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天我休息》在受到广泛欢迎的同时,也间或受到理论界的质疑。受到欢迎是因为它是歌颂喜剧,颂警,颂警民关系,颂新的社会风尚,这是伦理道德的评判;而受到质疑是因为其作为当年“歌颂性喜剧”的标本,理论界主要是质疑“歌颂性喜剧”的创作理念,这是关学理论的批判。  相似文献   

2.
发现美歌颂美庄青纪伯伦说得深刻:“我们活着只为的是去发现美。其他一切都是等待的种种形式。”地还说:“如果你歌颂美,即使你是在沙漠的中心,你也会有听众。”我们思想教育乏术就是要善于发现美,歌颂美。生活是现实的。现实是严峻的。现实中尽管存在丑恶,丑恶角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穆旦诗作《我歌颂肉体》一诗的解读,并与惠特曼诗歌相比较,探析其诗歌的重要特色之一:智性的思辨色彩。同时,通过对穆旦早期创作道路的了解,分析形成上述创作特色的主要根源——叶芝、艾略特、奥登等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大师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由艾太成同志著书,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千字歌》,是一本优秀的科学普及著作,是提高民族素质的袖珍读本,是赞颂新时代主旋律的奋进歌。该书内涵丰实而精辟。以热情歌颂中华民族为主线,涵括了宇宙、地球地貌、自然、社会科学常识,描绘了人类社会与中华民族国情发展简史,歌颂了中华民族的英贤代表人物,阐述了学习成才、开拓事业与人生的正确道路,等等。在作者精心挖掘下,全书突出了要歌颂的主线与重点,主题明确,纲目有序,宏达哲理,深人浅出。读后使人一目了然,通晓其意。它师承了古代千字文等作品的风脉,又博采了当代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40年代,赵树理的创作因“歌颂”了解放区的新生活被认为是《讲话》精神的体现。但是,这是对赵树理的一次误读。赵树理一直坚持走为农民创作的道路,他的作品是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在形式上与《讲话》的倡导一致。赵树理作品并不以“歌颂”为主,这是赵树理在解放后陷入写作困境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高歌颂中华”主题班会银川新城南梁中学马生凌构思:《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颁布后,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我们决定举办“高歌颂中华”主题班会。班会以介绍国歌、国旗、国徽的产生、含意及唱爱国歌曲为主要内容。准备:1.全班动员...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从切身的经历中形成了歌颂人的原始野性和生命强力的内容,企图建立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性,对现代文明中道德沦丧的人性的疗救。  相似文献   

8.
歌颂农中     
坟中农中, 前途无穷。申耕毕消; 亦工亦农。理蒲实际, 桔合贯涌。培养学生, 既专且红。家长拥护, 干部称颊。歌颂农中!武进县~~  相似文献   

9.
《考试》2008,(9):66-66
主题内容:(1)歌颂伟大的祖国;(2)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3)歌颂祖国美丽的山河;(4)歌颂伟大的人物;(5)歌颂感人的事件;(6)歌颂优秀的传统文化;(7)歌颂身边的好人好事;(8)歌颂社会的发展变化;(9)歌颂普通人的积极生活;(10)歌颂令人敬佩的人,等等。征文形式: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形式均可。  相似文献   

10.
冯沅君、苏雪林、庐隐和石评梅都曾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她们都在对母爱的歌颂中实现了自己的诗意安居。但是由于她们不同的个性特征、人生经历和艺术追求的差异,其创作风格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