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国内报纸北京奥运报道的框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报道数量、报道主题、报道版面、报道体裁、消息来源和报道方式/手段六个方面分析了国内报纸对北京奥运的报道框架。研究发现,国内媒体对北京奥运的报道中同时存在以新闻价值取向为核心的新闻价值框架和以奥运举办城市和非举办城市为新闻范式的地域框架,但主要表现为新闻价值框架。  相似文献   

2.
林润 《中国记者》2023,(1):126-128
<正>媒体融合对传统媒体来说,不仅是如何借助互联网科技手段提高传播力,占领舆论阵地的过程,还是一个如何根据自身地域特点和媒体特色,完成本地化的过程,对沿海城市报纸的经济报道来说尤其如此。比如,深圳、厦门、杭州、宁波等沿海城市报纸,与中西部城市报纸相比,尽管在宏观经济报道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因为区域经济特色明显,其在经济新闻报道的视野、深度、形式、手段等方面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3.
报纸媒体在应对突发事件报道中,积极探索运用媒介融合策略,报纸媒体独具的报道深度和媒体公信力将在新时期得到更大发挥.  相似文献   

4.
做足本地新闻,凸显地域特色新司资源开发成功与否是事关媒体竞争力强弱的大事.在当今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强烈冲击下,把注意力集中到本地,通过整合各种新闻资源做足本地新闻,是激烈的新闻争夺过程中逼迫出的新式武器.《聊城日报》在近几年报纸区域化的潮流下,一直坚持办出"内容实用、贴近生活"的报纸,即一切从读者的视角出发,根据读者的需求,简练通俗地报道本地新闻,凸显地域特色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卢铮  胡同珍 《新闻知识》2006,(1):77-78,71
本文选择上海三家主要报纸媒体:《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文汇报》,对其从2005年10月9日到10月21日“神六”报道的主题内容和版面编排等方面进行比较,解析三家报纸专题报道的差异,探讨报纸媒体对重大系列专题的策划、组织和报道。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框架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选取以《人民日报》、《贵州日报》、《云南信息报》、《南方周末》为代表的报纸媒体,对其从2010年3月16日到4月15日一个月间所有关于西南旱灾的报道,从报道数量、版面分布、报道类型、消息来源、报道主题和基调等方面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观察以这四家报纸为代表的国内媒体如何呈现西南旱灾议题,以此来研究不同媒体对西南旱灾这一议题的框架建构。  相似文献   

7.
曹昱 《新闻世界》2014,(5):17-18
地域文化需要新闻工作者挖掘与展现。实现地域文化传播与新闻报道的双赢,让地方报纸确立独具特色的的文化品牌优势,安徽各家媒体在探索地域性文化报道的多元化路径中,涌现许多出彩出新的成功模式,本文试从几个案例探讨地域文化报道的多元化操作路径。  相似文献   

8.
一、娱乐报道现状:一边"热火朝天" 一边"沉默寡言" 打开时下大大小小的各家报纸,文化娱乐新闻几乎都占据着显著位置.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空前繁荣的文艺创作和日益活跃的大众文娱生活为媒体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报道空间;另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使人民群众对娱乐信息的需求日增.在这样的情况下,媒体有责任、有义务为读者提供新鲜、及时、大量的文化娱乐信息,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但是,目前在某些社会关注的娱乐热点报道中,媒体的反应却犹如"冰火两重天":一边是都市类报纸的"热火朝天",-边是主流媒体的"沉默寡言".  相似文献   

9.
网络媒体的兴起,对报纸媒体造成强烈冲击.诞生历史并不长的中国财经报纸,如何找到突围之道?<华尔街日报>在应对互联网挑战方面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以有益启示.那就是:一方面要尽量拓宽报道面,去与网络财经媒体争夺更广泛的受众;另一方面,必须坚定内容为王的信念,把打造"不可替代"的独家内容,作为增强报纸竞争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日本媒体对3.11大地震·核辐射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选择日本三大主流综合性报纸、经济类报纸、财经类杂志的报道,运用数据分析、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解读日本媒体在大地震·核电事故重大灾难和危机处理中的表现,进而更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媒体在处理社会危机中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蓉 《东南传播》2010,(12):20-23
针对短时间内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以及由此产生的公众对媒体相关报道的质疑,本文以报纸为取样对象,选择《人民日报》、《华商报》和《南方周末》,以校园暴力事件有关的报道为研究样本,从报道体裁、报道题材两方面进行内容分析,呈现报纸媒体对事件报道的总体构建。通过分析看出,媒体报道加速校园暴力事件的连续发生,并冠之以"示范效应"的观点有待商榷。不同类型的报纸媒体对此类事件的报道遵循不同的报道理念,除了为社会提供迅速准确的信息,以及对信息全面深入的阐释和分析外,还需告知公众,理性的社会和公众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负面新闻,从不同角度发挥着报纸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姚少宝 《新闻世界》2008,(10):23-24
北京奥运既是一场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会,也是媒体展示实力、显示影响力的舞台。面对这一盛事.世界级通讯社拥有天然优势、国家级媒体和国内体育专业报拥有雄厚的采访资源,而地方性报纸受财力、人力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获得很多的采访机会和信息资源,因此不能奢望与世界级通讯社、国家级媒体和专业性报纸全面竞争。地方性报纸只有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地域上构筑“认同空间”,在内容上挖掘“叙事空间”,才能以奥运报道为契机,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品牌空间”。  相似文献   

13.
现在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受到地域、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条件限制,分散在各地的通讯员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驻地记者的职能,这些通讯员所提供的新闻稿件,是媒体的另一重要新闻资源.它不仅使媒体的新闻触角伸得更远,报道的内容更丰富,还能避免报纸的同质化竞争.同时,通讯员为报社供稿,相对而言成本要大大低于报社的正式记者.因此,很多的报社特别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重视通讯员的来稿.  相似文献   

14.
王海 《今传媒》2012,(6):38-40
针对全媒体时代日益激烈的媒介生存竞争,以《南方周末》为研究范例,以"深度报道"这一领域为突破,结合报纸媒体自身的特点,在报道主题选择、记者素养培养等方面做了分析,为报纸媒体这一传统纸媒觅得了在竞争中逆流而上的发展道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当今的社会发展,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近年来,各类媒体对其给予了关注,报纸媒体也不例外.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对《羊城晚报》和《重庆商报》近两年来有关留守儿童的报道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报纸媒体,尤其是市场类报纸是否存在模式化的报道现象.如果存在,则会进一步探讨这种模式化现象具有什么特点并且为什么会存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一入冬季,“十面霾伏”在中国北方地区似乎已成为常态,各大媒体对雾霾的相关报道数量增加,加深了受众对雾霾的认知.当下传统媒体对于雾霾的报道框架,不再局限于固有的环境新闻报道模式,而是加强了媒体与政府、公众之间的互动. 传统媒体雾霾报道的现状 1.雾霾报道已形成规模,报道时间整体上与多发季节正相关,且具备一定的地域特点.通过对中国知网报纸数据库检索发现,媒体对雾霾的报道最早见于2006年《河北日报》的《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雾霾天气》一文,随后呈逐年上升态势,到2013年转为爆发式增长,由年报道量不足100篇增长为年报道量8785篇,在2014年时达到顶峰,年报道量为11830篇,随后几年一直稳定在7000篇左右.  相似文献   

17.
王建 《新闻知识》2007,(6):87-88
深度报道历来被称为报纸宣传的“重武器”,是报纸与其他新闻媒体竞争的一张王牌。地市级党报相对中央和省级党报而言,地域受限,读者范围小,竞争力弱,参与媒体竞争既不如省级党报,也不如一些都市报。在这种情况下,地市党报必须对自身优势进行准确  相似文献   

18.
深度报道是读者阅读的需求所在,也是报纸媒体的核心优势所在。报纸媒体要把开发和挖掘的重点集中到深度报道上来,做出具有独特性、深刻性和思考性的深度报道,提升报纸媒体的核心竞争优势。本文就如何挖掘报纸深度报道的优势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9.
沈梦尔 《视听界》2012,(6):67-68
一、电视读报节目的一般样式我国电视读报节目以2003年1月6日凤凰卫视开播的“有报天天读》为开端,将报纸媒体所报道的新闻以电视的形态进行二次解读,对新闻价值作二次判断和二次整合,既保留了报纸媒体的深刻性和全瞻性,也将电视媒体形象化和立体化的优势带人其中,给观众以别开生面的视听感受。  相似文献   

20.
一、目前我国媒体对同性恋报道现状1、平面媒体是同性恋报道的主流力量平面媒体主要包括报纸和杂志,其中以报纸为主,是报道同性恋群体的主流力量,是报道关于同性恋群体更多信息的有效渠道,是推动社会正视、关爱、帮助同性恋群体的阵地。可是,在涉及同性恋者的感情、生活、行为方式等方面,我国的平而媒体的关注与报道可谓是凤毛鳞角。至于同性恋者的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