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下图是物理新教材选修3-4第7页,科学漫步中提出让同学们思考的有趣问题. 月相 描述自然界的许多周期性变化都会用到相位的概念.例如,从地球上看,月亮从圆到缺,又从缺到圆,这是一种周期性的变化,如图11.2-3所示,周期为29.5d.月亮的这种圆缺变化叫做月相变化.为了便于记忆,人们还给几个特殊的月相起了特殊的名称:  相似文献   

2.
在高一物理课本的阅读材料“月相”一文中提到:从地球上看,月亮从圆到缺,又从缺到圆,这是一种周期性变化,周期为29.5天.有同学提出疑问:“我们在前面讲万有引力时,不是说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27.3天吗?怎么这里却是29.5天呢?”要说清这个问题还得从月球绕地球运动和地球绕太阳运动谈起.  相似文献   

3.
陈泮明 《天中学刊》2000,15(5):113-113
中等师范学校地理课中的月相变化是教学中的难点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 ,认为讲这部分时应从课堂和课外两方面着手 ,即讲这一节课后 ,让学生夜晚连续观察月相的圆缺变化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月球圆缺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由于月球、地球、太阳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因此 ,地球上的观测者所见到的月球被照亮部分的形状也不断变化 ,从而产生不同的月相 .在农历每月的变化中 ,人们首先看到的是像人们眉毛一样的蛾眉月 ,以后逐渐变化 ,依次可以看到上弦月、凸月、满月 .满月之后 ,月亮的变化由圆到缺 ,最后直至新月 .月相由缺到圆 ,再…  相似文献   

4.
高一《物理》第一册 (试验修订本 )第 1 73面有这样一个问题 :如图 1所示 ,你能不能根据月相判断 ,这张照片是在黄昏拍摄的还是在黎明拍摄的 ?图 1要正确完整地回答这一问题 ,必须明确日、地、月三球的相对运动规律 ,以及月相变化规律 .一、日、地、月球的相对运动日、地、月球的运动如图 2所示 ,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公转轨道平面 (黄道面 )和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公转轨道平面 (白道面 )的倾角 θ在4°5 7′~ 5°1 9′之间 ,平均值为 5°0 9′,这个角很小 .因此 ,在讨论月球和地球相对太阳运动对月相变化的影响时 ,可以忽略这个夹角 .图 2月球绕…  相似文献   

5.
下图是物理新教材选修3—4第7页,科学漫步中提出让同学们思考的有趣问题。 月相 描述自然界的许多周期性变化都会用到相位的概念。例如,从地球上看,月亮从圆.到缺,又从缺到圆,  相似文献   

6.
用途:训练复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由缺到圆的变化。材料:厚纸板、卡纸、画纸等。制作: 1.在厚纸板画上夜空景色,在画中刻出一道弧线(图1)。 2.用黄色卡纸剪出个比弧线稍小的圆形月亮,后面用厚纸条贴上一条把子(图2)。 3.厚纸板背后贴一小纸圈以固定把子,把月亮插进弧线内(图3) 4.推动把子,就能显示月亮由缺到圆的现象了(图4)。  相似文献   

7.
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关于月相这部分知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掌握月相的变化规律。虽然学生对月亮已经司空见惯,但是真正了解月相的规律者并不多,这需要我们地理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讲清楚。一、为什么会产生月相现象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叫月相。月球和地球一样,是一个不发光的球体,全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月球向着太阳的半球是明亮的,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暗的。由于月球不透明,所以永远分为明亮半球和黑暗半球,在不同的位置,我们就会看见不同的形状。由于月球始终围绕地球在公转,因而日、月、地的不同位置就直接影响到地球上的人们观测…  相似文献   

8.
如图3是2004年5月5日2时48分到52分在北京拍摄的从初亏到食既的月全食过程.数学问题解决用数学的眼光看图3,可以认为是地球、月球投影(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发生了从外切、相交到内切的变化.2时48分月球投影开始进入地球投影的黑影(图);接着月球投影沿直线 OP 匀速地平行移动进入地  相似文献   

9.
阿凡 《初中生》2012,(19):50-51
正我们每天看到月亮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类似于日出和日落。地球自东向西自转运行,人类在地球上可以看到月球升起落下。月球每次月相变化周期为29.5天。月球每天升起的时间平均晚50分钟。这可以解释月亮为什么有时升空是在夜晚,多数情况又是在白天升起。月球环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并不是一个圆形,而是一个椭圆形,因此月球每次环绕一周时,地球中心与月球中心的  相似文献   

10.
月亮阴晴圆缺的变化即月相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有趣天象,但对月相成因的解释,中学生往往不理解或者一知半解,它已成了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月相的变化决定于两个因素:第一是太阳照射月球的方向,这个方向可以看作是不变的,它把月球分为向日半球和背日半球两部分。第二,是地球上的观测者观测月球的方向,对于同一地点的观测者来说,这个方向是随着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这  相似文献   

11.
概念辨析     
一、恒星月、朔望月 月球绕地球一周所用时间,为一恒星月.朔望月则是月相变化的周期.如图1:  相似文献   

12.
月相变化规律是中师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实践中 ,学生往往对月亮变化规律没有形成具体的形象思维 ,对有时在白天观察到月相或月相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规律感到疑惑 ,对月相变化规律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假如中师生形象地掌握了月相变化规律 ,不但能解释疑惑而且能在实践中根据月相某一时刻的特点 (月相形状、亮面凸出部分朝向、在天空中的方位 )推算出月亮东升时刻 ,判定该天农历大概日期以及观察时大概时刻 ,亦可根据农历日期、时刻 ,推算一天中月相变化特点。  一、正确理解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运动规律   (一 )日月星辰…  相似文献   

13.
韩静波 《物理教师》2006,27(9):42-43
本刊2005年第8期《为什么月球公转周期与月相变化周期不同》一文,论证了月亮的公转周期和月相变化周期的区别与联系.对我有很大启发,促使本人对该问题也进行了认真的思考.现将两种解释呈现如下.1常规解释图1首先,我们要了解:阳光照射下的月亮永远是半个亮半个黑的,月相的变化实  相似文献   

14.
天文学上把月亮的圆缺变化称为月相变化,而且在远古时期,人们已注意到了月相变化;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以“阙”释“月”,意为月亮有圆有缺,然以缺为常,揭示出月之得名由来及其变化;笔者将《说文解字》中表示月相变化的9个字进行归纳分类,即新月、满月、残月;并且从文字学、训诂学、天文学三个角度分别对每个字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5.
孔波  徐化美 《辅导员》2010,(17):60-61
一、观察盒装置图(如图) 二、特点及用途 1.特点 (1)科学。月相的成因是月球在空中方位的变化,在设计中让“月球”(乒乓球)围绕“地球”(平面镜)转动,更能接近实际。同时,也可以体现出太阳、地球、月球在特定时间三者的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6.
利用计算机建立月球运动模型,通过对月相变化的静态分析,在课件中进行动态演示,通过交互,可以随时显示月球在不同位置的月相在同一时间观察到的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为了让学生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和原因,教材中提供了月相盒的设计方案。即在一个圆形的盒子上开八个圆形的观察孔,盒盖的内部悬挂一只乒乓球,然后在盒子上插入一支手电筒,就可以从每个孔观察到月相的变化,这样,八个孔代表八个方位,从不同的小孔看到的乒乓球亮光部位是不一样的,如同天空中月亮形状的变化。这种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了月相的变化规律和原因,但从科学的意义上讲还有些欠缺。在今年的教学中我尝试改进了这种设计方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此整理出来,供各位科学老师参考。设计意图1.强调科学性。月相的成因是月球在…  相似文献   

18.
在模拟月相变化这一环节中,教材是这样来演示的。1.在场地中在间教画室上或一两块个空圆地圈的,几一个端同墙学面站上在贴小上圆太上阳,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一名同学举一个一半被涂亮的皮球,代表月球,沿大圆转动一圈,表示月球绕地球转动一个月。  相似文献   

19.
题1 若近似地认为月球绕地球公转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在同一平面内,且均为圆轨道,又知这两种转动同向,如图1所示.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9.5d(图示是相继两次满月时,月、地、目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利于教学请你动手制作随州市厉山镇学校赵林章(441309)现行五年制小学自然教材第五册第十五课“探索月亮的秘密”一课中,有研究月相变化的内容。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因为月球自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亮,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由于月球不停地绕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