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一、案情概况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经营者多有攀附名门搭便车行为。清华大学的“清华”二字就屡遭侵权,以“清华”名义办公司、学校及各类培训班的有近千家。为维护“清华”的声誉和权利,清华大学于1997年在商标类别第41类、42类注册了“清华”文字商标,之后又陆续在第4  相似文献   

2.
冯茵  代红 《兰台世界》2007,(4X):55-56
解放前清华风雨历程中,只有一个人,“他一生的业绩和清华结合在一起”(陈岱孙语),他就是老校长梅贻琦先生。  相似文献   

3.
《清华制造》是一部以梦想、追求、爱情为佐料,描述五个清华学生从创办一家软件公司到大学毕业时都成为百万富翁的小说。有清华身份的27岁的作者张宏杰也因为他的这部小说使自己成了百万富翁  相似文献   

4.
盛翔 《青年记者》2005,(12):72-73
一条富翁就学清华的消息引发了网上的一场热论:50位拥有亿万资产的老总齐聚清华经管学院,开始接受为期12天的封闭式脱产学习。这是浙江省人事厅在清华首次建立非公有制经济人才培训基地,专门针对“草根浙商”量身定制培训课程。学费由浙江省政府出资,12天课时共42万元,住宿费和生活费由学员自理。(11月8日《京华时报》)  相似文献   

5.
清华90周年,海峡两岸同庆。2001年4月26日,台湾清华大学校长刘炯朗抵达北京,参加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活动。新竹清华排球队随同前来,他们将和北京清华的学生举行一场友谊赛。为配合北京清华4月29日的庆典活动,台湾清华的庆典特意提前了一星期。北京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前往参加。他带去的是一支篮球队。4月27日,台湾团参观清华校园。高  相似文献   

6.
陈文军 《兰台世界》2013,(28):128-129
梅贻琦是海峡两岸清华学子心目中的"终身校长",在时局动荡的革命年代,正是他在清华大学井井有条的教育管理工作,保证了清华一流学术殿堂的名望。  相似文献   

7.
清华大学档案馆是永久保存清华史料和名人资料的机构,馆藏的珍贵档案真实反映了百年清华的沧桑历程和大师风采.为进一步大力丰富清华史料资源、传承和弘扬清华精神,清华大学档案馆、校史馆从2015年启动实施"清华史料和名人档案征集工程".项目实施以来,已有百余位清华名人的档案从海内外捐赠到馆,不少是极具史料价值和意义的精品.2018年12月,清华校友徐乃明的亲属向档案馆捐赠了他生前的一批珍贵资料,共计74件.翻开一件件档案,这位清华校友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卓越功勋逐步展现在人民面前.  相似文献   

8.
清华开放网络存储试验室是清华大学和清华诚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适应现代网络和存储技术的发展而共同成立的开放实验室。为在理论和实践上推动国内图书情报领域对国内外最新网络存储系统的前瞻性研究、开发移植 ,加快网络存储技术成果的转化进程愿与本刊合作 ,协办本栏目的工作 ,为此编辑部代表广大读者对清华开放网络存储试验室支持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网络存储技术研究与发展的举措 ,表示衷心的感谢 !  相似文献   

9.
大师的失误     
2001年2月18日,清华90周年大庆前夕,季羡林先生满怀深情写下了《清新俊逸清华园》一文,回顾了当年入学考试的作文题。他说:"清华出的是《梦游清华园记》。  相似文献   

10.
汪健君于1925年到清华工作,直到1999年去世,一生服务于清华.他不仅因踏踏实实的工作而度过了充实的一生,更因擅长昆曲、传承昆曲而度过了精彩的一生.  相似文献   

11.
1912年.14岁的闻一多考上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时,父母为他订了婚。对象名叫高孝贞,1903年出生在一个宫宦家庭,和闻家还是姨表亲。闻一多考取清华后,高孝贞的父亲认为这孩子有出息,便主动提出要将女儿嫁给他。亲上加亲。又是门当户对,闻一多的父母欣然同意,  相似文献   

12.
微记录     
《档案与史学》2014,(11):47-47
@阿忆:陈岱孙先生,大家族出身,在威斯康星大学读本科,成绩优秀,得过金钥匙奖,他是哈佛硕士哈佛博士,27岁敞清华经济系教授,28岁是清华经济系主任,29岁是清华法学院长,1952年至1984年是北大经济系主任,英俊,潇洒,干练,许多女生大声呼喊,您是男神,可为什么一生都不结婚?  相似文献   

13.
清华大学档案馆保存着一批早期国家领导人关心、关怀清华大学的珍贵档案,包括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陈毅等,其中以周恩来总理最多.周总理曾先后八次在百忙之中来清华大学视察,对清华的发展、清华人的成长等多方面工作作过许多重要指示和批示.他的亲切关怀,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清华人.  相似文献   

14.
微记录     
<正>@稗官野记:孙立人是安徽合肥人,14岁以安徽省第一名考入清华学校;他身高1米85,高大帅气,曾任清华篮球队长;21岁入选国家队,夺得第五届远东运动会篮球冠军。他从美国维吉尼亚军校毕业后报效祖国,指挥中国远征军屡克强敌,战功卓著,被称为东方"隆美尔"。  相似文献   

15.
四、清华大学历史系不甘落后出手抢救1929年8月,蒋廷黻成为清华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并担任系主任之职。蒋氏不仅将他新的史学理念带入清华,而且乘罗家伦校长高度治理整顿清华的东风,将历史学系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尤其是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16.
新闻榜     
黄旻翔:炸北大清华出名 北大、清华爆炸案嫌疑犯黄旻翔3月8日在福州被捕,当日下午即被押解回京。 黄旻翔不过才27岁,而且在海口琼山市有一份工作,他的作案动机仅仅是,在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搞爆炸,可以出名。  相似文献   

17.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解读清华大学图书馆九十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宣 《图书馆》2004,(4):28-29
我非常喜欢博尔赫斯的一句话 :“我心里一直在暗暗设想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天堂一样的图书馆 ,虽然我们离她还很遥远很遥远 ,但捧读一册《不尽边缘———忆清华大学图书馆》 ,我又觉得她仿佛就在身旁。清华大学图书馆已经走过了九十个年头。九十年间 ,她敞开博大的胸襟 ,惠泽每一位清华学子。哺育了一代代英才 ,她的身影也刻在了每一位学子心中。1 “诱人而伟大”———读者心中的清华图书馆杨绛先生深情地说 :“我在许多学校上过学 ,但最爱的是清华大学 ;在清华大学里 ,最爱清华图书馆。”她甚至说 :“我敢肯定 ,钱钟书最爱的也…  相似文献   

18.
李彬 《新闻爱好者》2012,(17):44-45
自2001年调入清华执教,我有幸结识了不少青年才俊,李漫博士就是其中一位非常倜傥之人。20多年前,他以少年大学生来到北京,感受了未名湖的沉静与波澜。之后,备尝人生甘苦,又投在北京广播学院蔡帼芬教授门下受业,继而考入清华,攻读博士学位。2010年毕业前夕,作为导师,我曾为他写下一封推荐书:  相似文献   

19.
他缔造了清华物理系及理学院,从那里走出来的科学家构建了共和国尖端科学应用与研发队伍的脊梁。在23位"两弹一星"功臣之中,十多人师承于他  相似文献   

20.
清华大学第15食堂曾有一位叫张立勇的厨师以630分的英语托福成绩震惊海内外,被誉为"清华英语神厨"、"清华馒头神"。当他走进央视的《新闻联播》、《面对面》等一系列王牌栏目时,远在江西崇义县的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位老汉正在对着电视抹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