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乒乓世界》2008,(4):74-78
我们之前多次研究过柳承敏的资料,不光是比赛之前看,封闭训练的时候也看;不光全队看,各个分组也看,所以我们对柳承敏是非常熟悉的,包括他的技战术运用,尤其是他的发球。马琳这场球打得非常不错。当时赛前分析,虽然马琳在世界杯上输给了柳承敏,但是从球路上讲,他跟柳承敏差不多,而且马琳自己对打柳承敏比较有信心,  相似文献   

2.
《乒乓世界》2008,(3):54-55
从备战奥运会的角度来看.中国乒乓男队的主要对手有几个人.其中威胁最大的是波尔和柳承敏。他们的特点不太一样.波尔在综合实力上跟我们属于一个档次.技术全面.比赛能力也很强。柳承敏则在威胁性和冲击力上占优。如果柳承敏在奥运会打到半决赛以后.他的威胁更大,更可怕。柳承敏这个运动员是大赛型的.决赛型的。  相似文献   

3.
柳承敏单面直板反手拉弧圈球这个技术并不算新.韩国队的前国手刘南奎、李哲承、秋教成都曾使用过.中国队也曾有队员练过直板反手拉球。但是,柳承敏无疑把这个难度很大的技术用出了一些新意。不论是刘南奎还是李哲承.他们的反手拉球击球点都很低.速度比较慢,近乎于高吊弧圈与兜之间,杀伤力不大,只能起到防御和控制的作用。柳承敏的反手拉球击球点更高、更加迎前.在搏杀中更加出其不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柳承敏在这个技术的使用率上,比他的前辈们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萨格勒布世乒赛上.我们多次看到处于被动局面的他运用这项技术转守为攻,反败为胜。(张晓蓬点评)  相似文献   

4.
《乒乓世界》2007,(11):43-43
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杯单打比赛上,我在决赛中赢了柳承敏,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世界单打冠军。在前面的比赛中我碰到庄智渊和高宁,打得不那么顺。当时我也是在调整自己,希望把最好的状态调整到半决赛和决赛时。其实决赛前,我就想过决赛时会对柳承敏。早在5月份打世乒赛半决赛时,我就想过如果自己赢了马琳,柳承敏又赢了王励勤的话,我们就会在决赛上碰到。但是那次我和他都输了,而这次我们都进入了决赛。现在对我来说已经不存在2004年奥运会输给柳承敏的阴影了,相反那场比赛让我有了很多心得。那场球我会记很长时间,输了的比赛分量越重,对对手就会越注意,研究得就会更透彻。雅典奥运会输给他之后,我们交手过很多次,我都赢了。也许很多人觉得我在决赛之前会想要报仇啊什么的,其实决赛前我没什么特别的准备。亚运  相似文献   

5.
96羚漪准茸攀…渭步葬 下列组圈为柳承敏对王励的的一个来回。这个球,柳承敏抓住王励的发球时的失误,果断接发球进攻,幸下了漂亮的一分。通过这组图片,可以学习到柳承敏充分利用击球前的时间,准确判断对方来球长短的技巧。 柳承敏接发球时,球拍的位,比较高,当来球还未落台时.他  相似文献   

6.
本组专题的最后一篇,我们选取了一位非常励志的人物——金择洙。 提起他.人们一定会想起韩国乒乓球,在老将刘南奎状态下滑,小将柳承敏、朱世赫等羽翼未丰的时候,金择洙几乎凭借他的一己之力维系着太极战士的荣誉。  相似文献   

7.
2006年的冬天,对于王皓来说注定不是一个平凡的季节,11月初的多哈亚运会上,他力挫柳承敏和队友马林,一举夺魁。接着,在11月中旬举行的世界职业巡回赛总决赛中,他又一次摘得桂冠,使这个冬天真正成为他丰收的季节。相比于秋日丰收的繁盛与夺目,王皓这冬日迟来的丰收却更加显得绚丽。经历了雅典的失意和2005年的低谷后,王皓终于在这个冬天惊艳爆发。记者也在岁末电话采访了王皓的父母,他们充满深情的声音展现出一幕幕温暖而感人的场景,让人突然感觉到,回忆的感觉竟然如此奇妙。  相似文献   

8.
接发球后的第四、六板进攻 先让对方起板的后发制人战术 不来梅世乒赛的团体半决赛,韩国对阵中国香港。同为直板选手的柳承敏与李静成为场上的焦点。组图中,李静发对方反手位短球,柳承敏接发球时似乎准备摆短,但是他在击球的瞬间劈长至对方的正手位底线,迫使李静被动地拉一板高吊。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柳承敏发球及发球后抢攻技术,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柳承敏与王皓、马琳、王励勤、萨姆索诺夫、李静6场比赛的柳承敏的293个发球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左、中、右锄发球变化较多,而且旋转转强、分布于开局、中局、尾局在落点上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8月23日晚,雅典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争夺战,在这场足以令人窒息的对决中,面对此前连胜自己6次的对手,柳承敏表现出一种无所畏惧的王者之气。当柳承敏和教练金择洙紧紧相拥,为阔别16年后重新回到韩国的奥运男单金牌欣喜若狂时,许多中国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而中国连续三届包揽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宏大计划也在这个韩国人的腾腾杀气中化为乌有。  相似文献   

11.
本届亚运会上最抢眼的乒乓球男选手,当数韩国小将柳承敏,他神勇的飞身抽杀,箭一般的跑动步法,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不仅在男团  相似文献   

12.
《乒乓世界》2004,(12):12-12
金择洙本来是有机会作为球员参加奥运会的,但是他主动放弃了,他把自己在雅典的身份换成了柳承敏的教练,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金挥洙能够选到的高度很可能也就是一块银牌或者铜牌,而柳承敏,八强而已,但是金柳二人的师徒组合把金择洙变威了一个伟大的教练,把柳承教变成了乒乓球史上屈指可数的奥运会男单冠军,他们也双双成为韩国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13.
李克非 《乒乓世界》2004,(11):16-16
韩国男选手重夺奥运会男单冠军用了16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金择洙也曾经跻身超一流高手行列,但是始终无法打到世界冠军的位置。那么,柳承敏在技术上到底是如何实现了这种超越呢?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男队资深教练尹霄。  相似文献   

14.
《乒乓世界》2008,(1):96-97
王皓从问鼎世界杯冠军到这次职业巡回赛总决赛,他连续两次大比分战胜柳承敏。这两场胜利不单纯是比分悬殊的差距,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我们通过这两场比赛看到了王皓的进步,也看到了一个拥有全面技术,全新的王皓。  相似文献   

15.
柳承敏最大的特点就是步法很好,他的腿部爆发力极强,起动速度快,跑动范围极大,这就为他强劲的正手进攻奠定了基础。通常在跑动中击球的难度最大,尤其是在大范围跑动的时候,身体各个部位都在进行调整,由此导致手上控制能力的下降,尽管我们有时候可以跑到最佳的位置击球,但也会由于重心无法控制而导致击球失误。  相似文献   

16.
张辉 《乒乓世界》2007,(8):98-98
男单半决赛王励勤 VS 柳承敏王励勤与柳承敏之间的男单半决赛,可谓萨格勒布世乒赛最为经典的一场比赛,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平的横拍与直拍的对决,正手对冲、侧身搏杀、锁住反手后巧变正手、反手拧拉……这样的华章乐彩此起彼伏。比分的犬牙交错更令悬念迭生,令人肾上腺分泌加速,经过近70分钟的苦战,王励勤终以4比3险胜柳承敏。  相似文献   

17.
《乒乓世界》2006,(10):82-82
如果觉得何志文的反手攻球太难练,柳承敏在 D 组图中展示的这招反手推弹绝技,实战中施展的机会或许会更多一些。柳承敏发球后,波尔正手搓接(图2-7),柳承敏判断出这板搓球不太转且略偏高,果断上前用反手半推半弹波尔正手大角(图8-12),直接得分。在此过程中,柳承敏的身体始终保持十分前倾的姿态,出手的同时,右脚向斜前蹬地踏出(图8-11),对重心的借重淋漓尽致。并且,手腕先极度内收(图9),  相似文献   

18.
《乒乓世界》2007,(11):I0015-I0015
对柳承敏,其实一点也不了解,喜欢他的程度当然也远不及张怡宁,但享受看他打球的过程,就这样简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本届奥运会的首要目标是单打和双打比赛都争取奖牌。男双我们寄望于李哲承和柳承敏能够争夺金牌:对于单打比赛,希望目前处于上升阶段的柳承敏能够夺取铜牌。甚至更好的成绩。我们的选手具备了这样的实力,准备信心十足地去拼一拼。但不可否认的是,通过奥运会预选赛和其它公开赛,反映出我们选手不尽人意的状态。也因此要求大家都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要通过刻苦地训练来弥补存在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1988年,韦晴光与陈龙灿搭档,夺得了汉城奥运会男子双打的金牌。1991年退役后,韦晴光受聘于日本熊本寿屋公司乒乓球俱乐部,任教练兼运动员。1997年6月,韦晴光回国参加了第八届全运会。之后加入日本籍,改名伟关晴光,曾代表日本队参加了第13届亚运会、第45届、46届世乒赛。然而岁月不饶人,不惑之年的伟关晴光终于挂拍,退出了驰骋多年的赛场。 第14届亚运会男团决赛后,在体育馆的休息大厅,我和担任日本国家队教练的伟关晴光聊了起来,可能是很少在这种场台与国内记者天南地北地闲聊,虽然是第一次交谈,但伟关晴光显得非常随和,聊到开心之处我们不时哈哈大笑,引来日本领队惊奇的目光,伟关晴光说了几句日语,告诉他我们在聊过去中国的生活,领队笑着点了点头,说那一定很有趣。 聊到刚结束的男团决赛,伟关晴光说这场球打得太好看了,“马林和柳承敏表现最为出色,马林打球很有气势,柳承敏腾空拉球技术是一绝,我觉得中国队应该学学柳承敏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