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中国博物馆》2009,(3):44-44
“造像艺术”是青海省博物馆举办的青海藏传佛教艺术专题展览,于2001年5月开展。佛造像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该展展出了青海省博物馆收藏的历代不同质地的精品佛像一百余尊。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式,从造像、怫塔、壁画和唐卡四大方面阐述了炳灵寺的藏传佛教艺术,并重点介绍其中的经典之作,从而为探究炳灵寺的藏传佛教艺术理清了脉络.  相似文献   

3.
《藏传佛教艺术发展史》由首都师范大学藏学研究中心谢继胜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历时10年撰写完成。全书120万字,600余张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从7世纪至18世纪藏传佛教艺术的瑰丽画卷。该书的出版过程几经波折,立项长达7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先后与作者签约两次,2004年9月签约约稿合同,  相似文献   

4.
首先分析探讨了清代藏传佛教东传及瑞应寺成为东方中心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因素,之后介绍了瑞应寺的建造及其体现的佛教建筑艺术、绘画艺术以及佛教雕刻艺术,最后介绍了瑞应寺"四大扎包"在佛学、天文学、医药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死海古卷     
姜安 《出版参考》2004,(3):22-22
在藏传佛教的佛像造型中,还有一种以酥油制作的佛像,这是为藏传佛教独有的佛像造型艺术。它的用料,是加进了不同颜色的酥油。这种酥油雕塑艺术,相传起源于吐蕃王朝时代。在公元822年时,吐蕃与唐帝国在拉萨会盟,按惯例应以饮血的形式会盟。然而参加会盟的吐蕃一方  相似文献   

6.
杜航 《今传媒》2016,(4):143-144
本文以藏传佛教壁画和西方中世纪祭坛画为基础,以15世纪夏鲁寺壁画和《根特祭坛画》为例,探究中西方同一时期不同绘画形式中的艺术奥秘.虽然二者都属于宗教艺术,但出于中西方截然不同的政治、社会、生活背景之下,必然在画面中产生各具特色的艺术面貌.本文将从画面本体进行分析,以找出二者形式语言上的异与同.  相似文献   

7.
藏传佛教古刹--雍和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座落在北京市东城区的雍和宫,是清代乾隆皇帝将生身府邸改建的藏传佛教寺庙,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雍和宫作为北京市最大的喇嘛寺院、藏传佛教艺术博物馆和十大名胜古迹之一,以恢弘的建筑、神秘的巨佛、奇谲的双身像、赏心悦目的坛城、别具西藏雪域风格的唐卡绘画和大型壁画以及极富传奇色彩的珍奇文物而闻名于世.1961年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1981年3月开放以来,观光游客络绎不绝,接待近3000万信士游人和150多个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僧俗名士.  相似文献   

8.
正提起六世班禅,就会使人想起在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六世班禅率高僧随侍二千余人,从西藏扎什伦布寺出发,浩浩荡荡历时一年,长途跋涉二万里,来京觐见,祝贺乾隆皇帝七十大寿的伟大壮举。六世班禅进京,是自五世达赖喇嘛于顺治九年(1652年)晋京朝觐后百二十年来未有的盛事。对此,乾隆皇帝极为重视。为使六世班禅到达内地有宾至如归的感受,在其抵达之前,乾隆皇帝下旨在承德仿扎什伦布寺式样建造了须弥福寿庙,在北京  相似文献   

9.
2005年初,西藏自治区档案局(馆)历史档案处完成了扎什伦布寺全宗270068件(卷、册)档案的拟题、分类、排列、编号、上架和统计工作,这项工作陆陆续续做了十几年,收尾工作只剩编目了。  相似文献   

10.
新书档     
《大观周刊》2010,(36):24-25
藏传佛教灵魂转世之谜 灵魂转世、再生,是藏传佛教中最具神秘色彩的事。其中蕴含着他们的生死观,而他们的生死观在整个世界的生死观之外,独辟蹊径。  相似文献   

11.
周康 《大观周刊》2012,(34):36-36
藏传佛教诞生于神奇的青藏高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立出很多世所罕见的制度,如活佛制度、政教合一制度等,其独特的完整的自我,展示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本文从藏传佛教的传入与发展、独特的佛教系统和社会功能三个层面来介绍这个神奇的藏传佛教,进而引出一些现实思考,对维护统一和繁荣西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仁真 《大观周刊》2011,(32):22-22,16
假如略微细致地观察藏传佛教的僧侣们,你会发现,他们所穿着的袈裟、配戴的器物,以及持守的教义、修持重点和方法上.是有差别的。他们虽然同是藏传佛教的僧人,却又分属于藏传佛教不同的教派。从11世纪以后,陆续出现了二三十种教派和教派支系,其中主要的是宁玛、萨迦、噶当、噶举等。  相似文献   

13.
转世,是藏传佛教所独有的用来解决首领继承问题的一种制度。藏传佛教的首领通称‘活佛’,意思是佛在人间的‘轮回’。例如:班禅活佛就被认为是无量光佛的转世。 活佛转世制度首先是由藏传佛教中的噶举派(白教)于十三世纪中对创立的。从教理、教义上讲,有‘化身再现,乘愿再来’的依据。格鲁派(黄教)也于1564年沿袭了这种制度。黄教在藏传佛教各派中,迄今势力影响最大。班禅就是黄教的活佛。  相似文献   

14.
港台之页     
由刘励中编辑摄影、三联书店香港分店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藏传佛教艺术》,于今年7月在香港正式出版发行。画册是它的编辑和摄影者刘励中历时5年呕心沥血的杰作。刘励中在摄影的过程中,得到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大师的支持。大师特别手谕,批准刘励中深入青藏高原各大寺院拍摄和收集资料,因而许多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得以公诸于世,收入画册之中。画册图文并茂。收入的660幅彩照是从5000多帧照片中精  相似文献   

15.
在长期的宗教法事活动当中,藏传佛教创建了内容繁多、形式多样的宗教音乐和演艺制度。时至清代,随着藏传佛教在统治阶级中占据关键性地位,其音乐形式和艺僧管理模式也得到了广泛运用和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义夫 《山西档案》2015,(2):157-161
清准战争中,针对藏传佛教上层和准噶尔一方的特殊关联,清廷对其藏传佛教政策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将入关初期相对消极被动的笼络策略向更加积极主动的控制政策转变,以应对准噶尔一方在西部蒙古事务中的宗教威胁。正是在平定准噶尔叛乱的过程中,清廷对西部疆域以及藏传佛教势力的控制日益增强,并最终确定了其理藏政策和思路,为西部地区的长期安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清在入关以前,已经通过蒙古接受了藏传佛教的一些影响。那么,人关后北京的藏传佛教情况如何?八旗蒙古人的信仰是怎样延续的?清廷对藏传佛教的政策又有何调整?针对以上问题,挖掘研究有关察罕达尔汉绰尔济即后来的察罕达尔汉呼图克图的历史,意义重大。此外有两种情况是比较特殊的:首先是在清代驻京呼图克图当中,察罕达尔汉呼图克图的前世察罕喇嘛是首先来到北京驻锡的。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博物馆自一九八六年九月正式建馆以来,已经先后举办了以“青海历史文物”、“藏传佛教艺术”、“藏汉友好关系”等为题材的陈列展览,分别在本地及外地展出,为揭示青海地区的悠久历史、对外宣传青海、宣扬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等万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做为一个省级博物馆,除不断推出各种专题陈列外,还  相似文献   

19.
捕捉亮点     
我在西藏工作了15年,其间12年的记者生活,使我对如何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采访感触颇深。在这里,仅谈一些我的采访感受和体会。 以小见大,寻找采访新角度 前些年,我在日喀则报社当记者。1989年秋天.在扎什伦布寺采访。当时,正是国际上反华势力诋毁共产党在西藏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时候,扎什伦布寺是一座爱国寺庙,历史上曾为反帝爱国做出过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曾两次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寺庙还开展了多种经营,成立刚坚发展总公司,喇嘛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选择这一典型,无疑是有说服力的。在采访中,我的脑子里总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如何从新的角度,用铁的事实去说明喇嘛生活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藏文文献的整理和目录的编纂在印度佛教传入吐蕃、藏文字创制和佛经进行翻译后就逐渐开始了,在藏传佛教后弘期不但掀起了更大规模的译经运动,而且名家辈出,布顿大师就是翻译、著述、文献目录的编纂整理方面杰出的人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藏传佛教和藏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