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言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演示实验是新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四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它把抽象的物理原理寓于简单的实验之中,使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中 ,做好电磁感应现象的演示实验是很重要的 ,为此教材上也介绍了几个生动有趣、现象明显且操作简单的实验 .在这里介绍我们设计的实验 ,这个实验既能“看到”感应电流 ,又能“听到”磁铁与感应电流之间的阻碍作用 ,且操作简单、取材简易 ,很能说明问题 .它既可作为上课演示 ,也可作为课外补充的动手实验 .1 实验器材及准备(1 )实验器材废旧 4 0W日光灯管两支 , 1mm裸铜线若干 ,能穿入日光灯管内的条形磁铁两条 ,红色发光二极管 3只 , 0 .1 8mm左右漆包线若干 .(2 )器材准备①将两支废旧 4 0W日光灯管小心去掉二端灯头(注意收集管…  相似文献   

3.
一、实验讨论,导出规律 我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以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例如,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一节教学中,我让学生按教材做实验,提出小车通过的距离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然后假设:小车在越来越光滑的平面上运动情况又如何呢?这样,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就容易接受"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相似文献   

4.
现行物理教材第一册 (必修本 )中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演示采用比较法 (如图 1所示 ) .图 1在实验中 ,不仅是关闭夹子时细线在夹子中还会滑动 (当小车的速度较大时误差更大 ,达到了无法比较的程度 ) ,而且实验只能同时比较二车的加速度情况 ,要精确演示一般要采用气垫导轨 ,但其装置操作较为复杂 ,且目前不能普遍用作学生实验 .为解决以上现实问题 ,我们用常规基本仪器结合改造后的打点计时器 ,成功地改进了这一实验 .该实验误差小 ,完全符合演示实验的要求 .在实际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具体介绍如下 ,供同行参考 .1.实验器材投影仪 ,…  相似文献   

5.
高中一年级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一、调整后本章教材内容牛顿运动定律是调整后力学必修部分的核心.本章主要内容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牛顿第三运动定律以及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调整后教材的前两章“力”和“物体的运动”,为学生学习本章,从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做了准备.从知识方面,是在学完力和物体的运动之后,进而认识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掌握这些最重  相似文献   

6.
〔课题〕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教学目的〕1.通过分析生活实例使学生认识到亚里士多德说法是错误的; 2.籍助实验引导学生正确推理,掌握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3.使学生初步了解“理想化”条件及科学的推理、分析在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教具〕木块、木球、小车、斜面、木板、毛巾、玻璃板、小红旗、简单气垫盘、平面镜。〔教学方法〕讨论法〔过程与内容〕1.演示、提问,以引出并讨论问题。  相似文献   

7.
初中物理教材(人教版)第二册第148页演示磁极间相互作用的实验,采用一条细绳悬挂一根条形磁铁,手抓另一根相同的条形磁铁去靠近它,以演示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此实验在具体操作过中有如下不足:在实验时,用细绳悬吊着条形磁铁时,绳子本身产生扭矩力,使悬吊的条形磁铁跟着转动。或有风吹时也会发生转动现象,使学生产生质疑,不大相信实验结果,极大地影响了实验的真实性和效果。为了弥补以上不足,充分展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把教材中的实验作了如下改进。1器材准备直径28mm高28mm的圆柱形磁体3个,400mm细铁丝1条,塑料泡沫一小块,…  相似文献   

8.
通常,演示泊松亮斑用的“圆盘”(如大头针头、平板玻璃上的小黑点等)直径只有2mm左右,可见度小,泊松亮斑与黑暗背景对比度也差,演示效果差. 我们在室内改用“大圆盘”演示,现介绍如下. 实验器材:J2513—3型氦氖激光器、平面镜、铁架台、一枚直径为10mm的图钉(大圆盘)、一段直径约为0.2mm为的漆包线、光屏.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化学》第三册中,安排了一个说明化学平衡移动的演示实验.但在实际演示中,平衡体系2NO2(g)=N2O4(g)的混合气体在加减压时的颜色变化并不显著.因此,我们用NH3(g) H2S(g)=NH4HS(s)反应代替教科书中的2NO2(g)=N2O4(g),来说明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并运用正交设计法寻找到最佳实验条件,实验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化学》第三册中,安排了一个说明化学平衡移动的演示实验.但在实际演示中,平衡体系2NO2(g)=N2O4(g)的混合气体在加减压时的颜色变化并不显著.因此,我们用NH3(g)+H2S(g)=NH4HS(s)反应代替教科书中的2NO2(g)=N2O4(g),来说明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并运用正交设计法寻找到最佳实验条件,实验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1.
闫建 《物理教师》2003,24(10):31-31
第13届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A)卷第四大题第2小题是这样:如果老师在实验桌上只给你一架托盘天平,不配给砝码,另有两只质量相同的烧杯,一只量筒,适量的水,你能否用它们来测定一种待测液体的密度.为了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和节省时间,还允许你添置一件实验器材(不是砝码),请写出添置的器材名称,实验步骤和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 原解:添置器材:滴管.实验步骤:(1)调节天平平  相似文献   

12.
在一些高中物理教学参考资料中 ,当讲到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或电流对磁体的作用力 )时 ,往往用下面的题目作为典型例子 ,有解析还有说明 ,现介绍如下 .题目 如图 1所示 ,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图 1面上 ,在其正中央上方固定一根长直导线 ,导线与条形磁铁垂直 .当导线中通过垂直纸面向里的电流时 ,用 N表示磁铁对桌面的压力 ,用 f表示桌面对磁铁的摩擦力 ,则导线通电后与通电前受力相比较是 (   )A.N减小 ,f=0  B.N减小 ,f≠ 0C.N增大 ,f=0  D.N增大 ,f≠ 0原解析 如图 1所示 ,画出一条过通电电流为 I的导线所在处的磁铁的磁感线 ,电流 I处的磁场方向水平向左 ,由左手定则知电流 I受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上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 ,电流对磁铁的反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 ,所以磁铁对桌面压力增大 ,而桌面对磁铁无摩擦力作用 ,故正确答案为选项 C.原说明 此题若直接由直线电流的磁场对条形磁铁的作用来分析 ,将很难得出结论 .而先后分析我们所熟悉的磁铁对电流的作用 ,再由牛顿第三定律变换研究对象 ,过渡到条形磁铁受力 ,就较容易得出结论 .确实 ,上例用牛顿第三定律来判定电流对磁铁...  相似文献   

13.
示波器可以做多种演示实验,本文介绍两例。1.验证楞次定律和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器材J2459型学生示波器,条形磁铁(2个),演示原副线圈中的副线圈(2个),5的定值电阻,导线。接法电阻与线圈连接成闭合电路,再与示波器连接(图1)。示波器调节:将示波器的Y轴输入耦合开关  相似文献   

14.
<正>设计性实验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1)在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加以改装,并在条件或器材上加以限制。(2)给定实验器材,要求考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和过程以完成实验。(3)只提实验目的,要求考生自行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及分析实验误差。在解答设计性实验题时,一是要注意与我们学过的实验联系起来,尤其是注意学过的实验原理和方法。二是应注意几个设计原  相似文献   

15.
课堂演示实验不同于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实验器材简单,原理清晰,操作简便,实验现象明显,可见度大,一次性实验成功并能多次重复演示等特殊要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我们周边有很多可以利用的东西,可以为我们提供改进演示实验装置的思路.下面以磁铁为例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6.
一、做好演示实验,引入洛仑兹力概念洛仑兹力是微观力,虽然从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可以推想出磁场力是直接作用在运动电荷上的,但这只是对洛仑兹力的间接感知.为了使学生较直接地感知洛仑兹力,必须做好课本上的实验:用阴极射线管演示电子束在磁场作用下的偏转.也可作这样的实验:用J2495型示波器进行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即将两块从扬声器上拆下来的磁铁异极相对,分别按在示波器外壳两侧上,观察电子所显示的竖直方向偏转.  相似文献   

17.
受迫振动、共振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经常会见到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也有不少用来演示该现象的装置 ,这里介绍一种现象明显 ,能演示受迫振动、共振动态过程的装置 ,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共振曲线 .一、实验器材中华牌两挡调速电唱机一台 ,普通鸿运扇一台 ,带图 1定滑轮的自制木架一个 (如图 1所示 ) ,2 5 0 m L 圆筒形量杯一只 ,5 kΩ 电阻一只 ,6 .无级调速开关一只 ,2 8g带孔小球一只 ,劲度系数为 3N/m的软弹簧一只 ,红色橡皮泥若干 ,适量的水和细线二条 .二、制作方法1.将鸿运扇拆开 ,在其第三挡调速开关中串接入2 .5 kΩ电阻一只及无级调速开…  相似文献   

18.
笔者有幸拜读了贵刊2002年第七八期合刊鲁国政等老师关于《超重失重演示器的改进》一文,受到一定的启发。笔者经过操作该演示实验并作了一些研究,现谈一谈笔者的改进意见。一方面,正如鲁国政老师所说:传统超重失重演示器太小,课堂演示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新的物理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的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鉴于上述原因,笔者以方便学生观察、操作和研究为出发点,将演示实验设计成分组实验。a.实验器材。铁架台、细线、1个定滑轮、2个J2103(5N)弹簧秤、3个200g钩码b.操作过程。①将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沿,如图1所示装…  相似文献   

19.
牛顿第二定律在高中物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本质.如果演示实验的误差太大,不仅不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会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本文以鲁科版高中物理教材为研究背景,通过对牛顿第二定律演示实验的分析与总结,提出了该演示实验中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一、牛顿第二定律演示实验的重要性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尽可能接近实际的科学实验来客观、直接的反映自然规律.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中学物理教师尚未意识到实验的重要性,没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演示实验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是简单的按照课本的演示实验,按部就班的操作.有一  相似文献   

20.
梁原 《物理教师》2004,25(1):31-31
理想变压器的相关知识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为了避免从理论到习题的空对空式教学法,笔者利用演示实验时常用的J2423型可拆变压器两组线圈拆卸方便、线圈抽头多的特点,补充了三组演示实验,以提高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器材:两根长度在1m以上的漆包线(普通单股长导线也行),J2423型可拆变压器,两个演示用交流电压表(笔者用的表量程是交流10V),J1209型高中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