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影视配音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事业的起步,是影视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从建国初到20世纪末,影视配音行业先后经历了起步、发展、辉煌和衰落四个阶段。21世纪,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及不断升级转型,为影视配音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以技术变革为前提,国产动漫、动漫游戏以及电视剧的大批量制作,使影视配音行业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产业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2.
李路 《视听界》2007,(4):100-101
诚如《2007年中国影视产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所述,影视业属于典型的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产业。这一观点所涵盖的元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全面的产业链条的概念,也定义了影视剧本身的艺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双重价值。而在影视剧产业链条中,尤为重要的两个元素便是导演与制片人。导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影视剧的艺术审美与格调定位,而制片人则在影视剧的全程制作、生产与发行中决定了其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出现诸如《国家宝藏》《一本好书》《故事里的中国》等一批优秀文化类综艺节目。基于影视与戏剧艺术结合新样态,笔者提出舞台影视剧概念。舞台影视剧是结合舞台剧表演、舞台设计、多维空间设计等戏剧艺术形式与影视剧表演、蒙太奇剪辑设计等影视艺术的一种兼具舞台剧与影视剧双重特征的更适合屏幕端观看的新舞台剧样态。本文将梳理戏剧与影视结合的不同发展阶段,并着重分析舞台影视剧发展及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的同时,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渐列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议事日程,这也是广播电视事业的双重属性所决定的。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广播电视发展的最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公共服务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衰落,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就具有了新的涵义和新的特点。本期《路标与航向》栏目刊登的三篇文章试图从三个角度来阐述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的要义,旨在引发广大广播影视工作者的思考,为当前如火如荼的文化产业建设提供另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5.
翁蔓蕾 《青年记者》2006,(20):54-55
笔者研究了广州电视台等台发展的历史轨迹,认为电视产业化运作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以国有企业为主体,逐步完善产业化管理1、产业化要以国有企业为主体,集体和个人为补充。电视若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就意味着产业部分的部门需要体制改革,从事业性质转换为国有企业(或控股)管理性质  相似文献   

6.
中国影视基地现状和产业化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影视基地建设和经营已有二十年的历史,经历了繁荣和低谷,进入新世纪以来影视基地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影视制作的市场化对影视基地提出了产业化的要求,同时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也为影视基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试图通过对影视基地现状的全景式扫描,在评述现状的基础上寻求影视基地产业化发展对策,讨论影视基地产业平稳转型并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影视基地现状和产业化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影视基地建设和经营已有二十年的历史,经历了繁荣和低谷。进入新世纪以来,影视基地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影视制作的市场化对影视基地提出了产业化的要求,同时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也为影视基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试图通过对影视基地现状的全景式扫描,在评述现状的基础上寻求影视基地产业化发展对策,讨论影视基地产业平稳转型并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网络文学改编剧作为当代影视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上取得广泛影响,也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和问题。本文从网络文学和影视剧两种艺术形式的联系与区别入手,对当前网络文学影视改编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符丹 《新闻记者》2005,(4):36-36
由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指导教授魏永征和法律系主任李丹林主编的《影视法导论———电影电视节目制作人须知》一书,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从电影、电视节目(其中主要是电视剧)制作的视角来介绍有关影视活动需要遵循的法律。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国家大幅调整影视政策,将电影和电视节目制作(新闻宣传除外)这一块从整个大众传媒业和广播影视业中分离出来,让它们率先走向产业化。全书的主要内容正是介绍和论述我国影视产业的现行法律,特别是介绍了在党的十六大把文化业明确区分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和盈利性企业单位以后,国家对电影和电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浙江影视产业发展迅猛,在体制改革、精品创作、主体发展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但是,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影视产业要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亮点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势支撑,仍面临巨大压力。本文运用SWOT分析框架,透视浙江影视业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认清发展环境的潜在机遇与威胁,力求对产业竞争力作出准确定位和科学研判。一、浙江影视产业优势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有线电视影视频道作为以播映电影和电视剧为主的专业频道要办得让观众喜欢、爱看,就必须充分发挥它的娱乐功能,同时也要注重发挥对大众文化的引导作用,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拟就影视频道如何发挥其娱乐功能及对大众文化的引导作用进行论述,并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影视频道具有娱乐这一基本功能首先由影视艺术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由于影视艺术的直观性及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因此一直被认为是大众娱乐的手段。强调发挥影视频道的娱乐功能还由它的受众主体─—喜爱影视剧的电视观众所决定。影视艺术是在与观众的互动中得到…  相似文献   

12.
林艳 《东南传播》2012,(12):160-161
自影视艺术诞生之日起,音乐就伴随其中,它在影视剧中的作用就是配合故事情节,更好地塑造剧中的人物形象和渲染场面气氛。随着影视的发展进步,音乐扮演的角色也日益重视。时代的发展,观众审美情趣的提高,导致影视音乐创作的专业化,一批专门的影视音乐人也应运而生。音乐是听觉艺术也是人类情感宣泄和表达的媒介。虽然音乐在影视中是作为"配角"而存在的,但在剧中恰当的时候出现,作为激起情感、烘托气氛的重要手段,它使剧情更加引人入胜。当影视剧中运用音乐之后,影视剧由原来的纯视觉艺术变成了视听结合的艺术形式,表现剧情和表达情感是影视剧的两个最重要基本功能,影视音乐除了配合故事情节,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和渲染场面气氛的基本功能外,它还有审美、叙事和彰显民族音乐文化的等功能。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电影和广播电视事业合部管理以来,社会上争论不少。赞成者认为:影视业大的结构合体,为两业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反对者的看法是:广播电视是宣传工具,而电影是文化艺术,对二者的管理应是不同的。更有人以尖锐的口吻,对“新闻机构”管理艺术部门的“逻辑性”提出了质疑。可见,影视协调工作所面临的首先是理论和观念的障碍,不对此作出深入的研讨和相应的论证,就难以在莫衷一是的意见中作出正确的抉择。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表述一些个人的见解,供决策者和关心两业发展的各界人士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04年是国家广电总局确定的数字化发展年和产业化发展年,从去年年底开始,总局陆续出台了推进广电数字化,付费数字电视发展的相关政策,规定和决定。目前,全国已有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五家数字付费电视运营平台。中央电视台、中广影视传输网络有限公司、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北京广播影视集团,上海电视台和8月6日成立的十多家机构组成的中国有线数字付费电视联合体。  相似文献   

15.
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化的程度相对较低。从影视剧的生产方面看,我们缺乏专业的、正规的、高水平的编剧队伍.缺乏像好莱坞那样的创作运营体系:从消费及产销关系看,国产影视剧的产业化进程也比较慢。有必要整合创作资源.建立良好的产销关系和法律制度,促进国产影视剧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16.
供应链管理思想在电视产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对文化产业以全国党代会报告的形式加以阐述。新的目标带来新的挑战。广播影视事业和产业如何划分?广播影视产业化如何发展壮大?电视产业供应链有哪些运作模式?对我国电视产业化经营有哪些启发?“管理天地”栏目中李丁.张莉撰写的《试析广播影视的产业划分与产业发展》及杨金月等合写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在电视产业中的应用研究》回答了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栏目另两篇文章对制片人及广告经营管理也做了闸述。  相似文献   

17.
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对文化产业以全国党代会报告的形式加以阐述。新的目标带来新的挑战。广播影视事业和产业如何划分?广播影视产业化如何发展壮大?电视产业供应链有哪些运作模式?对我国电视产业化经营有哪些启发?“管理天地”栏目中李丁.张莉撰写的《试析广播影视的产业划分与产业发展》及杨金月等合写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在电视产业中的应用研究》回答了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栏目另两篇文章对制片人及广告经营管理也做了闸述。  相似文献   

18.
在影视创作市场化、红色经典被肆意改编的商业环境中,大型电视连续剧《渔岛怒潮》用现代影视艺术手法,重温记忆,传承经典,在主题思想、叙事手法、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探索突破,彰显了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美学品格,实现了小说与影视、经典与改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良好结合,为红色经典改编影视剧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9.
剧本意象是影视剧的蒙太奇结构和影像造型的本体来源。影视艺术在当代高科技条件下的迅猛发展对“真实性”问题的挑战,进一步证实。影视剧的美学基点应该重新确立在意象表现上。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面向影视产业化发展的需求,培养应用型和具有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影视艺术人才。影视艺术学院是天津师范大学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类学院,现开设有“戏剧影视文学”、“表演”两个本科专业和“影视动画”、“视觉传达设计”、“摄影摄像技术”和“影视人物形象设计”四个高职(大专)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