发生在社区里的社会新闻,是社会新闻不断发展、报道领域进一步延伸的体现。从报道内涵上来看,是用平民视...  相似文献   

18.
社区新闻在我国逐渐兴起,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专业化记者队伍没有形成,对社区新闻的重视不够等等,本文在分析社区新闻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提高社区新闻采写的方法策略,希望对提高社区新闻的报道质量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社区新闻,是当今传统媒体报道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是,社区新闻被视为一个"杂家",其范畴一直杂糅在社会新闻、时政新闻和经济新闻之中,报道篇幅一般不大。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内容为王"、"做深度报道",这些措施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应对冲击的共识。那么社区新闻,能否深度化呢?笔者试以新安晚报5月份的"高龄妈妈"这一社区报道为例,分析社区新闻如何在角度和策划上创新,做出独特、深度的新闻。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社区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变化。社区新闻是关系民生、为党和政府的规划、建设、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对社区新闻的产生、社区新闻的重要性、社区新闻的来源与分类进行了分析,对记者如何抓好社区新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让社区新闻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