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移动式屏蔽检查热室可模块化地拆卸、运输、组装并实现简单检查功能,具备了较好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但同时,由于要兼顾机动性和灵活性,带来了辐射防护工作实施的一系列新问题。为解决相关问题,本文在参考现有核设施辐射防护体系建设标准的基础上,梳理了移动式屏蔽检查热室辐射防护剂量限制体系,开展了移动式屏蔽检查热室辐射防护解决方案研究,从源项及屏蔽、通排风、辐射分区及管理、辐射监测、事故处理等要素进行了相关细化考虑。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6,(8)
辐射主要种类可分为电离辐射及非电离辐射,常见辐射有太阳辐射、电磁辐射和热辐射。辐射防护,即主要指针对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公众及其后代进行的使其免受或少受电离辐射的危害。除核电站及辐射防护专业研究场所的工作人员相对防护严格外,不少医护人员及其他生产研究人员的辐射防护做得并不到位,长此以往,会对人体健康及后代产生严重影响。本文便对辐射工作人员辐射防护做出基本探究。  相似文献   

3.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1,(4):F0002-F0002
潘自强,辐射防护(保健物理)专家,现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学会理事长;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中国代表,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主委员会委员。他是我国辐射防护学科的主要带头人之一,参与和主持创建了我国核工业辐射防护监测技术体系;开拓了我国辐射防护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PET/CT项目运行时对周围环境产生的辐射影响,评估辐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水平,为PET/CT项目的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某一大型医院的PET/CT项目为例,根据相关标准与技术规范对机房及周围开展辐射环境监测,使用监测仪器测定场所的X-γ辐射剂量率与表面污染水平,并通过监测数据估算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结果:该PET/CT机房周围部分测点的放射性水平偏高,对PET/CT工作人员产生最大年有效剂量为1.36 mSv.结论:PET/CT辐射工作人员所接受年剂量均低于(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附录B中的限值要求,工作场所的设备和地面的表面污染监测结果低于(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附录B中的控制水平.应继续加强PET/CT工作场所的辐射安全管理,增加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严格按照流程操作,以减少额外的附加照射,避免辐射事故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核与辐射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军事和医学等领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然而,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核与辐射事故时有发生,伤害和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因此,有效开展放射性职业病防治、医用辐射防护、公众照射控制及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等放射卫生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阐述了工作场所的辐射监测工作和核安全辐射防护的管理工作。在监测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实施中,需要对工作场所进行详细的勘查、制定操作安排和计划、利用先进的仪器和设备、详细部署监测的有关程序,并安排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工作场所进行分析和处理,解决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各行业X射线探伤作业使用逐渐的增多,伴随X射线探伤的使用,X射线探伤室的辐射防护能力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X射线探伤机在对工件进行照射的工况下,X射线通过主射、漏射、散射,对作业场所及周围环境产生辐射影响。因此,针对X射线探伤室的辐射防护能力及对探伤作业人员以及公众的辐射影响分析,是本文要阐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储美芳 《科技风》2013,(7):18-19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被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的辐射防护问题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根据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辐射特性,实体屏蔽是辐射防护的主要方法。美国国家辐射防护与测量委员会发布了《MV级X和γ放疗设备的屏蔽设计和评价》(NCRP No.151)文件,针对高能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的屏蔽设计,对机房周围不同区域实体屏蔽能力给予估算模式。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9,(10)
CubeSat以体积小、成本低、研制周期短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CubeSat的高度集成化、模块化设计对结构热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宇宙中的辐射也会对立方体卫星造成影响。本文在参考国外高校对CubeSat的结构热控和辐射防护方案基础上,对结构热控与辐射防护方案进行分析与讨论,给出更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碘-125粒籽源植入治疗"肺癌"项目,对各环节周围环境辐射影响水平进行监测及分析,并探讨辐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反应堆压力容器主螺栓孔清洗装置是反应堆压力容器法兰面具有对主螺栓孔进行自动清洗功能的设备。是集精密机械传动、电控、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高技术自动控制设备。在反应堆维修及换料期间可帮助维修人员实现分身术,或者在辐射环境代替人类工作,实现核电站辐射防护最优化的目标,进而确保反应堆压力容器长期、安全、可靠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1895年X射线的发现,1896年辐射能的发现及1898年镭的发现,产生了一大批有关怎样定义X射线和镭单位的提议。这些提议都基于各种辐射影响,包括使胶片的感光程度、化学效应,荧光效应和对皮肤的红斑效应。还有一些是基于离子的电离效应,并在1937年由此确定为最终的结果,成为以后辐射剂量学单位的基础,它在X射线和Y射线中没有不同。在国际放射协会(ICR)成立国际辐射单位及测量委员会(ICRU)和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期间,还有一些针对此类问题的组织也相继成立。这些组织都对辐射防护关于量和单位的基本原理的认识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报告。本文简要概括了这个问题在过去一个世纪的历史进展。  相似文献   

13.
周洁 《科技风》2015,(7):111
对某造船厂船台上用于船体无损检测的X射线探伤机周围进行辐射水平检测,根据标准GBZ 117-2006中关于现场探伤控制区和监督区边界的剂量控制值,通过巡测辐射剂量水平范围,确定控制区和监督区边界距X射线探伤机的距离,从而对控制区和监督区边界的辐射防护措施及设施提出要求,保障辐射工作人员及公众的健康权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估算飞行人员在2004-2014年飞行过程中的受到的宇宙辐射剂量,对飞行人员辐射防护工作进行科学管理。方法:本文以蒙特卡洛方法仿真数据建立的地球宇宙辐射剂量数据库为基础,根据飞行航线、机场与日期等信息,采用中国民航总局组织开发的宇宙辐射有效剂量计算系统CARD计算出某条航线一个航班飞行期间飞行人员受到的辐射剂量,由此推算出飞行人员全年的剂量。结果:对某航空公司459条航线2004-2014年飞行剂量计算:2004年飞行人员年均受照有效剂量最小;2009年飞行人员年均受照有效剂量最大;飞行人员年均受照有效剂量与太阳日心压成反比关系。计算结果表明该航空公司所有飞行人员2004-2014年所受辐射剂量在国际国标的建议限制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X射线影像诊断设备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查和疾病治疗。这些诊疗设备和技术对人们的疾病诊断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加大了人们接受医疗辐射的几率。目前国内对于X射线辐射防护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隐患。医疗电离辐射的防护问题急需得到重视并提出相应的科学决策,使临床放射性设备的使用最优化、合理化,降低医疗射线辐射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氡是由放射性元素铀、镭衰变后的一种天然放射性惰性气体,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RC)及中国、美国、荷兰等多个国家已将氡列为最危险的致癌因子之一。目前在高氡辐射、环境密闭、湿热多霉的地下工程中存着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开发一种防氡效率高、干燥速率快、使用寿命长、绿色环保的生态多功能高氡辐射防护涂层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生态多功能高氡辐射防护涂层的研究”由西南科技大学董发勤教授主持,与广州军区工程科研设计所共同研发。  相似文献   

17.
直线加速器是现代医学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职业人员在直线加速器周边经常驻留范围内接受的年有效剂量最大值为2.39×10-3mSv,不超过《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规定的5mSv的剂量约束值。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进一步降低辐射职业人员的受照剂量,保护辐射职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直线加速器是现代医学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职业人员在直线加速器周边经常驻留范围内接受的年有效剂量最大值为2.39×10-3mSv,不超过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规定的5mSv的剂量约束值.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进一步降低辐射职业人员的受照剂量,保护辐射职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粒子加速器是适应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辐射医学和国防建设等诸多方面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大科学装置,它涉及到加速器物理和加速器技术—电磁场、电源、高频、电子学、真空、束流诊断、计算机、自动控制、机械设计与制造、辐射防护等专业技术,以及逐渐发展起来的许多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毛用泽院士,核监测与防护技术专家,1953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进修核物理专业。长期从事核试验效应、核监测与防护装备技术、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等科学研究,创建了我国核试验早期核辐射创建与放射性沾染的参数测量技术、现场辐射防护监测以及高空烟云取样技术等,荣立个人一等功。创建与发展了核监测装备系列化与标准化。主持完成了国家“七五”重点攻关课题“核电厂严重事故场外应急辐射监测研究”,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与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荣获首届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为国防科研的核监测与防护专业培养了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至2006 年培养博士研究生与博士后共17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