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景亭 《物理教师》2002,23(9):34-35
本刊 2 0 0 1年第 6期刊登了《气体等温变化的学生实验设计不科学》一文 (下简称原文 ) ,指出气体等温变化的学生实验设计不科学 .气体等温变化的学生实验是课本所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 .实验步骤为 :图 1(1 )把玻璃管插入量筒的水中 ,用刻度尺量出玻璃管中水柱长度l.量筒与玻璃管中水面高度差为h .(如图 1所示 )这时被封闭的气体的压强与体积为 :  p =p0 +ρgh ,V =V0 -lS .式中p0 为大气压 ,ρ为水的密度 ,V0 为烧瓶及玻璃管的总容积 ,S为玻璃管内部截面积 .(2 )改变玻璃管插入水中的深度 ,再测量已改变的l和h ,取 6组以上…  相似文献   

2.
“水银溢出”是中学物理热学部分的一类典型问题 ,其特点表现为 :分析条件隐蔽 ,临界取值复杂 ,所求结果通常需要讨论、验算 .正因如此 ,这类问题无形中成为许多学生认知中的难点。本文仅就常见题型作一归类分析 .一、水银因“倒置”而溢出例 1 长L=1 0 0cm且一端封闭的均匀玻璃管中 ,有一段长h=2 0cm的水银柱封闭了一部分空气 .当管口向上竖直放置时 ,空气柱长l1=49cm ;当管口向下竖直放置时 ,空气柱长为多少 ?(大气压强p0 =76cmHg)解 :设倒置时气柱长为l2 cm ,则 :(p0 h)l1 =(p0 -h)l2代入数据  (76 2 0 ) ×…  相似文献   

3.
朱欣 《物理教师》2002,23(1):33-33
肺活量是人的一项重要生理指标 ,其大小反映了一个人的身体状况的好坏 .下面利用理想气体的玻意耳定律 ,介绍一种测定肺活量的简单实用的方法 .如图1所示为测定肺活量的装置示意图 ,图中A为倒扣在水中的开口圆筒 ,测量前排尽其中的空气 ,测量时 ,被测者尽力吸足空气 ,再通过B尽量将空气呼出 ,呼出的空气通过导管进入A内 ,使A浮起 .图 1测出圆筒的质量m ,横截面积S ,筒底浮出水面的高度H ,大气压强p0 ,设水的密度 ρ .假设被测者的肺活量为V ,以被封在圆筒内气体为研究对象 :在未进入圆筒之前 ,这部分气体的状态 :p1=p0 ; V1=V…  相似文献   

4.
林建真 《物理教师》2002,23(5):32-32
新颖量筒突破了传统量筒只能测量体积的范围 ,创造性设计出用量筒还能够测量固、液体的质量和密度 ;简化了测量密度的实验 ,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率 .1 设计原理如图 1所示 ,新颖量筒是在传统的量筒底增加一块铁 ,使它能够在水中竖直漂浮 ;设量筒和铁块总重量为G1,排开水的体积为V1排 ,根据漂浮条件 :G1=F1浮 =ρ水 gV1排 . (1 ) 图 1    图 2如图 2所示 ,当把被测物体放入量筒中 ,被测物体、量筒和铁块的总重量为G2 ,排开水的体积为V2排 ,根据漂浮条件 :G2 =F2浮 =ρ水 gV2排 . (2 )由 (2 ) -(1 )式得 ,G2 -G1=ρ水 g(V2…  相似文献   

5.
高中物理不同的章节,都有其对应的解题方法、解题思路。假设法在热学部分教学中,用来解决判别水银柱移动方向的问题,不但能使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且解题步骤也很简捷。下面举两例来说明。一、温度不变时,水银柱的移动方向例1如图1所示,竖直插入水银槽的细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现保持温度不变,将玻璃管沿竖直方向向上提起一些,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怎么变化?分析:以玻璃管内封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假设在玻璃管向上提时,水银柱的高度h不变,则封闭气体的体积变大,由pV=恒量可知,V增大,则压强减小,而…  相似文献   

6.
20 0 2年普通高校春招理综试卷第 3 0题 ,是一道考查考生物理学科内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好题 .题目 :如图 1所示 ,竖直放置的气缸内盛有气体 ,上面被一活塞盖住 ,活塞通过劲度系数k =60 0N/m的弹簧与气缸相连接 ,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已知此时外界大气压强p0 =1 .0 0× 1 0 5N/m2 ,活塞到缸底的距离l=0 .5 0 0m ,缸内横截面积S =1 .0 0× 1 0 - 2 m2 .今在等温条件下将活塞缓慢上提到距缸底为 2l处 ,此时提力为F =5 0 0N ,弹簧的原长l0 应为多少 ?若提力为F =70 0N ,弹簧的原长l0 又应为多少 ?不…  相似文献   

7.
马忠林 《物理教师》2000,21(8):44-45
管内汞柱排注问题是理想气体状态变化中的难点,若巧用p-l图像则可化难为易,从而快速、简捷地求解. 上述问题的基本物理模型是:如图1所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竖直放置,管内有一与管口齐平高为hcm的水银柱,封闭了一段长为lcm的空气柱.管外大气压强为 H0cm汞柱.①能否再从管口缓慢加入一些水银;②能否用吸管缓慢吸出一些水银,而水银并不溢出(设加入或吸出水银时,封闭气体温度不变? 分析:根据玻意耳定律 pV=c(c为恒量),又=lS,则(c1为另一恒量),即pl=cl. 据此作出的p-…  相似文献   

8.
第 1 5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第 7题给出的参考答案很繁琐 ,若利用坐标变换来解此题 ,将变得十分简洁 .原题及简洁的解法如下 .[原题 ]1mol理想气体缓慢地经历了一个循环过程 ,p-V图中这过程是一个椭圆 ,如图 1所示 .已知此气体若处在与椭圆中心O′点所对应的状态时 ,其温度为T0 =30 0K .求在整个循环过程中气体的最高温度T1和最低温度T2 各是多少 .图 1          图 2解答 :在p -V图中 ,描写此气体循环过程的椭圆方程为 :(V -V0 ) 2( 12 V0 ) 2+ (p-p0 ) 2( 12 p0 ) 2=1 . ( 1 )温度为T的等温线的方程…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类难题 :盛有水 ,放有木块的柱形容器 ,当再向容器内倒入一定体积的水后 ,求解容器底所受压强的增量Δp .这类题学生求解思路难确定 ,失误频频 .究其原因 ,液面改变深度因素颇多 ,题中隐含物体浮沉 ,讨论尺度心中没底 .如何把握好这类题目的求解思路呢 ?笔者以两道具体的习题加以剖析 ,以求理顺图 1思路 ,把准尺度 ,正确求解 .例 1 .如图 1所示的薄壁柱形容器的底面积S =1 5 0cm2 ,沉底的柱形木块密度ρ木 =0 .6× 1 0 3kg/m3,长l =2 0cm、横截面S′ =5 0cm2 (木块与容器底没有密合 ) ,水深h0 =1 0cm .若再向容器内…  相似文献   

10.
1 液体压强的计算 关于液体压强的计算,有的教材采用一端带橡皮膜的玻璃管竖直插入水中(如图1所示)来定量研究液体压强的大小[1].  相似文献   

11.
气体定律是高中物理热学部分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来高考物理命题的热点,巧妙应用气体定律的推论,对解决有些问题会带来很大的方便.一、玻意耳定律的推论根据分比定理得p1V2=p2V1=p1-p2V2-V1=ΔpΔV.注意:Δp和ΔV其中一个为增加量时,另一个即为减小量.例1 如图1所示,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开口向上,管内有一段高为h的水银柱将一定量的空气封闭在管中,空气柱长度为l,这时水银柱上面刚好与管口相齐.如果实验时大气压为H水银柱,问管中空气柱长度满足什么条件时,继续向管内倒入水银,则水银会流出管口…  相似文献   

12.
题目 如图 1所示 ,将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端挡住一个塑料片 ,竖直插入水中 1 0cm深处 ,往管中倒入酒精使酒精的液面与外面水面相平 .当玻璃管向上提高   cm时 ,塑料片恰好脱落 .( ρ酒 =0 8× 1 0 3kg/m3)该题一般的解法为 :当塑料片所受玻璃管内外液体压强相等时 ,塑料片开始下落 .针对本题已知条件 ,由p酒 =ρ酒 gh酒 ,其中h酒 为塑料片在酒精中深度 ,p水 =ρ水 gh水 ,其中h水 为塑料片在水中深度 ,有ρ酒 gh酒 =ρ水 gh水 ,即  0 8× 1 0 3× 9 8×0 1 =1 0× 1 0 3× 9 8×h水 .解得h水 =0 0 8(m) =8(cm) .所以 ,当玻璃…  相似文献   

13.
本刊 2 0 0 1年第 7期刊载了《圆台形容器中压强知识的应用》一文 ,文章作者对圆台形容器中有关压强和压力问题的计算与比较 ,介绍了一种独特的解题思路 ,笔者认为思路新颖、很好 ,但就是走了弯路 .下面对文章中的题目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图 1        图 2题目 1 :如图 1与图 2 ,向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台形容器中分别注入相同质量的水银和水 ,它们的深度分别为h1与h2 ,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1与p2 ,试比较p1与p2 的大小 .题目 1解答 :依题意 ρ大的h小 ,ρ小的h大 .因此不能直接用公式p =ρgh ,比较p1与p2 的大小 .方…  相似文献   

14.
《化学教学》99.5期《对一道课本习题的商榷》一文 ,认为所议习题叙述不准确 ,并提出两点修改意见 ,其论点和结论都是对的 ,本人完全赞同。但其讨论问题的角度不对 ,论据不足以服人。现提出个人看法与原文作者商榷并供同行参考。实验室用的 5 0 0mL大量筒 ,高度为 0 .3 5m ,比普通水桶还要高 ,其插入水中深度不同引起的压强改变的极限值为大气压的 3 .5 % ,反应后剩余气体约占量筒容积的 1/3 ,所以量筒内液面高度改变量最大幅度只有 0 .3 5m× 3 .5 %× 1/3 =0 .0 0 4m。事实上常用水槽的盛水深度远达不到 0 .3 5m ,一般只有 0 .1m左…  相似文献   

15.
锥体的体积公式为V =13 Sh(其中S是锥体的底面积 ,h为锥体的高 ) .由此可类比地得出抛物线y=ax2 (a >0 )与x轴及直线x =m(m >0 )所围成的曲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S =13 Lm(其中L为x=m时的函数值 ,即L =am2 ) .下面给出其初等证明 .图 1证明 如图 1 ,设抛物线y=ax2 的焦点为F(0 ,a4) ,准线方程为 y =- a4 ,直线x =m与抛物线y=ax2 交于点C ,与准线交于点B ,与x轴交于点D ,准线与 y轴交于点A .则梯形ABCF的面积为S梯形ABCF =12 m(a2 l a4)=12 m(34 a l) .矩形ABDO(O为坐标原点 …  相似文献   

16.
第 1问 :解答下列问题 (问 1~问 5 ) ( 2 4分 )问 1 .如图 1所示 ,在离开地面的高度为h(m)的图 1位置将一个小石子以9.8m/s的速度向水平方向抛出 ,小石子经t(s)后 ,在与地面成 4 5°的角度落下 .则小石子下落过程所经图 2过的时间t以及小石子起初所处的高度h各为多少 ?从下面的①~⑤中 ,分别选取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t=(   ) .h =(   ) .① 0 .1 .② 0 .8.③ 1 .④ 5 .⑤ 1 0 .问 2 .绝对温度为T1、T2 的 1mol的理想气体的压强p和体积V之间的关系如何 ?从图 2中的①~④中 ,选取一个最能表示p和V的关系的图像来 . (…  相似文献   

17.
(一) 中师物理第一册251页“流体的流速和压强的关系”一节,研究静止气体的压强大于流动气体的压强的演示实验,我照课本上图7—15装置实验,效果不稳定,我把实验作了如下改进,实验效果非常明显。 1、不用橡皮管和胶囊滴头,改U型管为直玻璃管,长40厘米左右,内径大约1毫米,在直玻璃管中装入5~10厘米红色水柱。 2、把直玻璃管水平放置,然后用电吹风机对准一端管口垂直于玻璃管吹风(如图1所示),可看到玻璃管中的红色水柱迅速向  相似文献   

18.
计算液体的压强 ,有公式p =ρgh和p =FS两种方法 .大家知道 ,公式p =ρgh是由p=FS推导出来的 .因而 ,一般地 ,计算液体的压强时 ,用公式p =ρgh要比p =FS 简便 .所以 ,一般情况下应先考虑使用公式p =ρgh .当然 ,特殊情况下使用公式p =FS更为简便 .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时也是这样 .所以 ,灵活运用这两个公式 ,是快速比较液体压强大小的保证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 p =ρgh法上面谈到 ,处理液体压强问题 ,一般应先考虑公式p =ρgh ,在比较液体压强大小时 ,如注意到液体的密度或深度相等 ,就更应如此处理 .图 1…  相似文献   

19.
数学 ,来源于生产、生活 ,应用于生产、生活、科研 ,因此 ,我们可在课堂教学中 ,适当引入与其它学科知识相结合的内容 ,可以调动学生学数学的欲望和积极性 ,切实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无处不在 ,数学方法“魔力无穷” .方程思想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在中考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下面举例说明 :图 1例 1  (济南 2 0 0 2年中考题 )科学家通过实验探究出一定质量的某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 ,压强 p(千帕 )随温度t(℃ )变化的函数关系式是 p =kt+b ,其图象如图 1所示的射线AB ;( 1)根据图象求出上述气体的压强 p与温度t的函数关系式 ;( 2 …  相似文献   

20.
课本(人教版)P138页自制水气压计是根据什么道理测量气压的呢?1.取一个瓶子,装上适量带色的水.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标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瓶口必须密合,不能漏气.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使瓶内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强,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如图1所示.此时管中与瓶中水面相平处的A点所受向下的压强P下一P大气十P水(水为水柱产生的压强).A点所受向上的压强pl=p气(瓶中气体产生的压强),PL=P下水柱平衡.2.大气压变大时,水柱下降.瓶内水面上升.密闭在瓶内的气体(质量一定)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