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推进农业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多年来,农民的收入增长一直比较困难.财政支农政策作为政府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之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无疑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增加,化解"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对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做出了全面、科学的部署,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完成,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如何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农村巨大的消费市场,成为我国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全面奔小康,农村是关键;农村奔小康,交通要先行。农村公路被人们称为"毛细血管",农村公路的畅通与否,决定着一个地区公路网的整体水平,事关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交通部提出了"修好农村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的农村公路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4.
《华夏星火》2004,(4):25-25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第六届新年论坛上指出,近年来城乡收入在进一步扩大。城乡差距大,农村经济水平低,仍然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障碍。  相似文献   

5.
何有学 《华夏星火》2003,(12):24-2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做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加快广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正确地评价广西农业农村经济的形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软科学》2002,(11):1-1
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引起了海内外华夏民众的广泛共鸣。未来二十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新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意义将彪炳史册、光耀千秋。可以肯定,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全新的命题,为我国软科学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繁荣农村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村中小水电作为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份,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加快农村水电现代化建设步伐,就应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作指导,以现代技术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正>县域经济是一种以县辖行政区 域为单位的区域经济,一般 以县城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属于 国民经济最基础的财政单元。实施 "县域突破",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本文就 山东省荷泽市县域经济发展中所面 临的若干体制、政策性制约因素及 其对策做如下分析。 一、荷泽市县域经济发展中 面临的体制和政策约束 (一)现行财政体制制约县级财 政  相似文献   

9.
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既是保护小城镇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改善农村环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财政手段保护环境十分必要。其理论基础在于市场对环境问题的“失灵”。环境保护的财政手段多种多样,需要根据国情做出选择。国家在运用财政手段保护环境的政策取向上,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财政手段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