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延安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时期延安旅游业发展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经营管理理念,改革旅游管理体制,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效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搞活拉长产业链,加强宣传力度,促进延安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鄂西北旅游业发展实际,对鄂西北旅游业的发展作了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鄂西北旅游业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根据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提出了组建管理机构、开发多层次产品、塑造独特旅游形象、完善旅游协调机制、创造节庆旅游品牌、创新经营管理体制等六项举措。  相似文献   

3.
南太行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以新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乡南太行旅游区资源丰富、区位优越、功能齐全,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河南旅游大省地位的提升、政府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以及奥运旅游的影响,新乡旅游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但由于体制不顺、投资力度不够、资源整合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加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旅游需求多样化,新乡旅游发展又面临挑战。因此,新乡旅游应该采取政府主导、整合资源、科学规划、打造品牌、深层开发、培养人才等战略措施来促进旅游业的快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九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一世纪旅游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九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但交通区位差、地方经济欠发达是制约该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九嶷山风景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指出九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应突出层次性,并提出了九嶷山风景区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兰水 《培训与研究》2001,18(2):51-52
当前我国的国际旅游业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企业的营销管理、旅游管理体制、旅游人力素质、国际旅游购物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为了促进我国国际旅游业的发展,需要采取以下对策旅游资源开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旅游产品开发走创新之路;旅游企业营销管理走现代化之路;旅游管理体制走法制化之路;旅游人力资源走高素质之路;旅游商品走个性化之路.  相似文献   

6.
伊志松 《华章》2008,(15):28-30
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的物质基础,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我国西部地域广大,资源丰富,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众多,但是目前西部旅游业开发步伐缓慢.在企业管理制度,旅游基础设施及旅游开发方面都急需改善,尤其在保护环境方面,不能竭泽而渔.因此有必要制定西部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突出西部资源特色优势,倡导生态旅游,做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创新旅游企业管理体制,拓宽投资渠道,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7.
九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十一世纪旅游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九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但交通区位差,地方经济欠发达是制约该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九嶷山风景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指出九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应突出层次性,并提出了九嶷山风景区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节假日体制的调整,给旅游业带来了飞速发展的机会,这种情况促使各地旅游商不断去开发、挖掘各种旅游资源。利用音乐作为旅游景区的传播媒介,可以发展旅游景点的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9.
对旅游科技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业的越益发展,要求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日益重视。在旅游业中加入高科技含量,既可增加旅游商品的种类,又不会对现有的资源进行破坏和无限度地开发和利用。用高科技带动旅游业,促进我国旅游业向质量型、效益型方向发展,这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抉择。总体来说,高科技有利于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利用高科技可开发旅游新产品——“高科技旅游产品”和开辟新的旅游市场——“科技旅游市场”,包括科普旅游市场和科技商务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人们旅游的目的和方式也在快速发生变化,从过去的商业旅游、观光旅游、探亲访友旅游等发展到现在更有意义、更高层次的文化旅游。云南具有丰富多彩而独具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大力开发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挖掘我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拓文化旅游项目,来深化旅游内涵,增强旅游吸引力,提高旅游档次,促进云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所必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河南旅游业的迅速增长,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旅游资源承受着巨大压力,现有旅游发展模式已不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形势。在新形势下,必须创新大旅游产业发展理念、模式、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方式,建立新的旅游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实现河南省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森林旅游蓬勃发展以及生态经济、低碳经济对旅游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背景之下,广西上思县森林旅游的开发与经营管理需进一步提高自身竞争优势,才能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中形成竞争力。在分析了上思县森林旅游开发的基础条件以及开发的局限性基础之上,提出从全国性与区域性的角度,打造全国性旅游精品系列和区域性旅游产品系列两个层次的森林旅游产品体系;挖掘与利用当地的森林景观、动植物、明史、民俗等资源,开发养生休闲度假型、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体验型、户外探险型、原始森林休闲观光体验型与森林节庆型五种类型的旅游产品。构建以教育体系、发展体系、监测体系、评价体系、防治体系、保障体系六项内容为主的环境保护体系;在旅游业生态化、低碳化管理中应用生态与低碳技术、推动农、药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培育旅游者与社区居民低碳理念。  相似文献   

13.
滁州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既适应旅游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又适应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续发展的需要。滁州市生态旅游的开发,一要确定市景区的生态容量,切实保护好生态旅游资源;二要设开发具有琅琊山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三要提高地方居民和生态旅游者的参与程度;四要有重点地进行游市场宣传促销等。  相似文献   

14.
论环鄱阳湖区旅游开发的战略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鄱阳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对于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及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鄱阳湖区拥有大量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在区域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环鄱阳湖区的旅游开发,以实现共享资源、共铸形象、共造品牌.在旅游开发区域合作的框架下,环鄱阳湖区旅游资源开发实施开发建设联动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区域产品网络化、经营管理科技化战略,同时采取政府主导型的产业联动和开发机制下的管理创新等旅游业发展战略模式,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是旅游开发研究的一个新视角.由于经济基础、资源条件、客源市场的限制,欠发达的、旅游资源较为贫乏的地区其旅游开发更是面临种种困难.以滨州市为例,在对欠发达地区旅游业现状与经济、资源和市场等旅游开发主要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层次开发、滚动开发、创新发展、渐进拓展四大主导性战略.  相似文献   

16.
从旅游资源整体上看,我省发展旅游业有着巨大的生态优势和美好前景。我省旅游业在发展中还存在观念还比较滞后,创新还缺乏活力;地方政府各自为政,急于求成的现象还比较普遍;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还存在着问题:旅游资源有效开发较差,旅游市场秩序还有待整顿,旅游软环境还需进一步完善问题。加强我省旅游业的立法,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我省旅游业的发展,无疑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7.
西部开发框架中湖北旅游经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毗邻西部的湖北旅游经济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湖北应抢抓西部开发机遇,利用居中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特色和市场优势,发展湖北旅游经济。目前湖北旅游业存在着盲目开发、无序发展、体制不顺等弊病,针对湖北旅游业的现状,必须开展资源普查工作对全省旅游业进行系统规划,完善资金投入方式和投资机制,实现运行机制与国际接轨。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产权性质决定了政府主导在各地旅游业发展中的角色。但是在旅游业急剧转型和质变的背景下,旅游目的地营销体制停滞不前,落后于当前旅游市场结构的变化,需要在营销体制上加以创新,尤其是加快对既有产业资源的整合,适应旅游市场国际化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时代发展,科学指导旅游实践,中国出台了新国标《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7)。基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以新国标来重新审视既存旅游资源成为一项重要工作。以广西巴马为实证,依据新国标对其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化分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评价,对巴马旅游资源进行更为合理的规划、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20.
决定东部地带旅游业发展水平最重要的因素是旅游产品的特征。东部地带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对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开发和深度开发,形成了丰富的旅游产品,而且旅游产品具有化底蕴深厚、结构层次完整、娱乐性和参与性强、科技含量高的特点,广泛吸引了国内外旅游。西部地带应研究和借鉴东部地带旅游产品开发的模式.把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成满足旅游需求的旅游产品.促进西部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