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实验装置图1,2.胶头滴管3,4.具支试管5.玻璃管6.小气球二.实验步骤1.课前准备1)在具支试管3里装人约1.5克Na。SO。固体并滴入约1毫升水,试管4装入约2克稍研小的FeS,与固定在铁架台上的玻璃管连接好.2)在试管3的内壁从左到右依次贴上:湿的蓝色石蕊试纸、滴有品红溶液的滤纸条、滴有碘水的滤纸条.试管4的内壁贴上一片湿的醋酸铅试纸.幻用带橡皮塞的胶头滴管1取1毫升浓HZSO。,2取2毫升1:1的盐酸,带1的塞塞紧,带2的塞轻放在相应的具支试管上.2.课堂操作挤压1的胶头,让少量浓HZSO4滴下,很快湿的蓝色石蕊试纸…  相似文献   

2.
取直径为30mm、12mm左右的大试管和小试管各一支、一个与大试管配套的橡皮塞,塞中央用打孔器打两个孔,将两个长颈胶头滴管由孔插入.实验时,先在大试管中加入少量的Na2SO3或NaHSO3固体,小试管中加入少量的FeS固体,再在A滴管中吸入一些稀H2SO4,B滴管中吸入一些1∶ 1H2SO4,将湿润的品红试纸和胶塞一起小心地塞在试管口内壁上(如图1),然后用B滴管向大试管内逐滴滴加H2SO4,当看到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后,再用A滴管向小试管内逐滴滴加数滴H2SO4,此时不仅FeS发生反应,同时看到大小试管内生成大量黄色的烟.  相似文献   

3.
高中化学教学中经常用到溴。溴极易挥发,有窒息的刺激性气味,有很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其蒸气有剧毒。从试剂瓶中取少量溴,通常用长径胶头滴管。取过溴的滴管放置不妥就会造成双污染(既污染空气,又污染滴管甚至药品)。为克服这些矛盾,本人制作简易取溴管,经几年试用效果良好。1制作方法1.在一支直径20mm、长200mm的大试管中放入约10mL的稀氢氧化钠溶液。2.往上述大试管中再放入一支直径15mm、长150mm的小试管(附图)。3.将一个2号胶塞打单孔,插入一支长度既可以取溴,又能放进小试管中,且胶塞恰能塞紧大试管口为准的滴管。4…  相似文献   

4.
SO_2生成及性质实验的改进大连铁道学院(116022)王炜,程洪奎,范文芹,张伟娜取一只直径为3cm左右的大试管,一只与之配套的橡皮塞,塞中央用打孔器打一孔,一只长颈胶头滴管由孔插入.实验时,先在大试管中加入少量(约0.5g左右)N32SO3或Na...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4章第4节实验4—8: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预先在水里滴人少量酚酞溶液)。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说明氨气极易溶解于水且溶解得快。  相似文献   

6.
取直径为30mm、12mm左右的大试管和小试管各一支、一个与大试管配套的橡皮塞,塞中央用打孔器打两个孔,将两个长颈胶头滴管由孔插入.实验时,先在大试管中加入少量的Na2SO3或NaHSO3固体,小试管中加入少量的FeS固体,再在A滴管中吸入一些稀H2SO4,B滴管中吸入一些1∶ 1H2SO4,将湿润的品红试纸和胶塞一起小心地塞在试管口内壁上(如图1),然后用B滴管向大试管内逐滴滴加H2SO4,当看到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后,再用A滴管向小试管内逐滴滴加数滴H2SO4,此时不仅FeS发生反应,同时看到大小试管内生成大量黄色的烟.  相似文献   

7.
(1)取33厘米长粗玻管一枝,配上孔偏一 旁的寒子导管,粗玻管内装2/3红色水。(2)具支试管配一带滴管的塞子,具支试管内放少量KClO_3,滴管内装少量MnO_2,滴紫嘴尖粘一点胶水防MnO_2流下。 (3)连接粗玻管和具支试管后加热KClO_3,直至熔化沸腾,见都是不连续的气泡,捏滴管吹下MnO_2,可见大量连续气泡产生。  相似文献   

8.
胶头滴管的外用四则浙江省象山第二中学(315731)郑如法胶头滴管是实验中最常用的仪器,但只用于取少量液体。实际上还可以用于其它实验中,现提供四则外用实验,不妨一试。(一)硬水软化取一胶头滴管,细管头包上一块薄海棉(如图),去掉胶头,把少量阳离子交换...  相似文献   

9.
化学新课程标准教材中,氨的扩散实验是用于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实验,但按教材图示进行实验存在以下不足:仪器设备不全,药品用量大,易造成空气污染,获知面不广。为弥补以上不足,笔者对原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1实验用品100mL烧杯1只、15mm×150mm试管5支、带橡皮塞的导管2根、10mL量筒1只、胶头滴管1支、酚酞溶液、浓氨水、蒸馏水20mL。 b.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c.在A,B试管内分别倒入5mL烧杯中的酚…  相似文献   

10.
如图所示,由一般中号或大号试管、双孔塞、胶头尖嘴滴管和弯钩玻璃管组成。弯钩玻璃管:长约17厘米,内直径约为3.5毫米,被弯的一端约有一厘米长,弯曲的部位要靠近一些。玻璃管的另一端穿过双孔塞,用橡  相似文献   

11.
高中微型化学实验二则大连辽宁师大(116022)姚志强一、浓硫酸的特性-氧化性取一小试管(80mm×6mm),用滴管加入0.2ml浓H2SO4,加热至沸腾,停止加热,立即加入一小团细铜丝(φ0.1mm,长30~40mm),继续加热至沸腾,离开火焰,用...  相似文献   

12.
用100ml量筒一支作外套管,30ml试管一支作内套管(见图一),在外套管上配一个三孔塞,内套管上配一双孔塞,然后在三孔塞右边一孔安一个稍粗的短管,左边一孔插入一支30cm的滴管,作为在外套管中加浓盐酸之用,再用两根长短不同的玻璃管分别穿过中间一孔和右边的短玻璃管,并和内套管的双孔塞连接起来(如图三)。在内外双套尖嘴玻璃管和粗玻璃管外,罩一个长10至12cm内径1.5cm的通  相似文献   

13.
一、药品的取用1.取药原则操作规程有规定,不触、不尝、不近闻;来说用量取最少,液取一二固盖底。2.固块药品的取用块状药品镊子夹,绝对不能手来抓;横放容器把药放,慢慢竖起滑器底。3.粉状药品的取用粉状药品药匙取,也可倒在纸槽里;横持试管送底中,直立试管落到底。4液体药品的取用瓶塞倒放水平桌,手心对签把瓶握;口口相接别哆嗦,试管略斜没出错;倒完液体相向擦,以免残液外壁淌。5.胶头滴管取用药品轻拿滴管靠近日,手捏滴管橡皮头;垂直滴入试管中,切忌滴管触器口;滴管用过速清洗,滴瓶免洗应归口。6.液体的量取量简竖…  相似文献   

14.
1 仪器及药品 硬质大试管(用酒精灯在距试管底部1/3处烧制出一凸出的圆形)、双孔塞、长胶头滴管、长玻璃管、棉花、亚硫酸钠粉末、硫化亚铁固体、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相似文献   

15.
a.教材中演示实验的不足。①需课前预制Cl2,实验分二步完成,浪费时间。②在灼热的铜丝伸入集气瓶过程中及反应后烟尘的激荡,Cl2会向外逸散,污染空气。③铜丝预先在空气中灼热,会使其表面被氧化成CuO,影响它在Cl2中的燃烧。b.改进后实验装置。整个装置分三部分(图1)。左边是Cl2发生装置,具支试管装入少量的KMnO4粉末,胶头滴管盛浓盐酸。右边是Cu在Cl2里燃烧性质实验部分,具支试管底部为一团细铜丝,导气管尽量伸入试管底部。中间是余气处理部分,Cl2通过这个T型管和具支试管的侧管通入到浓的NaOH溶液和碱石灰里…  相似文献   

16.
1 实验目的  使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便,有效地防止有毒物质H2S和SO2对大气造成的污染。装置图2 实验用品  铁架台、万能夹、单孔橡皮塞、药匙、玻璃管、自制弯滴管、Na2S(固)、Na2SO3(固)、NaOH溶液、浓H2SO4。3 实验装置(如装置图)4 实验操作41 按图连接实验装置,向玻璃管A端放入少量Na2S晶体,B端放入Na2SO3晶体。42 分别将两端滴管中的硫酸挤压入琉璃管内,A端反应生成H2S气体,B端反应生成SO2气体,过一会,两种气体相反应,使玻璃管内壁上附着淡黄色固体…  相似文献   

17.
1仪器装置仪器装置如图1所示。图11.玻璃纤维电热套;2.功率调节钮;3.烧瓶;4.浮子;5.截去一头的滴管;6.T形玻璃管;7、8.水量调节阀(止水夹);9.冷凝器;10.牛角弯管2仪器制作a.浮子的制作。用刀片削一个塑料泡沫小球,外面再包上一层气球皮,从滴瓶中取一支胶头滴管截去上一端的胶头滴管倒插入前一支,然后用万能胶胶好。b.冷凝器的制作。取一根大试管截去底部,或用塑料管,另取2个双孔橡皮塞,把一根小薄壁玻璃穿过橡皮塞放入大管中,另一小孔连上直角玻璃管。3仪器特点本装置是用500mL烧瓶装适量水,通过电热器或煤火加热至沸产生蒸气,再通过热交换…  相似文献   

18.
实验方案一操作步骤:取一支充满CO2 的试管,用拇指堵住管口,倒插入烧杯里,松开拇指,不断旋转试管。现象:看到试管内液面慢慢升高,高出烧杯内液面。解释:旋转时CO2 与NaOH溶液充分接触后,CO2不断消耗,造成管内气压减小,管外大气压大于管内气压,使试管内液面上升。实验方案二(图1)图1操作步骤:取一空矿泉水瓶(容积约2 5 0ml、塑料制、质软)充满CO2 ,用带有胶头滴管或注射器的胶塞塞住瓶口,胶头滴管或注射器预先吸取适量浓NaOH溶液。挤压胶头或推注射器活塞,使浓碱与CO2 充分接触,并摇动瓶子。现象:矿泉水瓶扁(瘪)了,发出“咯……”声。…  相似文献   

19.
微量制取H_2S气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量法制H2 S ,必须在通风柜中进行 .由于学生人数多 ,通风柜数量少 ,常造成秩序混乱 ,且难免空气污染 .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微量制取 H2 S ,收到好的效果 .现以H2 S和AgNO3反应予以说明 ,方法如下 :  实验时将玻璃管连同试管 1插入试管 2溶液中 ,观察到试管 1底部有黑色物质生成时立即抽出玻璃管使反应停止 ,并将玻璃管放入一预先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 ,吸收管内残气 .用此装置可制取H2 ,CO2 等 .如果玻璃管中放铜丝 ,并且用玻璃棉堵口 ,试管 2中盛热浓H2 SO4,此装置可制取微量SO2 气体 .微量制取H_2S气体@许颂…  相似文献   

20.
化学实验中吸取和滴加少量试剂时,常使用胶头滴管。2001年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全一册(人教版)中第95页这样介绍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三指法”,该方法如图1所示。图1所示的操作方法,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有相当大难度。因为该操作方法中的拇指、食指、中指均用力于胶头,而胶头具有弹性,由于学生在操作中用力不匀而牵动滴管使滴管下口位置移动,若将试剂滴入试管中时常将试剂滴入持试管的手上或碰着试管管壁,对试剂造成一定的污染。笔者建议采用“四指法”(如图2)。使用胶头滴管时,应掌心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