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上月下扬州。"2018年3月28日—30日,首届全国道德与法治品位课堂观摩及研讨会在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主办,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扬州市邗江区教育局、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承办。来自全国26个省市的600多名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参加了这场盛会。  相似文献   

2.
梁青芳 《新教师》2019,(8):71-72
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学生法治意识形成、建立及实施的主渠道.教师或学生如果只借助道德与法治教材获取信息,那么学生对道德底线和法治意识的建立是有局限性的.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与发展,"互联网+"教学时代的到来,以及远程教育工程、城乡对接同步课堂等在学校的推广,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堂教学增添了动力,结束了"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或"仅靠图片、简单的课件"的传统简单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烟花三月扬州,风景这边独好。"2018年3月28日,全国26个省市600多名道德与法治学科专家学者、大咖同仁,齐聚扬州市美琪学校,参加了由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主办的"首届全国道德与法治品位课堂观摩及研讨会"。29日上午第一节课由浙江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王卫华老师讲授,学生的座位是目前大部分班级的正常布置,学生面向黑板,同向而座。下午两节课分别由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许冬红和山东  相似文献   

4.
<正>"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2018年3月28日—30日,首届全国道德与法治品位课堂观摩及研讨会在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主办,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扬州市邗江区教育局、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承办。来自全国26个省市的600多名道徳与法治课教师参加了这场盛会。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坚持"学生是在自己的生命实践中成长"的课程实施理念,从当前的课程实施出发,将实施中的问题转化为资源,探索"道德与法治"课程校本化实施新路径,以"综合融通"的思维将"道德与法治"与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整体架构,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道德与实践"课程架构。  相似文献   

6.
金颖 《中国教师》2020,(2):92-95
立德树人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德育的主渠道,学校发挥道德与法治在学校德育中的"主心骨"作用,构建一体化的校本德育实施体系,切实破解实践中长期存在的德育课程与德育工作"两张皮""两套体系"难题,探索了新时代学校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新样态。  相似文献   

7.
道德与法治"审美化教学"力图让道德与法治教学成为一种诗化教学、美化教学、乐化教学。经验是道德与法治审美化教学的原点,显美是道德与法治审美化教学的建构,审美是道德与法治审美化教学的归宿。通过道德与法治审美化教学,解放教育对象、提升教育对象。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中学生中频发自杀、校园暴力事件,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在叹息他们"漠视生命,无视法律"的同时,更应重新审视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摒弃单一的知识灌输、理论说教,关注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积极探寻人生意义,健全与完善人格。道德与法治各年级课程内容设置注重将道德与法律有机结  相似文献   

9.
<正>"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2018年3月28日-30日,首届全国道德与法治品位课堂观摩及研讨会在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主办,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扬州市邗江区教育局、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承办。来自全国26个省市的600多名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参加了这场盛会。29日上午,扬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昌明、扬州市邗江区教育局局长何云峰出席开幕式并发言,热烈祝贺本次研讨会顺利召开。开幕式由《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主编黄建炜主持。开幕式后,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教育学会中学政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恒富,作了题为《建构有品位的道德  相似文献   

10.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与回答"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问题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因此,文章将探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教育思想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具体策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9,(89):127-128
山区学校的道德与法治教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山区学校地处偏僻,教育水平具有不可避免的落后性,闭塞的发展环境造成山区孩子的道德与法治意识较为薄弱。在价值观形成的少年时期,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必要性,而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本文将围绕如何推广山区学校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发展,提出关于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2.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任课教师绝大多数为兼任的,他们的主要精力在学校管理或任教考试学科上。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引领、教研支撑、培训融合、技术保障"四位一体教师研训模式,通过多年实践日趋成熟。"团队合作、展示促进、评价激励"教科研训一体化有效促进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3.
面对"兼职"教师占多数的现状,建设专业发展共同体是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设计鼓励性制度规则,为热爱德育的教师搭建展示与发展平台;从区域、学片、学校三个层面,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开展教科研、人际学科交流和校本教研等务实的研训活动,促进教师共研共思,逐渐建立起"专职、专任"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4.
道德与法治课是培养儿童道德素质、文化修养和综合能力的主要渠道.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是真正以儿童为中心、为儿童乐学而设计的课堂,应该是充满儿童气息的课堂.我们要让儿童"热爱"道德与法治课,让儿童对道德与法治课的"热情"不断升温.打造有"热"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要抓"童"特点,有效导入;寻"童"生活,深入细节;重"童"体...  相似文献   

15.
刘鹏 《天津教育》2021,(2):30-31
道德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道德的保证,二者相辅相成,小学生的成长离不开道德与法治的培育。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必须做到"德"与"法"相结合,否则很容易变成照本宣科的理论教育。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一些明显存在的弊端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一线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对课程和教材理念的把握,及时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12月4日—5日,济宁市道德与法治教学研讨会在市实验初中成功举办。在本次教学研讨会期间,我们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深深浅浅话友谊"和"守护生命"两节新授课为例,开展了以"新教材、新挑战"为主题的沙龙活动。我们有幸作为此次活动的主持人和参与者,组织教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把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有效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学生道德水平的高低及法治意识的强弱。因此,在初中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与条件,使得他们都能积极而自觉地学习,从而扎实掌握课程内容,进而推动自身道德水准及法治思想的提升,最终成为品德高尚、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为此,本文就初中学校道德与法治课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作为现代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法治代表了当下社会群众共同认同的核心秩序。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融合是我国现代社会对于法律与道德的反思过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是基于一种现代教育情况下对于法律意识与道德完善的一种普及性教育活动。而儿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接班人,有必要也有义务了解我国社会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思考。在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科学合理地考虑到处于儿童期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还必须以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方式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达到"以法育人"与"以德育人"中双重教学方法共同实现同一个教学目标的结果,从而为我国教育领域中道德与法治的融合思考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于道德法治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为配合和谐社会的构建,提高学生的道德法治意识,学校大力加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力度,将现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状况,把互动教学的模式更深入渗透进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中。  相似文献   

20.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能有效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其科普法治知识。学校是道德与法治知识传授的主要阵地,家庭则是学生践行理论的主要场所。完美的教育是家校合作的教育,学校与家庭建立统一战线,形成合力,能让学生真正将所学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自身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