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初三物理电路部分教学中,对电路故障的判断与查找是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一个简单的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其中电源提供电压,给用电器供电;用电器是利用电来工作,即将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路通断;导线一是连接电路,二是导电.一个简单电路组成后,主要存在三种状态:1通路,即电路处处相通,用电器工作;2断路,即电路存在一处或多处断开;3短路,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短路又分两种情形:其一是用导线直接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电流不经过用电器,如图1所示,这种情况容易烧坏电源和导线.  相似文献   

2.
准确识别用电器的连接方式,弄清电流表、电压表的测量对象,正确分析电路,是同学们解答电学习题必备的基本功.那么,如何分析较复杂的电路呢?一、明确一个原则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中,只要求同学们会分析含两至三个用电器的简单电路,并且用电器在电路中要么串联,要么并联. 二、用电流流向法分析电路的连接电流总是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导线、用电器、开关等)流回电源负极.在流动过程中,只有一个通道的电路为串联电路,电流途径有分有合的电路为并联电路. 例1 指出图1和图2中用电器的连接方法. 解析:图1明显为串联.图2中电流…  相似文献   

3.
电路中的“短路”现象,人教版教材、华东地区新编教材均作了一般介绍,而初中学生学习电学时却时常遇到,如学生做电学实验时,由于连接不正确,出现短路;解习题时,由于题中开关的断开或闭合,使电路连接发生变化,也会出现短路,而许多学生对短路现象认识比较模糊。那么,电路的短路现象怎样识别呢?短路的实质是什么?电源短路有什么危害?用电器短路出现的危害又是什么?有时为什么会有“用电器短路”的应用?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1.怎样识别短路 短路,有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两种短路都可看成是:用一根导线的两端直接与电源两端(正、负极)或  相似文献   

4.
王荣伟 《物理教师》2006,27(11):28-28
初中物理中的短路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曾两次在教学目标提到短路.一次是上册第五章第二节要求学生认识通路、断路和短路,了解断路和短路.一次是下册第七章第四节通过实验观察,知道短路的危害.可见,短路作为电路的一种状态还是非常重要的.短路作为电路的三种状态之一有两种形式:一是用导线直接把电源的两极连接起来,即电源短路,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还有一种是用导线将用电器的两个接线柱连接起来,即用电器短路,若此时的用电器还和其他用电器串联,则此时…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新教材已于2003年秋季普遍使用,这套新教材将原来初三的电学编排到初二,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特点,分散了电学难点.初中电学中有些电路元件的串、并联接法并不明显,看起来好像很复杂.为了正确识别一个复杂的电路是怎样连接的(是串联还是并联),我们必须明确一条原则:外电路中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最后流人电源的负极.根据这条原则,介绍以下几种识别电路的方法,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初三物理电学学习中,较困难的就是串并联电路的辨别方法了,要判断并联电路或串联电路,我们首先要理解短路的含义.短路基本可分为两种:1.电源短路;2.用电器短路.如何区分它们呢?我们先来看一个例题.  相似文献   

7.
初三学生在学习电学的过程中对于由用电器和电表所组成的、看似较复杂的电路往往难以迅速、准确地作出判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电表类型已知的电路图,通常采用“去表法”,即把电压表视作断路,电流表视作短路后进行判断用电器的连接,学生较容易接受.但要判断电路中未知电表的类型,对有些学生确是难题。此时仍可采用“去表法”进行分析.现举两例.  相似文献   

8.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最基本的电路.正确识别电路的串联和并联是初三物理电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很难又快又准地区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尤其是三个用电器的连接方式和电表的测量对象问题.下面告诉你几种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9.
初中物理课本中出现了两次不同的“短路”概念。第一次是在第四章的“电路和电路图”中,“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上,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这是不允许的,这种情况叫做短路”。第二次是在第十章的“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中,“所谓短路就是电流没有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构成的通路”。两次定义不统一。其实,第一次定义指的是电源短路,课本在这里专门提出电源短路问题,旨在提醒学生在实验中一定要注意杜绝电源短路现象的发生。第二次定义指的是包含用电器和电源在内的短路,比较全面。我觉得应在第八章讲过欧姆定律后,…  相似文献   

10.
在九义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二册“生活用电”一章中有这样一组插图 :  对漏电的用电器 ,通过接地线就能避免触电。但是许多学生不明白 ,这就涉及“短路”概念问题。   九义初中教科书《物理》第二册第四章“电路和电路图”一节中 ,短路定义为 :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上 ,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 ,可能把电源烧坏 ,这是不允许的 ,这种情况叫短路。教材在“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一节中又告诉我们,所谓短路就是电流没有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构成通路。九义教材前后两个短路定义实质是否一样 ,对于初中学生是很难弄清的 ,一些高年级的学生…  相似文献   

11.
短路是初中电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 ,对短路的辨析以及短路造成的电路结构的变化等问题 ,是学生在学习电学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之一 .因此 ,我们必须加深对短路概念的理解一、短路的定义和种类短路是指电流没有经过用电器而直接从导线上通过所构成的通路 .它是因为导线、开关、电流表或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等 ,把用电器两端直接连接起来造成的 ,如图 1所示 .图 1根据发生短路的电路结构来分 ,短路有部分电路短路和全电路短路两类 ,如图 2所示 .图 2  二、短路的原理短路时 ,为什么电流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从导线上通过呢 ?我们可以从两方…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新教材已于2003年秋季普遍使用,这套新教材将原来初三的电学编排列初二,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特点,分散了电学难点。初中电学中有些电路元件的串、并联接法并不明显,看起来好像很复杂。为了正确识别一个复杂的电路是怎样连接的(是串联还是并联),我们必须明确一条原则:外电路中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最后流入电源的负极。根据这条原则,介绍以下几种识别电路的方法,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串、并联是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识别串、并联电路是解答电学问题的基础.如何迅速、准确地判断用电器的连接方式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1.电流回路流向法根据电流的流向来识别电路.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的流向画出电流的路径.若电流  相似文献   

14.
初三物理电学学习中,较困难的就是串并联电路的辨别方法了,要判断并联电路或串联电路,我们首先要理解短路的含义。短路基本可分为两种:1.电源短路;2.用电器短路。如何区分它们呢?我们先来看一个例题。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物理电学的教学中,应用基本的电学规律进行简单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是电学教学的一个重点。而在这一重点的内容中,如何分析和处理有短路现象的电路,又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的教学发表一些浅见。一、几种出现短路现象的典型电路由于初中电学,按新大纲的要求,有关电路的计算规定只允许出现两个用电器以下的简单电路,因而,可能出现短路现象的电路,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1、出现用电器(或电源)跟无阻导线  相似文献   

16.
初中物理电学中实际有两种短路:一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谓之电源短路;二是部分用电器两端用导线短接,该用电器不能工作而其他用电器仍能工作的电路,谓之部分短路.电源短  相似文献   

17.
短路是电学中常见故障,即在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直接由导线连接叫局部短路;另一种情况电源未经任何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相连通叫电源短路.短路现象在生活中的危险性危害性较大,迫切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对短路现象要有一个明晰,正确地认识.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电学内容中,短路是电路的一种形式.各种考试中经常出现,很多学生觉得困难.本人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在教学中把短路分为两种情况,以供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探讨. 一、电源短路这种短路就是教科书明确提出的,电流没有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构成的通路.这是绝对不  相似文献   

19.
短路知识是电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由于短路时有一定的危险性,教学中教师只讲解而很少用教具演示,因此,学生缺乏直观的认识。我设计的这个电学短路教具,电压低,电流小,演示安全,能加深学生对电学短路知识的理解。该装置电路如图1所示。电源为1号电池4节。1是学生用直流安培计,用0-3A档,2是2.5V、0.3A小灯泡,3是电键,4是接线柱。  相似文献   

20.
关于“短路”,课本里第二章第四节是这样介绍的:在电路中,如果不流经用电器,而是电源两极直接相连,我们就说电源短路了。我个人认为这种情况只是短路中的一种,我们用演示实验来显示一下,实际看到的情况就是这样。这样同学们对短路有了一定的印象。但也容易造成同学们的误解,认为只有用导线直接连接到电源的二极不经过用电器才是短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