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马佳 《科教文汇》2010,(25):144-144,152
环境艺术设计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美的创造,审美修养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非常密切,而能否设计出具有深厚艺术文化内涵、和谐完美的环境艺术作品,关键在于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在于学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本文分析了审美修养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并对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回顾拉斯金、莫里斯提出的艺术主张仍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艺术家、设计师应了解艺术的社会功能,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审美修养,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才能真正地做到艺术设计为大众服务。  相似文献   

3.
薛保华 《科教文汇》2009,(14):265-265
功能确立了设计产品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明确了设计物与人类最直接的关系。功能是设计产品的某种功效、用途,它反映了人类的需求。人的需求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一件设计产品的功能也就要求是多重的或多层次的。在现代设计活动中,我们必须围绕设计产品的功能进行分析、研究和开发,对设计产品的物质功能、象征功能、审美功能准确定位,从而使设计物更好地满足人类的各方面需求。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通过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音乐具有认识教育和审美两大社会功能。本文结合辩证法中联系的观点,通过分析音乐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阐述音乐的认识教育功能;通过分析审美心理、审美需求与音乐美感的联系来阐述音乐的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我们提倡对于传统艺术文化符号保留与继承,更强调把现代艺术设计的内容和传统艺术文化的精髓融合在一起。这种继承与融合并不是盲目的"拿来主义"。以龙形为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龙形的纹样形态都相对比较稳定,人们只是单单把这些纹饰作为一种符号来使用,没有推陈出新,没有加入现代人的审美趣味。随着社会大众审美需求的日益增加,单一的"拿来主义"做法显然已经捉襟见肘,迫切需要设计师重新思考图形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论音乐的社会功能——用辩证法中联系的观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是通过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音乐具有认识教育和审美两大社会功能.本文结合辩证法中联系的观点,通过分析音乐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阐述音乐的认识教育功能;通过分析审美心理、审美需求与音乐美感的联系来阐述音乐的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7.
人们在对建筑的日常需求得到满足后,自然表现出一种追求形象和美的艺术动机,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艺术。研究和把握建筑艺术的表现与审美特征,对促进建筑创造的艺术性和美学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建筑艺术的属性,对现代建筑艺术的表现性与形式美进行探讨,并从审美主体、审美形象提出现代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个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在对建筑的日常需求得到满足后,又要追求建筑艺术上的审美并把它发展成为一门艺术。本文就建筑艺术的属性、及现代建筑艺术的表现性与形式美进行分析,并从审美主体、审美形象提出现代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9.
装饰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给了我们视觉美感,具有审美超越性,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审美愉悦和心灵的净化。它是人类发展史中最普遍的艺术现象,以独特的形式来满足人们生活中美的需求。装饰艺术的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既涉及绘画、雕塑等纯艺术的领域,又涉及建筑、广告、工业造型、服装等工艺设计领域,并在不同的领域中传达着视觉上的美。  相似文献   

10.
装饰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给了我们视觉美感,具有审美超越性,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审美愉悦和心灵的净化.它是人类发展史中最普遍的艺术现象,以独特的形式来满足人们生活中美的需求.装饰艺术的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既涉及绘画、雕塑等纯艺术的领域,又涉及建筑、广告、工业造型、服装等工艺设计领域,并在不同的领域中传达着视觉上的美.  相似文献   

11.
郑希 《科教文汇》2008,(21):214-214
艺术需要技术作为基础,而精湛技术外化为艺术的本质核心就是审美,是以审美为目的。本文通过对《庖丁解牛》的解读,来探讨技术、艺术、审美三者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周珍珍 《今日科苑》2009,(20):179-179
流行的产品具有功能与形式美感的和谐统一,能够满足消费者情感上、心理上的消费需求的特征。民族性是设计产品流行与审美的基础,而创新则是其生命。  相似文献   

13.
歌唱艺术审美就是歌唱者对声乐艺术美的一种心理感受。歌唱艺术是人类心灵对世界感应的产物,是以歌唱声音为物质材料的人类精神唤醒及生命升腾的展开形式,它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其审美功能与价值,充分体现了人类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追求。  相似文献   

14.
历史审美是除艺术审美、自然审美以外的第三种深层次审美形式,能给审美主体悦目悦耳、悦心悦意、悦神悦志的历史美感.本文从历史审美激发人的"求真、求善、求美"之情,塑造人的理想人格;历史审美增强人对生命、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历史审美引领人渐入人生佳境,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历史审美角度论述其对国民人文精神培育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音乐美是音乐家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创造,把现实生活的美,特别是人的思想情感加以集中、提炼和升华,并运用赋予独创性的艺术形式加以体现的产物。这种客观存在的美,需要以审美的眼光加上心理的想像去认识、洞察、把握。音乐审美在音乐欣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艺术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边缘学科,是艺术与科学共同的合成手段.艺术设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实践能力、能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17.
刘艺洁  程唯 《科教文汇》2007,(10X):36-36
艺术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边缘学科,是艺术与科学共同的合成手段。艺术设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实践能力、能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18.
设计是为人们在生活中提供服务的。它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品是一种纯粹的审美,它注定要和某个产品或某种服务联系在一起,正是因为这样一种特点决定了设计的审美自由性。那么设计产品(服务)的功能和审美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重审美?重功能?二着兼顾?也许都能成立,但是笔者认为设计姜应提倡自由,自由的审美体现在功能完善的产品上才是完美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李碧娟 《今日科苑》2008,(6):206-207
艺术欣赏是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更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对美进行再创造,欣赏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等,通过审美直觉、审美静观和审美创造的途径去追寻美、感受美、创造美,从而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这不仅是每个人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李碧娟 《金秋科苑》2008,(6):206-207
艺术欣赏是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更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对美进行再创造,欣赏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等,通过审美直觉、审美静观和审美创造的途径去追寻美、感受美、创造美,从而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这不仅是每个人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