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我国幅员辽阔,而大部分地域是农村,农村人口占到全国总人口的80%左右。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三农”问题都是热点问题,三农问题不解决,中国的经济就无法腾飞。十六大赋予了新世纪新阶段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新内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广大农民的全面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本文从三农——农民、农业、农村出发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而后又从战略角度对三农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构建和谐农村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花垣县位于湖南省西部,辖8镇10乡,总人口27.5万,其中苗族人口20.8万,农业人口22.5万。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让改革成果惠及老百姓,花垣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统一思想明确目标针对农村发展滞后的现状,花垣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全县的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县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和谐,就没有全县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浅议如何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农村经济的不发达就是因为文化建设相对落后。建设和谐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作为农村文化最基层的文化馆、站,则更是责任重大,笔者就如何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谈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农村经济的不发达就是因为文化建设相对落后.建设和谐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作为农村文化最基层的文化馆、站,则更是责任重大,笔者就如何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谈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傅晨  孟治全 《软科学》1993,7(3):1-5
<正> 本世纪末实现小康,农村是关键。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随着2000年向我们走来,广大农民迫切要求了解小康,各级政府部门也迫切需要制定农村小康发展战略。西南五省、区(四川、广西、云南、贵州、西藏)位于祖国西部,人口众多,面积广大,少数民族聚居的比重很大;农村人口、农业产值的比重都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改革以来,西南农村经济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也在扩大。西南农村小康的步伐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全国小康的进程。研究西南农村小康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傅晨  孟治全 《软科学》1994,8(2):13-17,24
西南农村奔小康实证研究四川农业大学傅晨,孟治全一、引言:研究西南农村小康的意义和方法本世纪末实现小康,农村是重点,农村是关键。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西南四省(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地处祖国西部,民族聚居,面积广大.人口众多。西南四省都是...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村小康,就没有玉溪的小康,更没有全国的小康。只有致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六管齐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玉溪“三农”问题才能得以破解。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小康总目标的实现、还是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及达到社会和谐,都需要理顺产权关系,适应相应的生产力水平。本文拟以建立和谐的农村水利产权关系为目标,对该问题作出理论上的分析,找出当前农村水利产权关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市场经济更加依赖科技去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改良品种,改善产品质量,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但是,在农民从温饱向小康的进程中,我们面临不少困难: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三是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差距扩大.我们清醒地看到全国实现小康的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经济的发展,没有占全国80%的农民人口实现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国的小康,就更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因此,作为县级科技综合行政管理部门--县科委(科技局),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肩负着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陈述云 《预测》1993,12(4):20-23
到本世纪末使全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11亿人口中有9亿在农村,农民的生活状况最能反映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实现小康的战略重点在农村。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农村正处于由温饱奔向小康的过渡阶段,到1990年,全国农村已经向小康目标迈进了一半的路程。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略部署,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有12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废除…  相似文献   

13.
刘志诚  刘怡正  吴小平 《内江科技》2004,25(6):F004-F00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确定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要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乡镇党委要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着手,全面加强农村小康建设。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乡镇党委应着力加强农民专业协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委加协会"的作用,找准在  相似文献   

14.
加快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建设,提高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农民增收与奔向、保住小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世银  杨伟霖 《软科学》2001,15(6):25-28,45
农民增收不仅是农村实现和保证小康的前提和基础,而且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民收入的显著增加,就没有农民实实在在的小康生活。当前农民增收与奔小康具有与贫困社会环境全然不同的特点,农民渴望增收并奔向、保住小康。由于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农民收入增幅的持续下降。正是如此,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加快产业化进程,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结合起来,实行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小康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构建整个和谐社会中,务必高度重视和谐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机部门应牢牢把握住这个机遇,着力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抓好示范,保障安全,不断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和农机作业水平。  相似文献   

18.
解决农村饮用水困难,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内容。我市仍有部分农村饮用水水质差、供水保证率低等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部分农村饮水困难,已成为制约农村现代化目标实现的主要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19.
农村文化建设不仅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还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和精神资源,有助于促使农村社会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贵、以和为美的和谐氛围的形成。针对目前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就如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谈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邓小平把农业现代化放在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首位,认为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科学总结,是加快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学习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的思想,对于加快我国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