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的七大战略之一,被写入党章总则,这对于"三农"的建设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五个振兴"与"七条道路"是一脖脉相承的战略举措。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如同回答"谁来种地"问题一样,务必找准振兴主体和依靠主体。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即抓住了乡村振兴的牛鼻子。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但是乡村人才严重不足。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问题主要体现在引才、育才、用才方面。乡村振兴若要与脱贫攻坚无缝衔接,实施人才振兴战略是根本所在。以乡村人才振兴促进乡村振兴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乡村人才存在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人才保障机制不健全等现实困境。解决乡村人才问题迫切需要乡村大力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不断完善人才引育和支持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源源不断地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注入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3.
魏小英 《教育与职业》2021,987(11):66-71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进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为职业教育发挥社会服务职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肩负着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持与文化支撑的现实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关键交汇期,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能力提升还面临供需方向错位、理实结合松散、城乡文化游离和校村联系脱节的困境.基于此,需要职业院校转变思想,构建乡村振兴人才供需生态圈;知行合一,强化乡村振兴的技能人才链建设;铸魂职业文化,打造乡村振兴文化示范体;加强校村合作,创新乡村振兴两元主导面,最终实现职业教育改革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旅游产业战略支柱性地位的确立和行业"井喷式"快速发展,"旅游用地"引起了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为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壮大提供了新的动能和引擎,其中,解决好旅游用地是关键。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乡村旅游建设用地存在供需矛盾,需要关注农用地流转、租赁、置换成效以及落实"多规合一"确保旅游用地指标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乡村振兴的实施对于解决我国现有社会矛盾,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农业高校作为国家农业科技和人才的摇篮,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乡村振兴输出科技、培养人才、推动创新、提炼模式,并联合各地政府和社会机构等共同发力,以科技引领产业变革,携人才推动模式创新,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各地精准实施。  相似文献   

6.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之一,制约陕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要因素是以"人"为核心的劳动力资源.职业教育是培养乡村人才,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抓手.文章通过梳理职业教育在服务陕西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包括:调整人才培养面向,在服务乡村振兴中主动融入、积极作为;依据需求供给人才,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育人主体作用;推动人才精准培养,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强化人才支撑;多方协同加强制度建设,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亳州农村基础教育近年来在财政投入、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同时也存在着管理观念落后、师资队伍建设滞后、教学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为实现亳州乡村振兴,其农村基础教育应处理好五对关系,即制度建设与制度执行的关系、硬件建设与"软件"更新的关系、人才引进与人才稳定的关系、教育管理与教育质量的关系、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以实现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推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通过对红河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调研与思考,认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应该与时俱进,趁势而上,探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教育报》2019年03月11日第02版报道: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乡村振兴最终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对接和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是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是国家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承担着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可以从育人理念先进、专业特色鲜明、培养模式先进、师资队伍健全和培训资源丰富五个方面对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优质职业学校建设进行"五促"路径建构,使优质职业学校建设能够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乡村教师是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应担当新乡贤角色。基于浙、冀两地21名乡村教师的深度访谈发现:许多乡村教师认同自己在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和协助乡村治理等方面发挥着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乡土情怀的内部驱动、国家政策的支持鼓励和乡民的认可服膺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认同的基本动力来源。因此,要内外因素共同发力,促使乡村教师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积极发挥新乡贤角色的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中华优秀文化认同教育入手进行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实施的内在要求,而回到相似的历史经验中寻求乡村文化建设经验则是其重要路径之一。梁漱溟等人将中华文化的根基搁置于乡村社会进而以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推进乡村建设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以其为鉴,在国家倡导“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传统文化”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双重背景下,当下我国的乡村建设一要承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强化文化认同教育、寻求乡村文化自信困境的突破;二要着力培养“扎根乡村”的教师,为乡村文化认同教育提供人才保障;三要在立足于中华文化根基下理性对待他国乡村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3.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是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中,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文化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部分乡村村民传统道德观念弱化,乡村文化设施不足,乡村文化建设人才流失。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必须正视乡村文化建设,探索乡村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建立文化自信,增加乡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完善人才回流机制,从而更好地实现乡村的复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对湛江市墩尾"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的建设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提出"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推动了乡村加速脱贫攻坚的步伐。在乡村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山西省忻州市S村为例,分析了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期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陇南市一直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在近五年的精准扶贫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以乡村旅游为主的发展道路.陇南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可以借助现有的乡村旅游发展基础,结合陇南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走出一条创新发展机制、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加强技术创新、完善人才建设的陇南特色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提升农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保障。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注重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注重人力资本开发,强化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改革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前提,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举措是:要坚持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目的不动摇;统筹推进,实施农村职业教育分类指导;运用"互联网+"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农村职业教育政府购买制度等,将乡村振兴战略推向纵深。  相似文献   

18.
加快发展乡村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职业教育通过教育帮扶,提供人才支撑;通过科技赋能,提高成果转化;通过示范引领,强化产业发展来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文章通过调研分析了江苏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成绩及职业教育在其中所做的贡献,并就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的高度,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由此,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国家发展"七大战略"的新成员,成为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突破。一、战略内涵:深邃而科学乡村振兴战略犹如一道耀眼的光束,一经提出,迅速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关注的是振兴对象——乡村。乡村与农村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含义相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态保护意识提升,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同时期我国"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实施,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将会得到更多重视。本文主要就生态型整治技术的"美丽乡村"村庄规划进行研究,从研究思路到具体实施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