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的真理性认识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和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客体的感性掌握进而上升到对客体的理性掌握,再通过实践检验这种理论的能动的辩证过程.由于这一过程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认识主体在该认识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需要运用正确的方法.真理性认识方法是人类探索未知领域获取科学真理的精神手段,是人们在真理性认识活动中为达到获取真理的认识任务而采取的措施、步骤、程序、计划、方案等等的总和.真理性认识方法是人类科学认识的结晶,是主体的真理性认识能力的基本要素,它为人们的真理性认识指明正确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社会认识检验过程,就是社会认识理论回到社会实践中接受实践验证和评判的过程。对特定的社会认识理论的检验,检验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二者在时空上共时同步展开进行,显示出对整个活动实行动态跟踪地监测、反馈、调节和控制的显著特点.这就意味着在社会认识检验过程中始终贯穿并渗透着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在当前.探索和研究社会认识检验过程的一般原则,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认识活动“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是由自身内在矛盾推动的辩证运动过程。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必须通过制约和影响认识自身的内在矛盾才能实现。认识活动辩证运动的内在逻辑线索,是认识活动由其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起点经中介条件向真理性认识结论辩证运动、系统演进的过程。为逻辑分析的需要,我们将这样的过程称之为一个“认识单元”。作为认识活动辩证运动的逻辑起点的认识角度及其丰富的内在规定性,在理论形态内在角度分析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认识主体是一个历史范畴,其涵义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进而变得更加丰满。认识主体的复杂性在认识活动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信息哲学认识论所提供的相关理论、方式和方法,为我们全面、深入地认识主体的复杂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对认识主体复杂性的研究有助于充分认识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我们所面对的复杂的对象世界。  相似文献   

5.
意向性心智在认识和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这种功能体现在主体与世界相关联的过程中,是指主体在认识世界、社会交往、生产实践等活动中通过意向性的指向能力产生的驱动认识和实践活动、设定对象的理解、决定认识对象的选择作用。  相似文献   

6.
感性和理性不应被视为认识过程中独立的两个阶段,而是认识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人们认识过程中以纯粹感性因素出现的客观状态是不存在的,以净化的理性因素出现的客观状态是没有的。人的认识不是沿着直线前进的,它充满着复杂矛盾的曲折运动。任何死板、僵化和片面性都会把认识引向唯心主义泥坑。主观思维和客观世界都服从于同样的规律,二者的一致要以客观世界的规律被正确认识为前提.使自然、社会领域的辩证法成为概念的辩证法,即使客观的辩证法成为主观的辩证法。人的认识一定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超越经验水平达到理论水平,从而使经验水平的东西得到论证和说明。经验水平向理论水平提高的行程,完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是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规律的具体作用,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通过这些规律的永恒运动。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接近于客观世界.这就是人类认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邓忍 《考试周刊》2007,(37):81-82
英语语法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难点之一。本文就当前高职英语语法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及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并试图运用语法教学的相关理论、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来探索行之有效的语法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考点分析】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一方面,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也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也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发展。③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认识的最终目的则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能将主客观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
创造性认识是人类认识的一个本质的和内在的方面。从认识对象看,创造性认识 是以新的认识问题或认识矛盾为对象的;从认识主体看,只有具有创造力的人即创新主体才能从 事创造性认识活动;从认识过程看,创造性认识是探索人类未知领域的特殊认识活动;从认识特 征看,创造性认识的本质特征就是其创造性;从思维方法看,创造性认识的思维方法也具有探索 性和开创性,它不同于一般的、常规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法;从认识结果看,创造性认识是能获取 创造性认识成果的认识活动。  相似文献   

10.
杨军  徐涛 《嘉应学院学报》2014,32(12):32-34
人的活动包括客观实践活动和主观认识活动,实践主体-实践客体统一于人的客观实践活动之中;认识主体-认识客体统一于人的主观认识活动之中。实践客体是自然存在,认识客体是实践活动。正确把握马克思的认识客体观有助于解决一系列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关于认识的发展动力问题,学术界尚有不同看法。文章认为,同世界上其他事物一样,认识作为主体探索世界奥秘的极其复杂的活动,其发展动力虽然主要是来自社会实践,但决不可能仅仅是社会实践单一因素所使然,而是由多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关系是心理学长期争论的理论问题 ,本文从情感在认识活动中的基本功能及情感与认识过程的规律两个方面展开 ,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从理论角度出发,阐释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涵与意义,并从认识的层面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强调教学模式与思维模式的转变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司法认识是一种历史性认识,但它又与一般的历史性认识不同,在本质上有其特殊性。因此,在把握其特殊性的同时,对其内部结构即主体、客体、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初步分析与研究,不仅是一种有益的探索,而且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其内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反思高等学校教学评估5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历程可以看到,评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高校普遍认为,教学评估对学校的教学、人才培养、教育质量的提高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人们对评估工作也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其中既有对评估过程中出现的弄虚作假及形式主义现象的批评,也有一些有关评估与大学教育本质、教学秩序、办学自主权等理论问题的探讨.对我国高校教学评估不同认识的评论,有助于厘清今后评估工作的思路.我国高校教学评估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其方式方法需要改进,要建立具有本国特色的高校教学评估体系,促进全国不同类别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朱生福 《新疆教育》2012,(20):67-67
金昌市教育局开展构建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大讨论活动,旨在通过探索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构建能够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文就高效课堂的现实困惑和实践认识阐述自己的浅见,试图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要科学地认识社会,就必须建立科学的认识社会的方法论,而要建立合理的方法论,就必须考察其对象的特殊性质。社会的本体特征决定着认识它的方法论特征。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的考察,试图说明社会之不同于自然的特殊性主要在于它是人的社会。正是由于社会的属人性,就扬弃了自然的纯客观性。无论是从社会关系还是从社会生产或社会实践来说明社会,都不能离开人这一根本或前提。只有以“人的眼光”来观察社会,才能合理说明认识和研究社会的方法论特征。马克思对于社会的本体思考体现了他对人(而不是自然或别的什么)的终极关怀。本文的主要观点如下:1.自然是社会存在的基础;2.人是社会的主体;3.社会历史规律是人的活动的规律;4.社会生产是为了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8.
一、篮球意识的概念、作用以及形成规律(1)篮球意识的概念篮球意识是指篮球运动员在从事篮球实践活动中,大脑积极思考的过程,并产生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性的特殊机能和能力。它是运动员在长期篮球实践活动的认识过程中,提炼积累起来的一种正确心理和生理机能的反射性行动。  相似文献   

19.
认识的主体是人,而不是某种精神性的实体,但是,人是在改造外部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才成为人的,才成为认识的主体的,因此,认识的主体性具有社会性。  相似文献   

20.
谈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于指导实践活动的认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长期以来,人们只习惯于对认识的纵向考查(即把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忽视了横向考查(即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结果导致一系列思想上的错误和行为上的挫折。因此,弄清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问题,才能提高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的正确性,才能驾驭认识活动的发展,才能协调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而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