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中,听众最多、最受欢迎的,要算每天早晨的《新闻和报纸摘要》(简称《新闻报摘》)节目了。据调查,这个节目已经有两亿听众。198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听众评选优秀广播节目活动,这个节目获第一名。编辑这个节目的《新闻报摘》组,也多次被评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电视部、中直机关的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2.
永不满足再创辉煌──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山西记者站站长李世璞李蓝翔,张国彦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晨的新闻报摘节目,是很多中国人的习惯。当我们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报摘节目中听到关于山西方方面面的报道时,当我们山西的建设成就、先进人物通过中央台的广播传遍...  相似文献   

3.
80年代,改革之劲风,卷起浪层层,冲击着中国大地。北京,长安街西去,复兴门外,广播大厦巍巍然,那里可是平静的港湾?1985年11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提出调整、改革节目:缩短战线,精办节目,提高质量,合理布局,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1986年1月—12月,全台上下,共同努力,竭诚奋斗,蕴育着……1987年1月1日,开始了——听众朋友,早上好!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伴同着人们开始了新的一天。早晨,6:30到7:30,以《新闻报摘》为骨干,增加了10分钟的《体育新闻》和10分钟的《国际新闻与时事》作为《新闻报摘》节目的补充和延续,随后是天气和海洋预报,形成了一个小时的  相似文献   

4.
《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以下简称《报摘》)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最重要的新闻节目,也是《中国之声》历史最长、影响最大、地位最高的广播节目,在全国新闻界享有崇高威望.在听众中具有巨大号召力。每天清晨6点30分,在华夏大地的任何一个角落,数以亿计的听众准时守候这个时间,在经典的《歌唱祖国》开始曲后.享受这档信息丰富快捷、语言简洁扼要、内容高度浓缩、分栏五彩缤纷、播音亲切怡人的新闻“大餐”。  相似文献   

5.
拥有几亿听众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报摘》这一黄金时间播出通讯《人民崇尚这颗星》的时候,正值1993年的隆冬季节,但这篇弘扬社会正气,传播时代真情的佳作在亿万人民心中掀起的澎湃春潮却催人振奋,暖透心窝。正如中国新闻奖的一位评委所说,全国人民对徐洪刚的崇尚使人禁不住想起六十年代席卷全国的学雷锋热浪和辐射华夏大地赞颂焦裕  相似文献   

6.
《中国广播》2010,(7):33-47
1950年的4月1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办的《首都报纸摘要》节目正式播出。第二年,即1951年5月1日。《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也隆重登场。这两个新闻节目即后来享誉中国新闻界的著名节目——《新闻和报纸摘要》和《全国新闻联播》(以下简称《报摘》《联播》)。从1950年至今,这两个节目经历了60年的风风雨雨,但依然是中央电台、全国广播界、乃至全国新闻媒体的品牌,依然是全国亿万听众获得国内外重大新闻的重要窗口。在纪念人民广播70年之际,我们特地请来曾经在《报摘》《联播》工作过的同志,  相似文献   

7.
夏威 《中国广播》2007,(5):24-25
今年两会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全国新闻联播》以及《新闻和报纸摘要》滞目推出了全新评论节目——《两会时评》。这个节目新闻实效性强,内容紧贴社会热点,观点鲜明集中,更为重要的是其形式新颖,广播个性特征突出,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听众的“耳朵”,获得业界内外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8.
2004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诞生了一个新节目——《人物春秋》。它开播伊始,就受到人们的瞩目,虽然是在每周一至周五的非黄金时间段13:40~14:00播出,却吸引了一大批固定的听众群,此时间段的广告客户也一度猛增。《人物春秋》开播三年多年来,有的听众几乎每天坚持收听这个节目,记下了厚厚的几大本笔记;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信息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全国听众情况调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各大节目拥有多少固定听众?在各大新闻媒介激烈竞争的今天,广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最近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三九集团深圳南方制药厂协助的“全国听众收听情况调查”,将以一系列详尽、科学的数据和分析,解答这个问题。50多年来,中央人民广播电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在如今这个电视吸引了亿万观众的年代,要让人们打开收音机已经不那么容易了。因此他们把听众的锐减心安理得地归于某些客观。然而,此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天一小时的《今晚八点半》节目,却牢牢地抓住了近五亿12岁以上的听众。“万家灯火时,相聚在《今晚八点半》”,  相似文献   

11.
张敏 《记者摇篮》2009,(11):83-83
直播板块节目作为一种受听众欢迎的广播形态,已经存在十多年的时间了。从1986年底南方城市兴起了广播节目改革热潮,珠江经济电台推出了大板块主持人直播节目,到1987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节目改革中推出《午间半小时》、《今晚八点半》等综合性主持人节目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焕发广电生机的有效载体。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集采编播于一身的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12):I0018-I0018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FM89杭州新闻广播在西湖画舫上联台举行《直播中国——走进人间天堂杭州》获得圆满成功,节目播出后,来自全国各地2000多名听众通过短信平台,参与节目,对杭州进行高度评价,全国听众参与人数突破了《直播中国》节目开播以来的最高记录。11月4日,  相似文献   

13.
30集系列报道《改革大潮看神州》从9月10日起在中央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播出,到10月10日播完。这是中央台领导及编委会继《边城行》之后,1992年组织采写的又一个大型系列报道。象这样大规模,密集式地在《新闻报摘》中宣传30个省、市、自治区的改革开放,在中央台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听众来信认为,这组报道“有鲜明的舆论导向”,“有新意、有深度、有声势”,“非常适时、振奋人心”、“是献给十四大的一份厚礼”。组织这个系列报道是台领导依据1992年  相似文献   

14.
情系九亿农民─—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农村部王凯我不知道该怎样写他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农村部的同志们。我只知道很多听众熟悉这个节目。多少年了,每天清晨6点钟,《对农村广播》的声音准时响彻在广表的神州大地上空。尽管每次播出的时间仅15分钟,但独具特色的内...  相似文献   

15.
《午间半小时》和《新闻纵横》节目,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性专题节目,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深受听众的欢迎和喜爱。这两个节目都是中央台在广播改革中推出灯重点,是台领导重视、全台同志关心的名牌节目。 《午间半小时》节目是1987年1月1日开办的,到现在已经开办8年多。据有关权威调查机构在全国抽样统计,《午间半小时》节目拥有4.9亿听众,8年中收到听众来信140多万件,听众评价这一节目内容丰富、话题新颖、贴近生活,弘扬了主旋律,反映了群众呼声。《午间半小时》节目从1987年起,24次获全国好新闻奖、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奖,6次获国际奖。主持人分获全国主持人节目“开拓杯”特别  相似文献   

16.
元月中旬,从北京传来了喜讯,全国记协表彰的59个先进新闻集体中,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是全国省会城市台里唯一榜上有名的。他们是如何摘取这一桂冠的呢? 新闻部主任刘卫东告诉我。这个部现共有21人,平均年龄35岁,85%有大专以上学历,在全国省市台中属中等水平。他们办的节目中,《新闻追踪》很受听众欢迎。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在乌鲁木齐地区进行了一次新闻媒介受众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乌鲁木齐新闻》节目的收听率只略低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午间新闻》等其他几个节目也拥有大量的听众。副主任王东  相似文献   

1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不该忘却的纪念》效果好最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纵横》节目中,连续播出了系列报道《不该忘却的纪念》,使听众重温了王杰、向秀丽、蔡永祥、刘英俊等烈士的英雄事迹,引起强烈的反响。几十年来,我们国家涌现过一批英雄,他们有着远大的共...  相似文献   

18.
大多数人也许会同意,早上的黄金时间仍然是属于广播的。尤其是早6时30分首播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其在业内的王者地位一直没有被动摇。创办于1950年的《新闻和报纸摘要》,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历史最长、影响最大、地位最高的名牌节目,每天固定听众数以亿计,在全国听众和新闻界享有崇高的声誉。55年来,《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陪伴国人度过每一个清晨,和着历史的节律,发布政令,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代表的是党和政府的声音。55年来,《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历尽沧桑,千锤百炼,形成政治性、权威性、新闻性、广阔性为一体的特…  相似文献   

19.
夜访中央台     
这一期我们刊登的一组照片和一篇访问,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的同志凌晨在编播《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时的几个片断。新闻和报纸摘要广播,是中央台每天22次新闻节目中听众最多,最受欢迎的一个节目。参加这个工作的同志,为了准时播出,每夜都在争分夺秒地工作。  相似文献   

20.
从听众来信谈老年节目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桑偷情》一老年节目,自1999年元月1日以独立的专题节目形式推出以来,受到广大老年听众的欢迎,每天都能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听众的来信。在这里,我从听众来信的角度讨论一下听众的收听心理以及给节目制作的启示。一、听众来信反映其自身的需求,要求安排播一些对自己有用的新闻、医药、养生保健节目以及其它的知识类节目;希望多介绍一些老年人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找到生活情趣的内容及国外老年人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